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47998
关于推拿动能传导和转换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9期
     作者:蒋建种 叶树良

    单位:蒋建种(上虞市中医院,浙江 上虞 312300);叶树良(浙江省中医院)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996

    研究推拿作用机理的报道较多,对推拿作用的基础——能量吸收过程却没有或很少有人深入探讨过。笔者根据所收集的一些相关资料,对该过程以轮廓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共同搞清推拿的作用机理,同时本文论点也成为笔者提倡的“分层次推拿”的理论基础[1],作一叙述供同仁参考。

    推拿是一种物理疗法[2]。能量吸收是其作用基础或者说是作用的根本。推拿与声、光、电、热、磁等疗法一样,依靠组织吸收其物理能量并发生能量的形式变换,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局部或全身性的生理反应、最终影响病理过程而起到治疗作用。本文从能量的角度分析问题,也用能量分析法常可简化问题、明确思路和便于表达。
, 百拇医药
    “传导”是能量保持原有形式在物质间的转移或流动,也包括利用保守力的转换手段如弹性运动动能与弹性势能间发生的往返变化过程。“转换”,专指能量形式不可逆的变化过程,一般指“熵”增大而不可逆的,因特殊构造使保守力做功长时间不可逆的,也属此列,如关节结构截留势能的情况(详见下文)。“吸收”指原始能量形式的首次转换。

    因为能量是改变受术者生理病理的原因,所以要取得长久或永久的改变,必须让能量长久或永久存留在受术者体内,宏观的物质改变如人体骨骼的结构势能存留、微观的改变是化学能,这两种能量有附着能力。其它可例举的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都难以存留必须再进行形式的转换。好在无论是生物界还是无生物界,各种形式的能都是可以互相转换的[3]

    推拿主要依靠手法的力做功来防治疾病[4~6],所以推拿主要使用的原始物理因子为动能。动能经过接触传导进入受术者躯体后,可以与各种组织结合产生多种转换模式,常见的有:
, http://www.100md.com
    (1)热能转换。这种现象可产生于任何组织与体液、外界与体表之间,由于相对运动的磨擦生热,广泛、简明、不需要机体特殊功能辅助,实现了推拿疗法与温热疗法之间的大转换,之后将遵循温、热疗法的作用机理防治疾病。这是推拿的一种作用机理途径[7]。(2)直接分子键能转换。外力超过组织的强度极限时,内部结构破坏,大量动能转换为破坏处的分子键能(界面能)。是推拿治疗少数疾病的主要机理,如肩周炎粘连的一次性手法分离[8]。(3)骨骼结构势能转换。由于正常的人体软组织具有“初始弹性应力”,当关节脱位下的软组织应力小于正常关节结构的应力时,整复关节手法必需有一些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当然,同时还需一些动能损耗为整复路径中的磨擦热能。目前关节整复机制多归骨伤科应用,推拿治病应用不足10%[9]。(4)感受器神经电能转换。多种神经感受器具有将合适机械能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功能[10],之后生物电能通过神经系统和效应器的功能实现向目标部位传导和向化学能转换的目的。推拿界把神经电能转换的机制作为主要作用机理之一,如“六种作用机理”解说[4]。(5)骨骼压电效应的转换。当外力压迫骨骼变形时,在压应力侧产生负电位、在张应力侧产生正电位。电位则可改变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影响骨重建和修复的过程。该机理是理疗对骨折的治疗和康复的主要依据之一[11]。(6)直接转换为“净聚集能”。聚集现象是红细胞表面能量平衡的结果。净聚集能是两个相邻红细胞膜上高分子化合物之间的桥接能减去由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所造成的静电排斥能、膜应变能和引起解聚的切应力所做的功。当动能加大血液切变率时,大量红细胞叠连体解体,血粘度因内溶颗粒变小而大幅度减低(人血可调节血粘度一至两个数量级而表现出惊人的流动性),物质运输加快[12]。这是推拿“活血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 http://www.100md.com
    除外以上几大转换类型,必然还有未知的类型有待探索。

    由此可见三条:第一条,推拿动能在人体内可以有多种转换类型和丰富的转换成果以防治疾病。第二条,动能在人体内的转换受客观的物理化学规律支配,该规律可以随着科学进步逐步被人们了解和运用。第三条,转换是组织的固有功能,由于组织分工的不同,不同组织承接不同的转换任务,例如前文的感受器转换为神经电流、骨骼上则转换为压应电位。

    人体的主要组成物质——蛋白质,是主要的提供丰富多样能量转换的功能单元。共价键维系多肽链是一级结构;氢键、盐键、疏水键使多肽链盘曲折叠成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产生各种功能。当外因作用使其非共价键断裂与重组时,空间构象改变,功能随之改变,从而使机体适应千变万化的外环境[13]。例如,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就是蛋白氮的二级结构构造[3]

