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19858
清热利咽汤加味治疗小儿感染性口咽炎168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1期
     作者:韩景芳 杨林 张晋康 王华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附属47医院儿科,新都 610500

    关键词:小儿;口咽炎;清热利咽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001142

    中图法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5404(2000)11-1102-01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odifed “Qinre liyan tang” on infectious oropharyngitis in 168 children

    1992年2月至1998年8月利用自拟清热利咽汤加味治疗小儿感染性口咽炎168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2年2月至1998年8月本院门诊口咽炎病儿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见表1。两组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唇周颊部、舌及咽峡部粘膜均见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灰白色疱疹,均伴发热(T:38.5~40.5 ℃)、流涎、拒食、烦躁、口干、喜饮、便秘等。血常规:Hb 96~125 g/L,WBC(10.5~14.5)×109 L,N 0.64~0.72,L 0.6~0.31,M 0.02~0.05。两组病例,平均年龄、病程、发热程度及血常规无差异性。

    表1 304例小儿感染性口咽的一般临床资料

    治疗组

    对照组
, 百拇医药
    病例数

    168例

    136例

    性别 男

    120例

    76例

    女

    48例

    60例

    年龄

    8月至4岁

    7月至3岁

    病程
, 百拇医药
    2~5 d

    2~6 d

    单纯口腔粘膜疱疹

    92例

    56例

    咽峡部粘膜疱疹

    44例

    52例

    口腔及咽峡部粘膜均有疱疹

    30例

    2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方药组成:知母6g、石膏12 g、黄芩9g、银花6g、连翘6g、生地6g、青蒿15 g、木通6g、淡竹叶6g、甘草6g、梗米20 g。便秘加大黄6g;呕吐去淡竹叶加竹茹8g。加水300~400煎至100~150 ml,分3~4次口服,1d 1剂,4d为1疗程。1~2疗程可痊愈。1岁内用药剂量减半。对照组:青霉素、牛黄解毒片、维生素类及冰硼散等,4d为1疗程,平均2~3疗程方可治愈及好转。
, http://www.100md.com
    1.3 疗效判断标准[1,2]

    痊愈:体温正常,口腔及咽峡部粘膜疱疹消失,大便正常,精神饮食恢复正常;好转:体温正常,口腔及咽峡粘膜疱疹大部分消失,精神饮食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体温高峰下降,口腔及咽峡部粘膜疱疹无明显变化,精神饮食仍差。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

    总数

    疗效(%)

    χ2

    P
, 百拇医药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疗组

    168

    168(100)

    0(0)

    0(0)

    12.92

    <0.01

    对照组

    136

    100(73.53)
, 百拇医药
    28(20.59)

    8(5.88)

    合计

    304

    268(88.16)

    28(9.21)

    8(2.63)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表明服用中药组(治疗组)的治疗明显优于西药组(对照组)。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感染性口咽炎主要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亦为儿科常见性疾病。多因口腔常住细菌或病毒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口腔及咽峡部粘膜的急性炎症损害。对本病虽然目前治疗手段较多,但无一最佳治疗方案。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系胃热炽盛、心火上炎所致。对本组病例采用中医理论给予清热解毒、泻火、养阴生津之法。方中选用知母、石膏清泻胃火,除烦止渴;黄芩、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青蒿透热外达;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清心降火、清热利尿、导热下行;梗米和胃生津。共凑清热解毒生津,养阴利咽之效。另外,本组中药中多数药物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它对细菌或病毒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抗感染、抗病毒、维生素类及局部用药为主,出现疗效时间较晚,对部分患儿又有一定的副作用,加之肌注、输液痛苦,不易被患儿接受。采用纯中药治疗,从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西医。无痛苦,易被接受。治疗组治愈率达到了100%,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3.47%。

    作者简介:韩景芬(1956-),男,河南省镇平县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小儿内科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参考文献:

    [1]庄启华.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50.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39.

    收稿日期:2000-03-30

    修回日期:2000-10-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