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球促进脑外伤运动功能康复的训练方法
作者:王东 张琦 纪树荣
单位:北京博爱医院,北京 100077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9121
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必要的康复器械是完成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利用训练球训练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一项新的技术。训练球用轻型材料制作,使用时安全、稳定、牢固、轻巧、灵活、移动性好。治疗师可以轻轻地推动训练球或利用其较轻巧有韵律的反弹性能给患者输入运动和姿势的正常感觉刺激,我们利用训练球训练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讨论对脑外伤患者利用训练球所进行的躯干控制训练技术加以介绍。
图1治疗师向下方挤压球部,缓解肌张力
, 百拇医药
图2牵拉左侧躯干
图3牵拉腹部肌肉
图4左右轻轻摇动球,帮助患者双侧髋部均匀负重
图5患者提起健侧足,举高患侧手臂,保持坐位平衡
图6健腿交叉于患腿上,诱发平衡反应
图7①俯卧,患肢呈负重姿势,降低肌张力,刺激关节的位置觉
, 百拇医药
图7②抬起健侧手拍打治疗师的手掌
图8双手交替拍打球体,加强双手协调性
图9①向右侧方前后推动球体,使右手掌负重,降低肢体肌张力
图9②此训练目的是促进双侧上肢的对称性主动运动
图9③模拟双下肢负重训练
, 百拇医药
图10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髋伸展动作,促进双下肢负重转移动作训练
图11仰卧球上,放松颈部肌肉并促进发音功能的产生
图12患者向前移动,起立并转移到轮椅上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1,男、23岁,患者于1997年4月车祸导致脑外伤,残留严重的四肢痉挛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亢进,尤其是左侧肢体。患者借助轮椅活动困难,为此给患者制定的初期目标是达到轮椅上的独立生活。治疗原则为改善肌张力,促进头部控制,增进患者坐位稳定性,让患者感觉正常的运动和姿势。
治疗前患者轮椅上姿势是斜靠在椅子的左侧,右侧髋部向后上方牵拉,左侧肩关节向后下方牵拉,头部朝向左侧。治疗采取的方法为:(1)治疗时患者俯卧于训练球上,双腿放松,躯干呈伸展位,随着治疗师轻轻地向下挤压球部,患者患侧肢体肌张力也随之缓解减轻,再继续把球左右推动,激发患者头部控制及平衡反应(图1)。(2)患者右侧卧位于训练球上,左臂向头上方伸展,充分牵拉左侧躯干(图2)。(3)仰卧位于训练球上,充分牵拉腹部肌群(图3),注意使患者膝关节保持屈曲位抑制双下肢伸肌痉挛。(4)训练球上坐位训练(图4),双侧髋关节屈曲外展位,双臂靠放在治疗师髋部,让患者自己轻轻左右摇动球,促进双侧髋部均匀负重。然后治疗师用双膝挤压球两侧振动球体,促进患者的正常感觉输入和姿势矫正机制。帮助患者向前晃动训练球直到双脚平放在地上均匀负重,此位置对学习移动和起坐动作非常重要。
, 百拇医药
病例2,男、23岁,诊断为严重脑外伤,入院时可利用单拐独立行走,共济失调步态,右侧肢体肌张力升高伴踝阵挛。此患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肌张力,通过双侧对称性活动使肢体运动协调对称。治疗方法:(1)训练球上坐位,双腿平放在地板上,通过患者轻轻振动球体降低患侧下肢肌张力。让患者提起健侧足学习用患侧腿来单独保持平衡,然后举起对侧上肢保持平衡,再换另侧手臂和腿重复此动作(图5)。(2)训练球上坐位,健侧腿交叉于患侧腿上,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维持平衡体位。此训练可加强肢体的对称性,正常感觉的输入并诱发平衡反应(图6)。(3)俯卧于训练球上,双臂前伸双手平放在地板上,双膝轻度屈曲且脚趾背屈呈负重位(图7①)。此训练目的是促进肢体负重,降低肌张力,刺激关节的位置觉。注意:保持躯干呈伸展位,任何患侧躯干向下牵拉均应受抑制,待此位置保持良好时,可让患者抬起健侧手拍打治疗师手掌(图7②)。(4)患者站在训练球前方,双手交替有节律地拍打球体。此训练加强了右手感觉输入,同时加强了双手协调性(图8)。
