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47997
巨剌与中枢性促通技术在偏瘫早期应用中互探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9期
     作者:叶祥明

    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997

    笔者运用巨刺与中枢性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早期的作用,进行探讨。

    1 巨剌与中枢性促通技术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素问·调经论篇》:“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剌之”。由于经脉能左右交贯,故左经有病,取右经的腧穴也能治疗,右经有病,常可取左经的腧穴而有效,在此基础上。通常所说络病用缪刺,经病用巨刺,也就是说巨刺针长并刺的深,这种刺法称为巨刺,也称“互刺”。中风偏瘫治疗方法之中“补健侧,泻患侧”(如上肢:肩骨禺、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配穴可取患侧的井穴,剌出血取接续经气之意,上肢还可轮取肩、阳池、悬钟等穴,下肢轮取风市、阴市、悬钟等穴)为巨刺的典型运用。
, http://www.100md.com
    Brunnstrom(布郎斯切)把偏瘫后肢体肌肉功能划分为Ⅵ级,依次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分离运动、精细运动、速度运动,并得到国际公认。根据“联合反应”原理“即使患侧完全不能随意收缩,但当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其影响可波及到对侧而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具体表现为健侧上肢的屈曲、伸展,对应的表现为患侧上肢的屈曲、伸展;健侧下肢的外展、内收,对应的表现为患侧下肢的外展、内收。Brunnstrom法即是根据用健侧肌肉用力诱发患侧无力肌肉收缩的原理应用于偏瘫早期的。

    2 现代康复医学对偏瘫的认识

    (1)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联合反应(对侧性):健侧上肢的屈曲→患侧下肢的屈曲;健侧上肢的伸展→患侧上肢的伸展。健侧下肢的外展(外旋)→患侧下肢的外展(外旋);健侧下肢的内收(内旋)→患侧下肢的内收(内旋)。共同运动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随意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上肢表现为屈肌痉挛模式,下肢表现为伸肌痉挛模式。(2)偏瘫恢复的过程Brunnstrom提出偏瘫恢复6阶段的理论:①阶段Ⅰ为脑血管意外发病后急性期,约数日到2周,患侧上下肢呈弛缓性瘫痪。这是由于锥体束休克所致。②阶段Ⅱ为发病约2周后,疾病开始恢复,痉挛也随之出现,无随意活动,而是基本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为主要表现的运动。③阶段Ⅲ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加重。Ⅱ、Ⅲ阶段约持续2周。④阶段Ⅳ共同运动模式减弱,开始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分离运动,痉挛开始减弱。⑤阶段Ⅴ以分离运动为主,能完成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第Ⅳ、Ⅴ阶段约相当于病后第5周到3个月。⑥阶段Ⅵ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各关节运动较灵活,关节协调运动也大致正常。(3)Brunnstrom训练方法(以Ⅰ、Ⅱ、Ⅲ期为例)根据中枢性促通机制,利用异常粗大的运动模式,健侧肌肉用力而诱发患侧无力肌收缩。如利用健侧上肢的屈曲、伸展诱发患侧上肢的屈曲、伸展;利用健侧下肢的外展、内收(内旋)诱发患侧上肢的外展、内收(内旋)。包括健侧的抗阻运动。
, 百拇医药
    3 体会

    在偏瘫的康复治疗中,临床证明,偏瘫早期(BrunnstromⅠ、Ⅱ期),配合“巨刺法”能加速恢复病情的进程,尤其是发病后2周的疗效更加确切。

    针刺健侧的方法类似现代康复医学的中枢性促通技术,即Brunnstrom促进术,利用脑卒中早期(BrunnstromⅠ、Ⅱ期)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原理通过健侧刺激来促进患侧肌张力增高,与“巨刺”—“左(右)经有病,取右(左)经腧穴”的机理相仿。此外,“巨刺”与中枢性促通技术(Brunnstrom)均能易化患侧功能恢复。因此偏瘫早期刺灸健侧的方法可列入现代康复促通技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收稿日期:2000-07-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