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结直肠肛门外科》 > 2001年第3期
编号:10203412
结肠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回顾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1年第3期
     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312000 丁仕章

    关键词:肛肠病;结肠便秘;结肠部分切除;结甩次全切除;手术回顾

    摘要:

    报告3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报告3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其中结肠部分切除9例,次全切除19例。全结肠切除2例。术前均经传输试验、钡灌肠造影以及排粪造影证实结肠慢传输,并排附其它原因的便秘。结肠部分切除远期复发5例,复发率55%,次全结肠切除无复发。术后一年内腹痛,腹胀7例,长期大便不成形,日排便6次以上1例。远期疗效: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症状在第一次排便后消失,但部分病例在1~2年后大便次数减少而再复发,但间隔时间及痛苦均轻于术前。5例再手术。次全切除或全切除远期疗效可靠,因腹腔创伤面大,以及术后水分吸收功能降低,近期肠粘连等并发症及大便次数多将不可避免。次全切除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优于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回直吻合)。
, 百拇医药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病因尚不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少以及由便秘引起的一系列机体生理、心理功能紊乱,严重者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检查手段主要靠结肠传输试验。目前尚无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结肠切除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切除的范围与远期效果以及手术的创伤带来的并发症均有关性。笔者于1985年1999年10月共手术治疗3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45岁,平均14年。从事职业:水上运输及远洋作业4例,退伍军人2例,其他24例。排便间隔7~10d18例,11~15d10例,16d以上2例。伴精神、心理障碍4例。

    1.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主要为排便次数间隔时间长,3~5d不等,无便意感,无腹胀腹痛。随病程延迟,除排便次数愈少外,部分病例出现腹胀腹痛,头痛,食纳减少,全身不适,以及失眠,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就医,30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5年以上。
, 百拇医药
    1.3检查:30例均行结肠传输试验和钡灌肠;其中内窥镜检19例;排粪造影23例;结果:升结肠慢传输1例,横结肠3例,乙状结肠21例,全结肠缓慢5例。标记物全部排出时间7d以上18例,10d以上11例,30d以上1例。疑肿瘤2例。横结肠冗长7例,乙状结肠冗长9例,结肠冗长与标记物滞留部位无相关性。

    1.4手术方法:乙状结肠切除降直肠吻合8例,左半结肠切除横直肠吻合1例;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19例(未含再手术3例);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2例(系再手术)。

    2、结果

    2.1治疗效果:30例均获随访1~15年,次全或全切除治愈100%(26/26),日排便1~5次18便,6次以上1例,部分切除9例中治愈4例(5例复发再手术治愈)。

    2.2并发症:术后1年内腹痛、腹胀9例、疑粘连性肠梗阻2例,再手术粘连松解1例。长期腹泻,日10次以上,靠口服止泻药1例。
, http://www.100md.com
    2.3结肠便秘手术历史资料回顾:见表1。

    表1 结肠便秘手术历史资料回顾

    年份

    手术者

    例数

    方式

    效果及并发症

    1909年

    Willianm

    不详

    次全切除,回直肠吻合。

    效果不好
, http://www.100md.com
    1978年

    Kanm

    41

    盲直吻合或回直吻合

    排便改善;1/3人腹痛,腹泻;3例复发便秘;8便梗阻再手术。

    1988年

    Vasilevsky

    52

    46例回乙吻合;6例回直肠吻合。

    效果满意79%,死亡率及并发症高。

    1989年

, http://www.100md.com     Yoshioka

    40

    34例回直吻合,回乙吻合1例;5例盲直肠吻合。

    满意23例;6例无效;18例再手术。

    1993年

    喻德洪

    8

    次全切除

    肠梗阻2例

    1997年

    田波

    12
, 百拇医药
    次全切除升直肠吻合6例,全切回直吻合2例,左半切横直肠吻合4例

    腹泻1例,症状复发1例

    1998年

    张胜本

    14

    全切回直吻合12例乙状结肠切除2例

    肠梗阻再手术1例腹泻须服药7例

    1998年

    屠岳

    23

    全结肠切除回直吻合9例次全切除14例
, 百拇医药
    1例腹泻

    1999年

    黄显凯

    24

    次全切20例左半结肠切除4例

    痊愈100%

    1999年10月

    丁壮章

    30

    9例降直吻合,次全切除19例;全切除2例。

    再发手术5例,肠粘连2例,腹泻1例

    2001年1月
, http://www.100md.com
    王仔平

    16

    16例次全切除回乙状结肠吻合

    近期排便缓解

    3、讨论

    人群中顽固性便秘发病率及就诊率有增长趋势,因发病机理不明及临床检查缺乏器质性病变依据,故行传输试验及接受外科手术率甚低,一旦手术治疗,尤其次全结肠切除,治愈率达100%。术中可见到节段性结肠或全结肠明显扩张,或节段性处于持续痉挛状态,肠壁肥厚或菲薄,回盲部及升结肠游离度增大,与直肠上段吻合多无困难。术后病例切片平滑肌组织无异常,有些神经丛的结构有破坏,有的系原发,有的由长期服用泻药造成继发性损害。近代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实验证明肠神经系统(ENS)有其独特性,组织连接的复杂性和神经细胞的多样性。慢传输便秘的结肠壁内神经存在着病理改变,如肌间嗜银性神经元数目减少、残余细胞体积变小、皱缩、染色不均匀;轴突数目减少,神经节内胞核的变异增多。许多神经递质如NO、VIP、生长抑素、ATP、SP乙酰胆碱(Ack)、5-HT等的异常均可引起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 http://www.100md.com
    结肠传输试验是唯一的诊断依据,本组标记物排出时间,最短168h,最长200h以上,左半结肠滞留时间多在5d以上,均超过正常标准。传输试验可了解全结肠及结肠各段的排空情况,对术前决定切除范围具有指导价值。但传输试验与排便时间不完全呈正相关,7d以上不排便服泻剂者其差异很大。单据以标记物停滞时间长的部位、行节段肠切除,不一定获理想的远期疗效。

    疗效评价及并发症:部分切除后,1~3年近期疗效好,远期和发率高,再次传输试验近段标记物滞留时间延长,再次行次全切除仍能治愈。全切及次切远期疗效可靠,但近期有腹痛腹泻或粘连性肠梗阻阻可能。认为与手术创伤大及体质有关。次全切除保留了部分盲肠的水吸收功能和回盲瓣功能,一般排便次数及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经严格内科治疗无效,传输试验标记物排出在7d以上,本人强烈要求手术者,方可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利弊方面应综合考虑,确定切除范围,提高远期疗效和降低并发症仍是研究课题之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