病例3,男、20岁,入院时诊断为脑外伤肌张力呈混合性变化,患者右侧肢体肌张力低下,左侧肢体肌张力增强,共济失调,行走困难。训练目的是使患者能够行走,主要目标:增强右侧肢体的肌张力,降低较明显的共济失调,加强关节稳定性,并降低左侧肢体的肌张力。治疗方法:(1)俯卧位于训练球上,双臂向外方伸展,双腿呈外展外旋位,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通过髋部控制患者。使球稍向右侧方前后摇动,向前推动时,使患者右手掌负重,右侧肩胛带肌肉可共同收缩。此动作可牵拉左侧肢体并降低肌张力(图9①)。然后让患者双手推动小滚筒可获得双侧上肢的对称性主动运动(图9②)。继之做双下肢负重训练,患者膝关节屈曲,足跟塞到治疗师腋下,通过髋部控制患者,治疗师躯干向下用力挤压患者足跟,使球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图9③)。(2)患者双膝跪位,双臂对称地环绕在球体两侧,治疗师双膝关节控制患者髋部防止任何下陷的产生。同时前后摇动球体,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髋伸展动作。然后再左右摇动球体,促进行走中所需要的负重转移动作(图10)。(3)患者仰卧在训练球上,治疗师坐在训练球上,双手把住患者头部,轻微有节律的振动所坐的训练球,可放松患者颈部肌肉,矫正头颈部的错误姿势,同时胸部的牵拉可刺激患者的深呼吸模式,加强发音功能(图11)。(4)患者坐位在训练球上,治疗师将患者向前拉,直到双腿平放到地板上。进行起立,并转移到轮椅上的训练,完成这一系列的运动(图12)。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病例1,训练1个月后,患者在轮椅上的坐姿改善明显,双脚可平放在地板上,双侧髋部可对称均匀负重,背部伸展且头部可处于中立位。病例2,训练2个月后,图4左右轻轻摇动球,帮助患者双侧髋部均匀负重
患者可独立行走,且步态较稳,双侧肢体的协调性改善明显。病例3,训练2个月后,患者能借助步行器进行步行。
3 讨论
训练球技术是一项训练颅脑损伤后痉挛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3例的实际应用,初步说明了它的有效性,本方简单、实用,有利于推广使用。训练球技术应用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1)未愈合的早期骨折患者,(2)心脏、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期,(3)高血压疾病活动期,(4)怀孕妇女和老年人体弱者。
训练时要注意把球放在足够大的地方,周围不要有尖锐的物体存在。治疗师不要离开患者,应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训练球治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改善异常的肌张力,让患者感受正常的运动刺激,矫正姿势的不对称性,维持并促进正常运动范围,鼓励患侧负重,抑制痉挛和挛缩。
收稿日期:2000-07-22, 百拇医药
单位:北京博爱医院,北京 100077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9121
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必要的康复器械是完成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利用训练球训练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是一项新的技术。训练球用轻型材料制作,使用时安全、稳定、牢固、轻巧、灵活、移动性好。治疗师可以轻轻地推动训练球或利用其较轻巧有韵律的反弹性能给患者输入运动和姿势的正常感觉刺激,我们利用训练球训练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病例讨论对脑外伤患者利用训练球所进行的躯干控制训练技术加以介绍。
图1治疗师向下方挤压球部,缓解肌张力
, 百拇医药
图2牵拉左侧躯干
图3牵拉腹部肌肉
图4左右轻轻摇动球,帮助患者双侧髋部均匀负重
图5患者提起健侧足,举高患侧手臂,保持坐位平衡
图6健腿交叉于患腿上,诱发平衡反应
图7①俯卧,患肢呈负重姿势,降低肌张力,刺激关节的位置觉
, 百拇医药
图7②抬起健侧手拍打治疗师的手掌
图8双手交替拍打球体,加强双手协调性
图9①向右侧方前后推动球体,使右手掌负重,降低肢体肌张力
图9②此训练目的是促进双侧上肢的对称性主动运动
图9③模拟双下肢负重训练
, 百拇医药
图10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髋伸展动作,促进双下肢负重转移动作训练
图11仰卧球上,放松颈部肌肉并促进发音功能的产生
图12患者向前移动,起立并转移到轮椅上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1,男、23岁,患者于1997年4月车祸导致脑外伤,残留严重的四肢痉挛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亢进,尤其是左侧肢体。患者借助轮椅活动困难,为此给患者制定的初期目标是达到轮椅上的独立生活。治疗原则为改善肌张力,促进头部控制,增进患者坐位稳定性,让患者感觉正常的运动和姿势。
