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雷亚锋 张丽娟
单位:解放军北戴河281医院 066100
关键词:
中草药001230
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研制的跌打膏进行了临床疗效[1]、透皮吸收[2]、 药效学[3~5]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考察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我们探讨了跌打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跌打膏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每克相当于生药1.0 g。
1.2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9~22 g。Wistar大鼠,体重150~200 g,上述动物雌雄兼 用。
, 百拇医药
1.3 仪器:753分光光度计,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生产。
2 方法和结果
2.1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6]:取大鼠50 只,分4 组,雌雄兼有。每鼠测 量左右后肢踝关节周长,左后足趾sc费氏完全佐剂0.1 mL,隔天测量大鼠左、右后 肢 踝关节周长。模型组不给任何药物,给药Ⅰ组外敷跌打膏2 g,给药Ⅱ组外敷跌打膏4 g,对 照组im地塞米松5 mg/kg,在实验期内每天给药1 次。第1,2,12,14天各时间点测量左 后肢踝关节周长,并观察右后肢、鼠耳红斑、尾部结节等出现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跌打膏对大鼠踝关节肿胀的影响(x±s) 组 别
踝关节周长(mm)
1 d
, 百拇医药
2 d
12 d
14 d
模型组
23.46±5.97
34.02±4.28
46.93±6.86
33.41±8.24
地塞米松
19.27±4.51
26.71±5.21
32.79±7.63
, 百拇医药
25.6 5±5.95
跌打膏
18.93±5.24*
24.38±4.31*
30.15±5.90*
26 .13±4.95*
18.57±4.34*
24.42±4.26*
29.2±4.91*
24 .97±5.11*
, 百拇医药
与模型组比较:*P<0.05
注射费氏完全佐剂后3 d内足肿胀明显,第10天后肿胀更加严重,同时发生迟发性超敏 反应,对侧后肢、前肢各关节周围及耳、尾等部位出现红肿、红斑、炎性结节等多发性关节 炎。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跌打膏有一定的 消肿治疗作用。
2.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6]:取雄性昆明种小鼠40 只,随机分成4 组,小鼠背部脱毛3 cm×3 cm。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给药组、地塞米松组给药剂 量、给药方法同2.1。每天给药1 次,连续5 d。各组于第6 天早晨由尾iv稀释的印度墨汁0 .1 mL/10 g(生理盐水稀释),注射后每隔5 min眶内采血各1 次(25 μL)加入盛有1 mg/m 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使成等容积,摇匀后测取吸光度(A)值,结果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 0.05),而地塞米松 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 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给药组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 能 无影响 ,而地塞米松组对该功能影响较为明显。
2.3 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3]:将小鼠30 只,随 表2 跌打膏对小鼠印度墨汁廓清功能的影响( x±s) 组 别
吸光度(A)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对照组
0.069 2±0.013 0
, http://www.100md.com
0.056 8±0.010 9
0.047 0±0.010 4
0.0 41 6±0.008 7
地塞米松
0.045 6±0.012 9*
0.037 4±0.013 0*
0.031 0±0.012 4*
0.027 4±0.012 9*
跌打膏
0.069 1±0.010 7
, http://www.100md.com
0.056 9±0.015 0
0.046 5±0.010 3
0.041 7±0.011 0
0.069 3±0.012 3
0.056 8±0.010 4
0.046 6±0.010 0
0.041 8±0.012 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机分为3 组。脊背部脱毛3 cm×3 cm,给药Ⅰ组外敷跌打膏2 g,给药Ⅱ组外敷跌打膏4 g,对照组于每 只脱毛部位滴涂5 0%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20 μL 进行攻击。24 h后,每鼠iv 1%伊文思蓝10 mL/kg。30 min后 处死小鼠,取下脊背部蓝染皮肤,给药组取相应部位皮肤,剪碎,置试管中,用1∶1丙酮生 理盐水混合液4 mL浸泡24 h后,离心取上清液,用753 分光光度计(λ=610 nm)测定吸光度( A),结果见表3。
, 百拇医药
表3 跌打膏对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x±s) 组 别
动物数(n)
A值
对照组
10
0.125±0.024
跌打膏
10
0.001±0.003*
10
0.001±0.002*
, 百拇医药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与给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跌打膏无迟发型皮肤过敏 反应。
2.4 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影响
