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脑梗死84例分析
作者:曹小华 许平
单位:曹小华(安徽省南陵县医院内科 242400);许平(安徽省芜湖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老年脑梗死84例分析001153 近几年来,中老年脑梗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探讨中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对我院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间共收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48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4∶3。40~49岁8例(占9.5%),50~59岁14例(占16.7%),60~69岁30例(占35.7%),70岁以上32例(占38.1%)。农民40例,工人22例,干部14例,无职业8例。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40例(占47.6%),其中坚持治疗者24例;冠心病史16例(占19%);脑血栓病史6例,糖尿病史6例(二者共占14.3%);无明确脑血管病史16例(占19%)。发病季节在3~5月34例,6~8月18例,9~11月20例,12~2月12例。84例中78例为急性发病。偏瘫32例,口齿不清或失语11例,头痛12例,意识模糊6例,嗜睡2例,视物模糊11例,昏迷伴颈项强直5例,病理反射阳性12例。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神经医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本组病例全部经CT确诊,并排除脑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梗死部位:基底节处36例,颞叶16例,颞顶叶6例,顶叶4例,脑室6例,脑室旁10例,丘脑、小脑、顶枕叶各2例。梗死病灶均为大于1.5 cm。
1.3 治疗方法 静脉应用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2次/d,1周为一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维脑络通1.0 mg,1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 mg,2次/d,维生素B12 0.05 mg,1次/d,1周为一疗程。两周后口服尼莫地平60 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25 mg,2次/d,15 d后加强功能锻炼。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肌力好转程度分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Ⅴ级,生活自理。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肌力Ⅲ~Ⅳ级,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未愈: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肌力0~Ⅱ级,生活不能自理。
, 百拇医药
1.5 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治愈24例(占28.6%),好转52例(占61.9%)。未愈8例(占9.5%)。
2 讨论
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约占75%[1]。在多发脑血管动脉硬化等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中老年人常患有动脉硬化,且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本组资料中,高血压病史比例最大,占47.6%。年龄趋向老龄化,60岁以上占75.8%。属自我保健意识不够,农民患者较多。大都为突发性起病。偏瘫以基底节区梗死较常见。本组治愈率不高(占8.6%)。好转率较高(占61.9%),末愈率较低(占9.5%)。
脑卒中救治的成功取决于对卒中早期分类诊断是否正确,CT,MRI以及新的磁共振技术,如液体稀释、反向复原显像、弥散灌注及功能性共振显像和磁共振波谱术,使人们更准确了解脑缺血的部位、缺血程度及潜在的可逆性缺血区,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无上述影像学检查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尽量收集有助于鉴别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的资料,采用评分的方法,评估病情和预后。国际上常用的有Allen,siriraj和Besson评分法。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的疾病,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张治疗采用“个体化”原则,急性期要调整患者的血压,防止并发症、血栓进展及减少梗死范围,大面积梗死应减轻脑水肿,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就诊时间不同,可采用溶栓抗凝治疗,脑灌注恢复治疗,神经细胞保护治疗等。对于康复期的脑梗死患者,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脑中风再发。
参考文献
1,候熙德,主编. 神经病学.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14
(收稿日期:2000-04-03), http://www.100md.com
单位:曹小华(安徽省南陵县医院内科 242400);许平(安徽省芜湖弋矶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中老年脑梗死84例分析001153 近几年来,中老年脑梗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探讨中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对我院1998年11月至1999年9月间共收治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84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48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4∶3。40~49岁8例(占9.5%),50~59岁14例(占16.7%),60~69岁30例(占35.7%),70岁以上32例(占38.1%)。农民40例,工人22例,干部14例,无职业8例。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40例(占47.6%),其中坚持治疗者24例;冠心病史16例(占19%);脑血栓病史6例,糖尿病史6例(二者共占14.3%);无明确脑血管病史16例(占19%)。发病季节在3~5月34例,6~8月18例,9~11月20例,12~2月12例。84例中78例为急性发病。偏瘫32例,口齿不清或失语11例,头痛12例,意识模糊6例,嗜睡2例,视物模糊11例,昏迷伴颈项强直5例,病理反射阳性12例。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神经医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标准。本组病例全部经CT确诊,并排除脑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梗死部位:基底节处36例,颞叶16例,颞顶叶6例,顶叶4例,脑室6例,脑室旁10例,丘脑、小脑、顶枕叶各2例。梗死病灶均为大于1.5 cm。
1.3 治疗方法 静脉应用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5 mg,2次/d,1周为一疗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维脑络通1.0 mg,1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 mg,2次/d,维生素B12 0.05 mg,1次/d,1周为一疗程。两周后口服尼莫地平60 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25 mg,2次/d,15 d后加强功能锻炼。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及肌力好转程度分为,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Ⅴ级,生活自理。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肌力Ⅲ~Ⅳ级,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未愈: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肌力0~Ⅱ级,生活不能自理。
, 百拇医药
1.5 治疗结果 随访6个月,治愈24例(占28.6%),好转52例(占61.9%)。未愈8例(占9.5%)。
2 讨论
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约占75%[1]。在多发脑血管动脉硬化等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中老年人常患有动脉硬化,且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本组资料中,高血压病史比例最大,占47.6%。年龄趋向老龄化,60岁以上占75.8%。属自我保健意识不够,农民患者较多。大都为突发性起病。偏瘫以基底节区梗死较常见。本组治愈率不高(占8.6%)。好转率较高(占61.9%),末愈率较低(占9.5%)。
脑卒中救治的成功取决于对卒中早期分类诊断是否正确,CT,MRI以及新的磁共振技术,如液体稀释、反向复原显像、弥散灌注及功能性共振显像和磁共振波谱术,使人们更准确了解脑缺血的部位、缺血程度及潜在的可逆性缺血区,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无上述影像学检查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在患者入院后,尽量收集有助于鉴别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的资料,采用评分的方法,评估病情和预后。国际上常用的有Allen,siriraj和Besson评分法。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的疾病,至今尚未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张治疗采用“个体化”原则,急性期要调整患者的血压,防止并发症、血栓进展及减少梗死范围,大面积梗死应减轻脑水肿,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就诊时间不同,可采用溶栓抗凝治疗,脑灌注恢复治疗,神经细胞保护治疗等。对于康复期的脑梗死患者,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防止脑中风再发。
参考文献
1,候熙德,主编. 神经病学.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14
(收稿日期:2000-04-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