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0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0203213
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
http://www.100md.com 张占英;杨永生;宋爱芹
    参见附件(71kb)。

    张占英 杨永生 宋爱芹 苏州医学院!215007 苏州医学院!215007 山东济宁医学院

    【摘要】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方法:对176例不育患者和179例已生育有子女的健康人群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不育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每周性生活次数少、性生活满意程度低;68.2%的患者因不育而感到痛苦、有压力,18.2%的患者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病例组较对照组心身症状多、心理压力大。Eysenck个性问卷分析发现,不育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和喜好掩饰。不育患者所获总的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不够。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不育妇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有较多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精神病性;不育男性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有较多的躯体化症状和焦虑。结论:本课题研究将为不育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和社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不育症 心理社会因素 个性特征 社会支持

    【分类号】R395

    不育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两年以上而未能受孕或未有活产者。欧美等国家不育症患病率为15%-20%,我国约为10%左右[1,2]。对正常夫妇来说,不育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事件,它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探讨不育症的相关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
     张占英;杨永生;宋爱芹

    关键词:不育症;心理社会因素;个性特征;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方法:对176例不育患者和179例已生育有子女的健康人群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不育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每周性生活次数少、性生活满意程度低;68.2%的患者因不育而感到痛苦、有压力,18.2%的患者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症状自评量表结果表明,病例组较对照组心身症状多、心理压力大。Eysenck个性问卷分析发现,不育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和喜好掩饰。不育患者所获总的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不够。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不育妇女的主要“危险”。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CAJ附件(7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