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22736
溶骨型骨巨细胞瘤X线影像定量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王觉英 吕行素 朱小弟

    单位:王觉英(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二附院骨科 518020);吕行素(深圳市中心医院骨科 518026);朱小弟(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骨科 518051)

    关键词: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定量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1040 采用计算机系统图像分析仪,对已治疗后的32例不同病理分级的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X线影像进行了测量,并假设肿瘤为一理想的球体,利用所测参数的平均值算出其半径和体积,将第一次和治疗前最后一次拍摄的X线影像所计算的体积相比较,与病理分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肿瘤两次X线肿瘤影像所有的参数均有显著的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随着该肿瘤的病理分级,3个月内体积增长的速度也有明显相关。且分析了以后在结合常规的诊治方法,将定量分析用于综合诊断该肿瘤,以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初步成功的尝试:即X线指导治疗此肿瘤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分类号 R738.1

    X线检查在骨肿瘤的诊治中占重要地位。许多骨肿瘤可根据X线影像直接做出诊断,在治疗中,观察肿瘤的X线影像变化可评价治疗的效果,多年来沿袭的方法主要是分析X线肿瘤影像的形态变化,文献中少有骨肿瘤X线影像定量分析的报导。作者采用计算机系统图像分析仪(MOP-Videoplan),对治疗后的32例不同病理分级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后前位和侧位X线平片做了定量分析,并尝试建立起肿瘤组织理想球体几何模型体积的计算机法,借以了解各病理级别的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与增长速度的关系,试验性应用于临床指导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采用对同一病例统一的方法拍摄这些骨肿瘤X线照片,即拍照的电压、电流、距离在同一病例中每一次都相同。从所有治疗后的溶骨型骨巨细胞所拍的X线片中选出了32例,这32例的第一次拍片和治疗前最后一次拍片相距在3个月以上,年龄最小19岁,最大72岁,平均55.5岁。男24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1。肱骨上端2例、下端3例;桡骨上端1例、下端3例;尺骨上端2例;股骨上端3例、下端5例;胫骨上端6例,腓骨上端2例,下端1例;髂骨2例;骶骨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测量方法与测量参数

    MOP-Videoplan是一种带有计算机的图像分析仪,可以测出各种不规则形态的面积、周长和各方向的距离等参数。我们将拍好的X线片放在有光源的透明塑料板上,用该仪器描记这32例骨巨细胞瘤X线影像的一系列参数。

    1.2.1 后前位像 在肿瘤影像上找到一“中点”,放射状测量其“直径”,前后每张至少测量20次,求出其均值(R1和R2),做为肿瘤影像第1次X线片和治疗前最后一次X线片的直径。

    1.2.2 侧位像 用同以上的方法测出其参数,求出其均值(R3和R4),做为前后2次X线肿瘤影像的直径。

    1.3 理想肿瘤球体的体积

    我们假定肿瘤组织是一个理想的球体,所测得的平均“直径”为肿瘤理想球体的直径,第1次X线肿瘤影像的半径r1=(R1+R3);治疗前最后一次拍摄的X线肿瘤影像的半径r2=(R2+R4);用公式V(cm3=Pr3)计算理想肿瘤球体的体积V1和V2,V1代表第一次拍摄的,V2代表治疗前最后拍摄的X线肿瘤影像“理想球体的体积”。然后求出其标准差,并做了溶骨型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与增长速度的相关分析。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结果显示,所有溶骨型骨巨细胞瘤前后两次X线影像所测的参数均有显著的差异,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这和许多学者的报告是一致的。但本文则是用定量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论述。相关分析表明,随着该肿瘤的病理分级,3个月以上时间的增长速度(平均体积增长%)均表现出了这种规律:r(一级)=0.399,P<0.05;r(二级)0.447,P<0.01;r(三级)=0.513,P<0.005,其中以三级溶骨型骨巨细胞瘤与增长速度的相关最为明显。然而,在胞皂泡型骨巨细胞瘤的定量分析中,却没有表现出这种规律(P>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发生于骨髓内的间质细胞,根据其间质细胞分化程度,在病理学上分为三级[1]。多年来,诊断仍依靠临床X线征像与病理检查三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2],无疑这对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实际的价值。有的学者也统计了在骨巨细胞瘤中生长讯速的为溶骨型,且恶变的趋势也明显。然而其生长速度却未见报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同样证实了骨巨细胞瘤之溶骨型生长速度较肥皂泡型快,并且用计量学的方法做了处理。发现其体积在3个月内平均增长如下:一级为10%以下,二级为10%左右,三级为15%左右,统计学处理表现出了明显相关。其可能的机制是溶骨型骨巨细胞瘤随级别的增高,其恶性变(肉瘤化)的程度也增加,故生长速度加快,从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这点,也就是单核间质细胞逐渐增多,其明显异型性变化,且多核巨细胞渐小而少,核亦有明显异型性变化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三级溶骨型骨巨细胞瘤9例和二级溶骨型骨巨细胞瘤7例的病人均有间歇性隐痛和血管显示增多之表现,其增长速度也较快,在15%左右,这表明血运的增加是肿瘤组织体积增长加快的基础,体积的讯速增长,使神经小分支牵拉和受压而出现疼痛,这种推理在许多学者报告中均论述过。近十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试验性地将“定量分析”用于综合诊断,以指导治疗。即在治疗前,临床检查与X线片拍摄后,测量X线肿瘤影像的各项参数并算出其几何模型“理想球体”的体积,3个月内增长10%以下者共19例,以良性肿瘤对待,采取了切除刮除后植骨或填充缓释剂,同时用酒精或石碳酸涂在瘤壁上[3],其中有2例切除刮除后植骨的病人5年后复发,做了骨段截除假体置换术,又随访6.5~7年,无复发;而3个月内体积增长在10%以上或15%以上,又为溶骨型者共28例,就得高度警惕,以恶性或肉瘤化变肿瘤对待,治疗上我们采取肿瘤骨段广泛截除加人工假体置入或带血管自体骨移植术,随访5~9.5年,溶骨性骨巨细胞瘤47例中3例复发,其中死亡2例,截肢1例,治愈44例(除失访3例外);治愈率为93.8%。我们赞成Dahlin[4]的观点。即为只要确诊为骨巨细胞瘤,无论为几段,只有完全切除。然而,我们对X线肿瘤影像的计量学研究也不失其对诊治该肿瘤的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同行们对骨巨细胞瘤的研究很重视,进展也较快,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探明其本质和保肢治疗上,这无疑是此类患者的福音,然而,对于定量研究,我们只做了初步尝试,由于病例少的缘故,尚待进一步做工作,可望今后能与同道商确。

    参考文献

    1,Jaffe HL,et al.Giant cell tumor of bone,Arch,Path,1940;30:993

    2,王桂生,等.骨巨细胞瘤.中华外科杂志,1960;8(1):14

    3,宁献文.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187例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79;17(5):379

    4,Dahlin DC,et al.Giant cell tumor:A study of 195 cases.caner,1970;25:1061

    (2000-08-10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