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37508
运动诱发性癫痫2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0期
     作者:李国德

    单位:李国德(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5280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1072

    例1. 男,21岁。因反复发作性四肢僵硬8 a于1999年6月3日就诊。患者8年来每于运动开始时出现左下肢僵硬,之后顺序扩散到左上肢、右侧上下肢,以致不能活动,持续10余秒后自然缓解,每天发作几次到几十次。发作时意识清楚,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病后曾在多家医院就医,诊断为“神经衰弱”、“癔病”等,服地西泮等能改善,但效果越来越差。否认有意识丧失及抽搐史。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EEG示阵发性多量中长程θ波,额、中央顶区可见棘波。诊断为运动诱发性癫痫,服卡马西平后未再发作。

    例2.男,14岁。发作性双下肢“抽搐”1个月于2000年4月27日就诊。患者1个月来反复出现双下肢“抽搐”常常于老师突然提问、开始跑步时出现双下肢绷紧,精神紧张时更明显,每次3~5 s 自然缓解,每天发作几次,过后肌肉无酸痛感。发作时意识清楚。曾查血钙正常,补钙治疗无效。体检:发育正常,神经系统(-)。EEG示左额区阵发性棘慢波。诊断为运动诱发性癫痫,服丙戊酸钠后发作消失。

    讨论 反射性癫痫是由多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刺激通过丘脑-皮层特定激活,反射性地引起癫痫发作,其发病率较低,约占癫痫的1%;剌激因素有声、光、体感、言语等。随意运动所致的称为运动诱发性癫痫:运动时本体觉冲动传至顶、额叶,激发起癫痫灶的异常放电,并向一定方向扩散;运动诱发性癫痫容易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况下被诱发。由于发病率较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例1长期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是由于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所致,应从中吸取教训。

    (收稿日期:2000-06-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