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肺血管病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5392
心室晚电位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5日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朱 强 栾怡平*

    单位:海军杭州疗养院(310002)特检科

    关键词:

    心肺血管病杂志990127 心室晚电位(VLP)是由心肌病变部位除极延迟所致,因其为折返激动所引起,故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臧益民,心功能杂志1992;4(1):49.]。曾有认为VLP对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胡大一,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5):278.]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179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男性101例,女性78例,年龄51~78岁,平均63.3±8.1岁。2.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采用EPX-1200机,25-250Hz带滤波,噪音<0.4μV。VLP阳性标准:QRSr≥120ms,D40≥40ms,V40≤25μV,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即为阳性[张梅林等,心功能杂志,1991,3(3):150.]。检测后患者于3、6、9、12、24及36个月复查,对复查情况均作记录。3. 随访及其它检查:对所有患者VLP检测之后开始建档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内容包括VLP、普通心电图(观察有无出现VTs、VF)及生存情况。有冠心病病史且在24h内突然死亡者为心源性猝死[WHO TaskForce. Circulation 1979,58(4):607.]。4. 随访结果判断:我们以普通心电图为确诊标准,将VLP检测结果与之对照,观察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VTs或VF)[周士楷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79]
, http://www.100md.com
    结果 VLP检测结果与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关系,见表1,2。

    表1 VLP检测结果与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关系

    总数(例)

    非VTs/VF

    VTs/VF

    猝死

    VLP阳性

    28

    18

    6

    4

    VLP阴性
, http://www.100md.com
    151

    143

    6

    2

    注:X2=20.91 P<0.0001

    其预告价值为:敏感性55.7%;特异性88.8%;阳性正确率35.7%;阴性正确率94.7%。

    表2 心肌梗塞患者VLP在恢复期间的转归 时间(月)

    3

    6

    9

    12
, http://www.100md.com
    24

    36

    VLP阳转阴者(例)

    1

    4

    9

    16

    19

    23

    VLP阴转阳者(例)

    6

    3

    1

, http://www.100md.com     0

    1

    0

    24例VLP阳性者的治疗主要使用异搏定、奎尼丁等抗心律失常药,潘生丁、肌苷等扩张冠状动脉和心肌营养性药物。

    讨论 在本组资料中,随访期间VLP阳性的心梗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21.4%,猝死者为14.2%;而VLP阴性患者则分别为3.9%和1.3%。两者显著差异。可见VLP检测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鉴于VLP阴性预告正确率较高,达到94.7%,这与有关报道较一致[任国钧. 中国循环杂志1993,8(11):692],而VLP阳性预告正确率仅35.7%。因此,我们认为VLP可作为AMI进行有创性电生理检查的筛选手段。VLP阳性的心肌梗塞患者应予极大的重视,需作进一步有创性电生理检查,并同时接受预防性治疗、定期门诊随访等。

    由表2可见,心肌梗塞患者在恢复期间VLP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心肌的病理性发展与正确的临床治疗,是决定VLP转归的重要因素。

    *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0003)

    (1997-10-22收稿)

    (1998-10-19修回), 百拇医药(朱 强 栾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