2.4.1 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取小鼠30 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 组,实验前 准 备及给药方法同2.3,采用徐学瑛等[8]方法,用药第12 天测定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以吸光度A值表示),间接判断血清中抗体形成的数量,见表4。
表4 跌打膏对溶血素、血凝素的影响(x±s) 组 别
给药途径
溶血素
(A×100)
, http://www.100md.com
血凝素
对照组
60.58±11.02
3.03±0.27
跌打膏
外敷
59.93±9.87
3.02±0.31
外敷
61.02±9.95
2.97±0.35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给药组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无抑制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4.2 对血凝素的影响:实验前准备及用药方法同2.3,外敷用药12 d后,每只小鼠用1 0% 绵羊红细胞0.2 mL ip进行免疫,24 h后眼眶采血,分离血清,倍比稀释,以血球凝集“+ +”为观察终点,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凝素抗体的效价。结果见表4。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凝素无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跌打膏对血凝素无抑制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跌打膏对特异性抗体的生成无显著作用。
3 讨论
实验选择外界抗原刺激物,分别对免疫变态反应、迟发超敏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特异 性进行了探讨。本制剂含马钱子等药物具有一定的透皮吸收功能,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血清溶血素、血凝素抗体含量均无明显影响,其主要作用于细胞免疫,不影响体液免疫和非 特异性屏障机能。传统膏药制剂易引起过敏反应,我们将该制剂做为抗原进行了迟发型超敏 反应现象。该制剂选择性的抑制细胞免疫,降低广泛的免疫抑制出现的副作用,为此类药物 制剂发挥疗效、长期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 百拇医药
1,雷亚锋,张丽娟.中成药,1992,14(8):12
2,雷亚锋,张丽娟.中成药,1994,16(11):12
3,雷亚锋,李 英.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6):337
4,雷亚锋,陆 华.河北医学,1997,3(5):82
5,雷亚锋,罗朝莉,张若青.现代应用药学,1998,15(3):60
6,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3,695
7,夏梅俊.免疫学实验操作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25
8,徐学瑛,王 伟.药学学报,1975,14(2):443
(2000-04-18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解放军北戴河281医院 066100
关键词:
中草药001230
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研制的跌打膏进行了临床疗效[1]、透皮吸收[2]、 药效学[3~5]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考察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我们探讨了跌打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跌打膏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每克相当于生药1.0 g。
1.2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9~22 g。Wistar大鼠,体重150~200 g,上述动物雌雄兼 用。
, 百拇医药
1.3 仪器:753分光光度计,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生产。
2 方法和结果
2.1 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6]:取大鼠50 只,分4 组,雌雄兼有。每鼠测 量左右后肢踝关节周长,左后足趾sc费氏完全佐剂0.1 mL,隔天测量大鼠左、右后 肢 踝关节周长。模型组不给任何药物,给药Ⅰ组外敷跌打膏2 g,给药Ⅱ组外敷跌打膏4 g,对 照组im地塞米松5 mg/kg,在实验期内每天给药1 次。第1,2,12,14天各时间点测量左 后肢踝关节周长,并观察右后肢、鼠耳红斑、尾部结节等出现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跌打膏对大鼠踝关节肿胀的影响(x±s) 组 别
踝关节周长(mm)
1 d
, 百拇医药
2 d
12 d
14 d
模型组
23.46±5.97
34.02±4.28
46.93±6.86
33.41±8.24
地塞米松
19.27±4.51
26.71±5.21
32.79±7.63
, 百拇医药
25.6 5±5.95
跌打膏
18.93±5.24*
24.38±4.31*
30.15±5.90*
26 .13±4.95*
18.57±4.34*
24.42±4.26*
29.2±4.91*
24 .97±5.11*
, 百拇医药
与模型组比较:*P<0.05
注射费氏完全佐剂后3 d内足肿胀明显,第10天后肿胀更加严重,同时发生迟发性超敏 反应,对侧后肢、前肢各关节周围及耳、尾等部位出现红肿、红斑、炎性结节等多发性关节 炎。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跌打膏有一定的 消肿治疗作用。
