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肺血管病杂志》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55415
心脏外科住院病人术前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5日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2期
     作者:王大勇 孙国成 蔡振杰

    单位: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710032)心外科

    关键词:

    心脏外科住院病人术前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本文报告唐都医院1985年1月至1997年6月心脏手术前住院死亡病人19例,以期从原因分析和经验教训中,提出防治对策。

    临床资料

    本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10个月~61岁,平均26.1岁。其中10个月~8岁8例,35~55岁7例。病种:先天性心脏病10例,其中法乐四联症(TOF)2例,Ⅱ型永存动脉干1例,右室双出口(DORV)+肺动脉狭窄(PS)1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房缺(ASD)+室缺(VSD)+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高压(PH)1例,VSD+右下肺包块1例,主动脉狭窄(AS)+扩张型心肌病1例,VSD+PDA 1例,瓦氏窦瘤破裂1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其中5例为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1例为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I)伴大量腹水;Ⅰ型夹层动脉瘤2例;鲁登巴赫氏综合症1例。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9例,Ⅳ级5例。
, http://www.100md.com
    结 果

    本组死亡19例,约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12%。死亡原因:1.室性心律失常10例,其中风心病6例,DORV+PS 1例,VSD+PDA 1例,AS+扩心病1例,瓦氏窦瘤破裂1例。本组术前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多与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瓦氏窦瘤破裂引起的返流严重、心肌灌注不良、大心脏及严重心肌病变有关。2. 缺氧发作4例,其中TOF 2例,Ⅱ型永存动脉干1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均发生在开展心血管造影术的早期。经总结经验,对施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的患儿,尤其是伴有右室流出道狭窄,容易缺氧发作的紫绀型先心病患儿,给予充分镇静,静滴吗啡及碳酸氢钠,注意操作轻柔并减少操作时间,持续吸氧并注意保暖,有效地降低了造影引起的缺氧发作。3. 大出血3例,其中夹层动脉瘤2例,VSD+右下肺包块1例。1例夹层动脉瘤患者于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天入院,疼痛向背部放散,入院后给予卧床、镇静、镇痛、降压、通便等治疗,血压控制在14.7~16/8~9.3kPa(110~120/60~70mmHg),心血管造影及心脏B超提示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患者于入院第14日清晨在床上自解小便时瘤体突然破裂,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夹层动脉瘤患者于胸背痛10日入院,入院后心脏B超、心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检查提示马凡综合症,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给予卧床、镇痛、降压等对症治疗。患者于入院第30日突然疼痛加剧,瘤体破裂而死亡。
, 百拇医药
    讨 论

    由于医疗和经济条件所限,有些心脏外科病人就诊晚病情重;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院收治危重病人的比例增加。本组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有如下特点:1.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2. 缺氧发作的发生率高;3. 大出血的发生率高。提示我们应警惕心脏外科住院病人发生术前死亡,对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矫治心功能不全、电解质平衡紊乱;紫绀型先心病人予以吸氧;有心脏大血管破裂危险者,积极作好术前和急诊手术准备。

    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时机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所患疾病的种类、病情、术前心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等,其中最重要的取决于病变的病理解剖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是进行性的,还是短期保守治疗能够改善。如果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病理生理改变,应果断采取外科相应急诊手术,如即将破裂的动脉瘤、瓦氏窦瘤破裂、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应在明确诊断,积极改善心功能的同时,尽早手术治疗,才能减少和预防术前等待手术时不必要的死亡。
, 百拇医药
    加强术前准备,改善心功能及提高全身营养状况,是预防术前死亡的重要问题。重症心脏瓣膜病人,有些需要采取综合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积极改善心功能,纠正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同时,对营养支持也应给予重视,少量输血,补充蛋白质。内科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为外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时机成熟,也可从内科直接进入手术室手术治疗。

    加强高危病人的监护。对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缺氧发作及大出血的住院病人,实施连续的监护,防止缺氧和随时注意血压变化,控制严重心律紊乱,纠正心衰。总之,对于危重病人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是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1998-09-29收稿)

    (1998-11-25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