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06971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11期
     作者:韩振亚 孙华北 陈召廷

    单位:邳州市人民医院 221300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1153 自CT应用于颅脑损伤以来,已明确外伤可以引起脑梗死,有些是大面积脑梗死,甚至可以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从1997年9月~1999年12月收治19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45岁。入院时均为中、重度昏迷,GCS计分均<9分,其中3~5分为8例。单侧瞳孔散大12例,双侧瞳孔散大6例。手术18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伤16例,脑内血肿2例。入院时首次CT检查均为颅内血肿、脑挫伤。手术后第2日或病情有变化时复查CT,均在脑实质内见大片低密度区域,符合脑梗死,在CT断面上,梗死灶大小都在直径6cm以上,15例位于颞顶叶,有4例位于一侧的大脑半球。
, http://www.100md.com
    二、结果

    本组随访1个月至2年,按GOS标准,死亡9例(其中有3例为自动出院按死亡计算),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轻残1例。

    讨 论

    一、诊断

    入院时首次CT检查未提示有脑梗死、脑挫伤或颅内血肿的存在,按GCS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9分者为重型颅脑损伤。第二次及以后CT检查提示有脑梗死者为继发性脑梗死且多为大面积脑梗死。关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有人认为梗死灶直径大于4 cm,或梗死灶超过大脑半球平面面积2/3,或位于一个脑叶或多个脑叶,也有人认为梗死灶累及到基底节才够标准。我们同意前者的观点。根据我院的CT检查情况,本组有2例患者未累及基底节。

    入院首次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后,经积极的治疗病人病情一度好转以后又加重,除应想到脑水肿加重,再次出血等原因外,还应想到继发性脑梗死的可能,及时复查CT可明确诊断。
, http://www.100md.com
    二、发病机理

    1.重型颅脑损伤使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同时使脑血管受压、拉长、扭曲引起脑梗死。特别是在小脑幕裂孔疝中,大脑后动脉支被压于小脑幕切迹的游离缘上而引起枕叶皮层的梗死。2.外伤后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氧自由基的作用使血管痉挛。3.外伤时机械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内膜与中层产生撕裂、出血,引起血管狭窄,致脑梗死。4.血管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激活血浆凝血酶元转变为凝血酶,使血浆内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粘着、聚集而形成血栓导致脑梗死。5.颅脑损伤时颅内压增高,大量使用脱水剂使血流粘稠,血流缓慢易诱发脑梗死。6.由于有出血等原因大剂量使用止血剂易诱发血栓形成。7.外伤后脑出血启动催化自由基反应增强,引起脂质过氧化损害,使细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环境紊乱,能量合成障碍,亦可导致微血管内凝血脑梗死。

    三、预防及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后一旦发生继发性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佳,重点是预防。针对发病机理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1)首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对于有脑疝的病人应积极手术治疗,同时大骨瓣减压。(2)手术后不易大剂量长期使用脱水剂、止血剂。止血剂术后最好不用,脱水剂应根据临床情况尽可能少用。(3)术后第3天即可加用尼莫通静滴预防脑血管痉挛。(4)术后第2天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每10~15天为一疗程,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粘附,未见术后出血率上升。其预防效果因病例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一旦发生继发性脑梗死,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早期行高压氧治疗并坚持至少4个疗程以上。继续使用尼莫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减少脱水剂,停止止血剂的使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