    推拿的动能必需经体表传入体内。那么动能可否到达足够深的组织中?或者说实际的动能吸收量分布情况是怎样的?这是个定量问题,与上文的定性分析一样重要,因为过多的吸收量将使转换发生质变,过少的吸收量则应该被忽略或者效用会被掩盖。例如:“穿透深度是指物理能进入人体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13.6%时的深度”[2],剩余13.6%以下的物理能可以忽略。
, 百拇医药
    要解答推拿动能的定量问题,必需要了解组织对动能的吸收和传导性能,这是生物力学的研究项目。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生物固体都是粘弹性体”,准确地说是德博拉(Deborah)数趋向于一时的材料性质[14]。当外力使人体组织变形时,有较多的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储存,当外力卸除时,只有较少的弹性势能对外做功,释放并转换为动能,前后的差量已经被组织转换吸收。对应在应力——应变量图上,加载和卸载曲线围成一个滞后环,环内的面积准确反应了吸收的动能量[11]。根据笔者对所得资料图表[13]上的面积测量,得知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密质量、关节软骨、平滑肌的拉伸应变滞后环逐个增大。弹性纤维每次拉伸松弛回合中动能吸收不足10%,接近于弹性体;平滑肌则每次要吸收50%以上的动能,粘性特征强。

    组织的各向异性、杨氏模量、应力松弛和蠕变性能,均与动能的传导相关。已测到的数据也反应了组织材料性能的巨大差异,例如:密质骨、松质骨、腱、弹性纤维、平滑肌、血管拉伸的杨氏模量分别是:16×109、106、2×107、4×104、4×103、2×105Pa(聚整数)。数据反应密质骨比平滑肌拉伸硬4×106倍。
, 百拇医药
    鉴于生物力学界从未针对性为推拿学提供资料,某些对于推拿非常重要的材料性能,例如在体软组织挤压的力学性质,已由推拿界自行开展实验研究[15]

    当组织的力学性质资料详尽的时候,从单一组织到多层组织叠加、从单一动作到复合手法再到整体推拿的动能传导和吸收情况,都可以计算清楚。当然,手工操作的推拿疗法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数据,只要宏观的、可分清吸收量主次秩序即可。所以,目前根据已得数据和力学原理进行动能传导和吸收情况的大致分析,以逐步缩小需定性研究转换的目标组织范围,也是有益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自然地了解到;如果推拿的其它作用因子可以忽略[9],那么推拿疗法就是动能传导和转换的全过程;如果将以上定性的转换性质、定量的吸收和传导性能以及所有的推拿作用机理,都归纳为一种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可变量——推拿的原始物理因子(主要是动能)的函数,从这个角度看,推拿的医疗行为就是二个步骤:一是寻找一种使受术者健康起来的可行性规律;二是提供该规律中特定形式要求的能量。所以,研究推拿的作用机理,应该围绕三个环节展开,最后为二个步骤服务。这三个环节就是:(1)动能的形式可变量(例如强度、方向、节律、接触部位等)有多少,实际有多少种组合变化——手法研究。(2)组织材料力学性能及实际上哪些组织参与动能的传导和吸收、吸收量怎样——操作技法研究。(3)能量转换的实质——生理反应研究。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蒋建种.提高推拿疗效的新方法——分层次推拿浅说[J].按摩与导引,1999,15(4):53

    [2]朱贞国.实用物理治疗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1-3,250

    [3]郭仁,张和君,董德祥.分子细胞生物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10,26

    [4]邵铭熙.实用推拿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57-259,375

    [5]陈省三,范炳华,詹红生,等.实用推拿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

    [6]金义成.中国推拿[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1
, 百拇医药
    [7]罗志瑜,袁宝国.推拿手法深透力热效应实验观察[J].上海中医学院学报,1990,4(2):21

    [8]张雪军,府强.中外独特按摩技法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58-574

    [9]曹仁发.中医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07-108,145-416

    [10]美·路易斯·C·金奎拉.基础组织学[M],沈宝容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9

    [11]孟和,顾志华.骨伤科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6-89,105-107

    [12]杨桂通.医用生物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66-136,223

    [13]朱明德.现代临床生物化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7-9

    [14]王玉忠,郑长义.高聚物流变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54~56

    [15]严隽陶,沈国权,张绯洁,等.推拿手法深透性与生物组织作用机制研究总结报告[C].杭州:第四届全国推拿学术交流论文汇编,1995.5~8

    收稿日期:2000-05-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