治疗前患者轮椅上姿势是斜靠在椅子的左侧,右侧髋部向后上方牵拉,左侧肩关节向后下方牵拉,头部朝向左侧。治疗采取的方法为:(1)治疗时患者俯卧于训练球上,双腿放松,躯干呈伸展位,随着治疗师轻轻地向下挤压球部,患者患侧肢体肌张力也随之缓解减轻,再继续把球左右推动,激发患者头部控制及平衡反应(图1)。(2)患者右侧卧位于训练球上,左臂向头上方伸展,充分牵拉左侧躯干(图2)。(3)仰卧位于训练球上,充分牵拉腹部肌群(图3),注意使患者膝关节保持屈曲位抑制双下肢伸肌痉挛。(4)训练球上坐位训练(图4),双侧髋关节屈曲外展位,双臂靠放在治疗师髋部,让患者自己轻轻左右摇动球,促进双侧髋部均匀负重。然后治疗师用双膝挤压球两侧振动球体,促进患者的正常感觉输入和姿势矫正机制。帮助患者向前晃动训练球直到双脚平放在地上均匀负重,此位置对学习移动和起坐动作非常重要。
, 百拇医药
病例2,男、23岁,诊断为严重脑外伤,入院时可利用单拐独立行走,共济失调步态,右侧肢体肌张力升高伴踝阵挛。此患者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肌张力,通过双侧对称性活动使肢体运动协调对称。治疗方法:(1)训练球上坐位,双腿平放在地板上,通过患者轻轻振动球体降低患侧下肢肌张力。让患者提起健侧足学习用患侧腿来单独保持平衡,然后举起对侧上肢保持平衡,再换另侧手臂和腿重复此动作(图5)。(2)训练球上坐位,健侧腿交叉于患侧腿上,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维持平衡体位。此训练可加强肢体的对称性,正常感觉的输入并诱发平衡反应(图6)。(3)俯卧于训练球上,双臂前伸双手平放在地板上,双膝轻度屈曲且脚趾背屈呈负重位(图7①)。此训练目的是促进肢体负重,降低肌张力,刺激关节的位置觉。注意:保持躯干呈伸展位,任何患侧躯干向下牵拉均应受抑制,待此位置保持良好时,可让患者抬起健侧手拍打治疗师手掌(图7②)。(4)患者站在训练球前方,双手交替有节律地拍打球体。此训练加强了右手感觉输入,同时加强了双手协调性(图8)。
病例3,男、20岁,入院时诊断为脑外伤肌张力呈混合性变化,患者右侧肢体肌张力低下,左侧肢体肌张力增强,共济失调,行走困难。训练目的是使患者能够行走,主要目标:增强右侧肢体的肌张力,降低较明显的共济失调,加强关节稳定性,并降低左侧肢体的肌张力。治疗方法:(1)俯卧位于训练球上,双臂向外方伸展,双腿呈外展外旋位,治疗师站于患者身后,通过髋部控制患者。使球稍向右侧方前后摇动,向前推动时,使患者右手掌负重,右侧肩胛带肌肉可共同收缩。此动作可牵拉左侧肢体并降低肌张力(图9①)。然后让患者双手推动小滚筒可获得双侧上肢的对称性主动运动(图9②)。继之做双下肢负重训练,患者膝关节屈曲,足跟塞到治疗师腋下,通过髋部控制患者,治疗师躯干向下用力挤压患者足跟,使球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图9③)。(2)患者双膝跪位,双臂对称地环绕在球体两侧,治疗师双膝关节控制患者髋部防止任何下陷的产生。同时前后摇动球体,鼓励患者主动进行髋伸展动作。然后再左右摇动球体,促进行走中所需要的负重转移动作(图10)。(3)患者仰卧在训练球上,治疗师坐在训练球上,双手把住患者头部,轻微有节律的振动所坐的训练球,可放松患者颈部肌肉,矫正头颈部的错误姿势,同时胸部的牵拉可刺激患者的深呼吸模式,加强发音功能(图11)。(4)患者坐位在训练球上,治疗师将患者向前拉,直到双腿平放到地板上。进行起立,并转移到轮椅上的训练,完成这一系列的运动(图12)。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病例1,训练1个月后,患者在轮椅上的坐姿改善明显,双脚可平放在地板上,双侧髋部可对称均匀负重,背部伸展且头部可处于中立位。病例2,训练2个月后,图4左右轻轻摇动球,帮助患者双侧髋部均匀负重
患者可独立行走,且步态较稳,双侧肢体的协调性改善明显。病例3,训练2个月后,患者能借助步行器进行步行。
3 讨论
训练球技术是一项训练颅脑损伤后痉挛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我们通过3例的实际应用,初步说明了它的有效性,本方简单、实用,有利于推广使用。训练球技术应用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1)未愈合的早期骨折患者,(2)心脏、呼吸系统疾病急性期,(3)高血压疾病活动期,(4)怀孕妇女和老年人体弱者。
训练时要注意把球放在足够大的地方,周围不要有尖锐的物体存在。治疗师不要离开患者,应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感受。训练球治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改善异常的肌张力,让患者感受正常的运动刺激,矫正姿势的不对称性,维持并促进正常运动范围,鼓励患侧负重,抑制痉挛和挛缩。
收稿日期:2000-07-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