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20689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12期
     作者:凌燕 孙凌云

    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免疫科210008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12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调节紊乱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迁 延,反复发作。传统治疗主要是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 a)等。随着免疫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SLE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许多学者致力 于寻找治疗SLE更好的方法。虽然许多方法仍然在临床试验或动物实验阶段,但仍然为S LE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SLE较新的治疗药物与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免疫调节剂

    1.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 CsA是一种真菌性环状多肽,对 T细胞有高度特异性,通过抑制多种淋巴因子来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CsA对SLE的 治疗,尤其是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至今仍无大规模、多中心的 双盲对照研究,都为开放性研究且例数不多。
, 百拇医药
    为了了解CsA用于Ⅳ型LN的长期治疗是否安全有效,Tam等[1]选了17例 经肾活检证实为WHO Ⅳ型LN患者进行研究。治疗1个月后,除了3例患者重新出现肾 病的症状以外,蛋白尿均有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整个研究阶段血肌酐浓度和肌 酐清除率并没有明显改变。经CsA治疗12个月后再次肾活检,发现病理学上有改善,1 7例患者都有WHO Ⅱ型的转化,并伴有活动指数的降低;血红蛋白<12g/dl的患 者经治疗后有明显升高;血浆C3和C4的水平无明显变化;明显减少了激素的用量。 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牙龈肿胀及轻微的多毛,但都不严重。由此看来CsA对WHO Ⅳ 型LN的长期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2.FK506(Tacrolimus) FK506与CsA相似,但作用比后者强, 已作为免疫抑制剂应用于器官移植中,对SLE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报道例数较少。

    Duddridge等[2]对3例用CsA和CTX控制不好的SLE病人用FK 506治疗,其中2例病人分别用FK506 0.06mg.kg-1.d- 16个月和0.18 mg.kg-1.d-1 9个月治疗后,以前持续存在的血管炎和其它提示 疾病活动的症状被控制得较好。第3例病人FK506剂量为0.17mg.kg-1.d-1,治疗2个月后血管炎未得到控制,且由于肾毒性而停药。
, 百拇医药
    3.霉酚酸酯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又称C ellcept),最早作为抗细菌和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近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 制剂,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MMF通过抑制鸟嘌呤合成来达 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与其它免疫抑制剂(CsA,Aza)相比,MMF的肝、肾 、 骨髓毒性均低,感染机会也少。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为自限性,停药后可恢复,并与 剂量有关。

    Nachman等[3]对用激素及CTX治疗6个月以上,效果不佳的5例狼疮性 肾炎患者,用MMF治疗后(剂量500~2000mg/d,观察时间2~12个月), 有4例肾功能、尿蛋白及血尿稳定或得到改善。

    胡伟新等[4]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复发的17例Ⅳ型LN患者,改用MM F联合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MMF剂量0.75~2.0g/d,治疗时间3~9(平均4. 35±1.5)个月。结果5例肾功能不全(3例需透析)者,3例血清肌酐恢复正常。1 4例患者尿蛋白减少半量以上,其中5例患者尿蛋白转阴,平均尿蛋白由3.59 ±1.3 9g/d降至1.12±0.97g/d。7例患者镜下血尿消失,血清自 身抗体产生明显 减少。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行重复肾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显著减轻,活动指数由6. 5±1.5降至1.2±0.7。免疫荧光检查发现MMF治疗后肾小球内血管细胞粘附分 子(VCAM)表达显著减少。说明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无效的重症、难治性Ⅳ型LN 有独特疗效。
, 百拇医药
    4.来氟米特(Leflunomide) 来氟米特是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 植的抗排斥反应,体内的活性成份能可逆地与二氢叶酸脱氢酶结合,抑制尿嘧啶苷的合成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国内已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SLE也在临床试验中。

    二、生物制剂

    主要是一些单克隆抗体和合成物,目前仍以实验和动物试验为主。文献报道的主要有ant i-CD40L抗体、anti-CD54抗体、anti-CD11a抗体。

    有学者希望通过阻止Th细胞上的CD40L分子和B细胞上的CD40分子的结合,来抑 制胸腺依赖性抗体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SLE的目的。Early等[5]用ant i-C D40L抗体对年龄在4~10个月的NZB×NZW狼疮鼠进行治疗,结果减少了抗D N A自身抗体的产生和肾脏疾病的发生,显著延长了存活期。病理检查没有发现肾脏有严重损 害,也没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治疗过的小鼠没有对anti-CD40L抗体产生抗原抗体 反应。
, 百拇医药
    Kootstra[6]联合anti-CD11a和anti-CD54抗体治疗 实验小鼠狼疮肾炎,发现治疗后的小鼠蛋白尿明显减少,生存率显著提高。

    三、性激素

    由于一些SLE病人中有高泌乳素血症,而且血浆泌乳素和SLE的活动相关,[7] 因此 溴隐停作为泌乳素拮抗剂可能对SLE有疗效。Alvarz等[8]采用随机、双 盲、安 慰剂对照实验来证实溴隐停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联合治疗SLE是否安全有效,实验中溴隐停 剂量2.5mg/d,随访时间平均12.5个月。结果:溴隐停治疗组血泌乳素比治疗前 有所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SLE疾病活动积分也有显著下降,证明溴隐停治疗是有效 的。

    由于SLE的发病和雌激素有关,有学者研究雌激素拮抗剂和雄激素对SLE的治疗,包括 雌激素拮抗剂Tamoxifen和弱作用雄激素脱氢表雄酮(DHEA),但目前都在试 验研究阶段。
, 百拇医药
    四、其它

    其它SLE的治疗还包括基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有报道让狼疮鼠口服一种带有能够 编码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减毒细菌后,狼疮鼠T细胞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得到恢复,而且 自身抗体的产生、肾小球肾炎都得到了抑制[9]。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治疗S LE的 较新方法,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疾病复发、移植后并发症等,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对此作 出评价。

    参考文献

    1.Tam LS,Li EK,Leung CB.Long-term tr eatm ent of lupus nephritis with cyclosporin A.QJM,1998,91:573-580.

    2.Duddridge M,Powell RJ.Treatment of sev ere and difficult cases of systemic lupu s erythematosus with tacrolimus:A repor t of three cases.Ann Rheum Dis,1997,56,69 0-692.
, 百拇医药
    3.Nachman PH,Dooley MA,Hogan SI.Mycophen olate mofeti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 yclophosphamide resistant of relapsing d iffuse proliferative lupus nephritis.J A m Soc Nephrol,1997,8:A448.

    4.胡伟新,刘志红,陈惠萍.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 杂志,1998,7:511-515.

    5.Early GS,Zhao W,Burns CM.Anti-CD40 lig and antibody treatment prevents the deve lopment of lupus-like nephritis in a sub set of New Zealand black New Zealand whi te mice.Response correlates with the abs ence of an anti-antibody response.J Immu nol,1996,157:3159-3164.
, http://www.100md.com
    6.Kootstra C,Van DM,Van JH.Effective tre atment of experimental lupus nephritis b y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anti-CD11a and anti-CD54 antibodies.Clin Exp Immuno l,1997,108:324-332.

    7.McMurray-RW.Prolactin and systemic lup us erythematosus.Ann-Med Interne Paris,1 996,147:253-258.

    8.Alvarez NJ,Cobarrubias CA,Escalante TF .Bromocriptine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 atosus: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Lupus,1998,7:414-419.

    9.Huggins ML,Huang FP,Xu D.Modulation of autoimmune disease in the MRL-1pr/1pr m ouse by IL-2 and TGF-betal gene therapy using attenuated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s gene carrier.Lupus,1999,8:29-3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