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37484
大肠癌组织蛋白酶D、内源性雌二醇及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互关系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0期
     作者:黄霞 周伟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内科 529071)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内源性雌二醇;大肠癌

    广东医学001018

    【摘要】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蛋白酶D(CD)、内源性雌二醇(E2)、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互关系及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68例大肠癌CD、内源性E2、EGF及EGFR的表达。结果 CD、内源性E2、EGFR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50/68)、60%(41/68)、69%(47/68)。CD阳性、EGFR过表达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CD阴性、EGFR弱表达者;内源性E2阴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内源性E2阳性者。大肠癌CD与EGFR表达有相关性,内源性E2 与EGFR 表达有关。大肠癌不表达EGF。结论 CD、内源性E2、EGFR均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EGFR可促进CD分泌增加,内源性E2对EGFR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肿瘤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转移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大肠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 、 内源性雌二醇( estradiol,E2)、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检测, 对它们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肠癌标本68例,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5 μm。免疫组化SP法分别作CD,E2,EGF及EGFR染色。依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将大肠癌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49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19例)。

    1.2 试剂与方法 CD,E2,EGF及EGFR等的抗体分别为Zymed、 上海华美、Santz Cruz 公司产品,SP药盒为Zymed公司产品。除CD外, 其他染色均用微波炉作抗原修复;一抗4℃过夜,其后步骤按SP药盒说明进行,DAB显色。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
, 百拇医药
    1.3 染色结果判断 CD以瘤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 未见着色颗粒为阴性。E2阳性为瘤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内见棕色颗粒,未着色为阴性。EGF及EGFR过表达(≥+ +) :弥漫性深褐色或局灶性(≥50%瘤细胞)深褐色;EGF及EGFR弱表达(≤+):局灶性(<50%瘤细胞) 深褐色或弥漫性浅褐色或未见着色。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CD,E2,EGF及EGFR在大肠癌的表达 CD阳性率为74%(50/68)。E2阳性率为60%(41/68)。EGF仅见2例瘤细胞浆有极浅的褐色,其余均未着色。68例大肠癌均有EGFR表达,其中69%(47/68)为过表达, 31%(21/68)为弱表达。

, 百拇医药     2.2 CD,E2,EGFR表达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CD,E2,EGFR表达均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5,P<0.05,P<0.025);其中肿瘤淋巴结转移率随CD 阳性率、 EGFR过表达率的增加而上升,随E2阳性率的降低而升高。见表1。

    表1 CD,E2,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例 淋巴结转移

    例数

    CD

    E2

    EGFR

    +

    -
, 百拇医药
    +

    -

    ≥++

    ≤+

    有

    49

    42

    7

    18

    31

    38

    11

    无

    19
, 百拇医药
    8

    11

    13

    6

    7

    12

    2.3 CD,E2,EGFR表达的关系 CD阳性大肠癌50例中,31例为E2阳性(62%);34例有EGFR过表达(68%)。CD阴性大肠癌18例中,7 例为E2阳性(39%);6例有EGFR过表达(33%)。统计表明, 大肠癌CD与E2表达无相关性(χ2=2.87,P>0.05);而与EGFR 的表达有相关性(χ2=6.57,P<0.025)。41例E2阳性大肠癌中,22例有EGFR过表达(54%);27例E2阴性大肠癌,21例有EGFR过表达(78%)。统计显示,大肠癌E2与EGFR表达有相关性(χ2=4.07,P<0.0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CD是一种溶蛋白酶,可破坏基底膜(basement memdrane,BM)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通道。本实验显示,CD阳性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该酶阴性者。可见富于CD的瘤细胞能有效破坏BM和ECM,具有更强的侵袭力和转移潜能[1,2]

    EGF与相应受体(EGFR)结合,可促进瘤细胞生长和播散,增强瘤细胞EGFR的表达[2]。实验显示,EGFR过表达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EGFR弱表达者,表明EGFR过表达瘤细胞增殖分裂能力强、易浸润转移。但实验亦显示大肠癌几乎不存在EGF的表达。有人通过大肠癌细胞系(DiFi)的培养发现,大肠癌细胞系有EGFR基因的扩增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 的超量产生,无EGF的产生。TGF-α又称EGF样TGF,与EGF有33%~44% 的同源性,共用一个受体(EGFR),两者的生物效应类似。文献报道,TGF-α、EGFR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3]。有实验证明,EGF可刺激CD转录, 从而促进CD分泌。本实验显示,大肠癌CD阳性率随EGFR过表达的增加而升高,与文献报道乳腺癌中CD与EGFR的关系一致[4]。因此, 推测大肠癌CD的表达可能与TGF-α的促进有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 百拇医药
    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与EGFR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不一。有报道EGFR浓度和阳性率随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也有雌激素促进EGFR表达的报道。本实验显示,大肠癌EGFR 表达量随内源性E2 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表明大肠癌内源性E2 对EGFR表达有抑制作用。

    Theodoropouls等[5]报道胃癌CD与雌激素受体表达有关;有文献报道胃癌CD与雌激素表达无关[1]。本实验统计显示,大肠癌CD 与内源性E2无相关性;而CD与EGFR有相关性,E2与EGFR有相关性。E2 是否通过EGFR间接对CD有影响?由于内源性E2与CD的关系牵涉其他因素较多, 文献报道结果不一,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Allgayer H,Babic R,Grutzner KU,et al.An immunohistochemical assessment of cathepsin D in gastric carcinoma:Its impact on clinical prognosis.Cancer,1997,80:179
, http://www.100md.com
    2,许沈华,高永良,Leung BL,等.表皮生长因子对高转移人卵巢癌细胞生长和播散的影响.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14:420

    3,栾复新,王孟薇,龙纬缔,等.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相关性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

    4,叶学正,刘思齐,李 进,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和组织蛋白酶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240

    5,Theodoropoulos GE,Lazaris AC,Panoussopoulos D,et al.Significance of estrogen receptors and cathepsin D tissue detection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J Surg Oncol,1995,58:176

    (收稿日期:1999-12-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