2.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6]:取雄性昆明种小鼠40 只,随机分成4 组,小鼠背部脱毛3 cm×3 cm。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给药组、地塞米松组给药剂 量、给药方法同2.1。每天给药1 次,连续5 d。各组于第6 天早晨由尾iv稀释的印度墨汁0 .1 mL/10 g(生理盐水稀释),注射后每隔5 min眶内采血各1 次(25 μL)加入盛有1 mg/m 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使成等容积,摇匀后测取吸光度(A)值,结果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 0.05),而地塞米松 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 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给药组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 能 无影响 ,而地塞米松组对该功能影响较为明显。
2.3 对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3]:将小鼠30 只,随 表2 跌打膏对小鼠印度墨汁廓清功能的影响( x±s) 组 别
吸光度(A)
5 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对照组
0.069 2±0.013 0
, http://www.100md.com
0.056 8±0.010 9
0.047 0±0.010 4
0.0 41 6±0.008 7
地塞米松
0.045 6±0.012 9*
0.037 4±0.013 0*
0.031 0±0.012 4*
0.027 4±0.012 9*
跌打膏
0.069 1±0.010 7
, http://www.100md.com
0.056 9±0.015 0
0.046 5±0.010 3
0.041 7±0.011 0
0.069 3±0.012 3
0.056 8±0.010 4
0.046 6±0.010 0
0.041 8±0.012 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机分为3 组。脊背部脱毛3 cm×3 cm,给药Ⅰ组外敷跌打膏2 g,给药Ⅱ组外敷跌打膏4 g,对照组于每 只脱毛部位滴涂5 0%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20 μL 进行攻击。24 h后,每鼠iv 1%伊文思蓝10 mL/kg。30 min后 处死小鼠,取下脊背部蓝染皮肤,给药组取相应部位皮肤,剪碎,置试管中,用1∶1丙酮生 理盐水混合液4 mL浸泡24 h后,离心取上清液,用753 分光光度计(λ=610 nm)测定吸光度( A),结果见表3。
, 百拇医药
表3 跌打膏对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x±s) 组 别
动物数(n)
A值
对照组
10
0.125±0.024
跌打膏
10
0.001±0.003*
10
0.001±0.002*
, 百拇医药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与给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跌打膏无迟发型皮肤过敏 反应。
2.4 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影响
2.4.1 对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的影响:取小鼠30 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 组,实验前 准 备及给药方法同2.3,采用徐学瑛等[8]方法,用药第12 天测定血清溶血素的含量 (以吸光度A值表示),间接判断血清中抗体形成的数量,见表4。
表4 跌打膏对溶血素、血凝素的影响(x±s) 组 别
给药途径
溶血素
(A×100)
, http://www.100md.com
血凝素
对照组
60.58±11.02
3.03±0.27
跌打膏
外敷
59.93±9.87
3.02±0.31
外敷
61.02±9.95
2.97±0.35
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给药组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形成无抑制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4.2 对血凝素的影响:实验前准备及用药方法同2.3,外敷用药12 d后,每只小鼠用1 0% 绵羊红细胞0.2 mL ip进行免疫,24 h后眼眶采血,分离血清,倍比稀释,以血球凝集“+ +”为观察终点,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凝素抗体的效价。结果见表4。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凝素无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跌打膏对血凝素无抑制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表示跌打膏对特异性抗体的生成无显著作用。
3 讨论
实验选择外界抗原刺激物,分别对免疫变态反应、迟发超敏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特异 性进行了探讨。本制剂含马钱子等药物具有一定的透皮吸收功能,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 血清溶血素、血凝素抗体含量均无明显影响,其主要作用于细胞免疫,不影响体液免疫和非 特异性屏障机能。传统膏药制剂易引起过敏反应,我们将该制剂做为抗原进行了迟发型超敏 反应现象。该制剂选择性的抑制细胞免疫,降低广泛的免疫抑制出现的副作用,为此类药物 制剂发挥疗效、长期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 百拇医药
1,雷亚锋,张丽娟.中成药,1992,14(8):12
2,雷亚锋,张丽娟.中成药,1994,16(11):12
3,雷亚锋,李 英.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6):337
4,雷亚锋,陆 华.河北医学,1997,3(5):82
5,雷亚锋,罗朝莉,张若青.现代应用药学,1998,15(3):60
6,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3,695
7,夏梅俊.免疫学实验操作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25
8,徐学瑛,王 伟.药学学报,1975,14(2):443
(2000-04-18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