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峡药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57506
脑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海峡药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陈国秀

    单位:南平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海峡药学990449 我科自1996年5月~1998年2月共收治36例咯血病人,均系经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镜检结核分枝杆菌(+)确诊。给予其它止血药物(抗纤溶芳酸、止血敏、Vit.C、三七片、脑垂体后叶素)疗效不佳者。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静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

    入院前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估计咯血200~300 ml以上,经用垂体后叶素治疗24 h无效,BP 13/9kPa。曾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肺心病、心衰的患者以及孕妇,和有剖腹产史者禁用脑垂体后叶素。选择浸润型肺结核3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癌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例,选择的这些病例者伴咯血。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最小年龄20岁,8例,最大年龄84岁,7例,以36~58岁为最多,21例。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建立二条静脉路,在常规抗结核应用的同时予10%葡萄糖溶液250 ml~500 ml加垂体后叶素10~20U,日2次静滴。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初开始治疗或咯血量多时可加快滴速至40~60滴/min。病情稳定后逐渐减至常速,患者出血停止后,减至半量维持1~3 d,无再出血则可停药。另一路以5%葡萄氯化钠500 ml加入普鲁卡因100~150 mg(必须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并做过敏试验),滴速以30~40滴/min为宜。

    3 观察要点

    3.1 观察止血效果

    密切观察咯血量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注意有无胸闷、气急、烦躁、神志紧张、无力、喉痒、咳嗽、口有腥味,如有这些常是咯血前的症状。

    3.2 若出现再咯血时应注意沉着镇静,给予精神安慰,予盐酸氯丙嗪12.5 mg~25 mg肌肉注射。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枕边置弯盘与纱布。鼓励指导病人咳出气管内的血,可轻拍背部或用吸引器吸出,必要时用气管镜在直视下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剧咳者酌情给镇咳药如咳必清,可待因等,并氧气吸入,禁用吗啡。
, 百拇医药
    4 结果

    经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显效(6~24 h咯血完全停止)14例,其中浸润型肺结核13例,支扩1例。有效(24~48 h咯血次数和咯血量减少)20例,其中浸润型肺结核19例,肺癌1例。无效(指咯血次数和咯血量与联合治疗前基本一样)2例,其中慢性纤维容洞型肺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1例。

    5 讨论

    在使用此药过程中,病人出现严重血压升高,面色潮红,女性病人出现腹痛、心悸,甚至心律不齐,此时可减慢滴速或暂停15~30 min症状多缓解。但有一部分病人,单用垂体后叶素仍不能止血,特别是中老年人,伴临界高血压者,不好单独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可联合普鲁卡因使用,往往收到明显的止血作用。因为普鲁卡因注射吸收后,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1]。起到镇静、镇痛、解痉、降低心肌兴奋性,缓解血管痉挛、降压、利尿、平喘,减少分泌物的产生,防止剧烈咳嗽,利于脑垂体后叶素发挥更有效的止血作用,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但普鲁卡因用量过大或用浓溶液快速注入血管可引起恶心、出汗、脉速、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谵妄、兴奋、惊厥,最后转入昏迷[2],应用时应严密观察。

    参考文献

    1 胡文铎等主编:国家基本药物新特药临床指南,第1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6;466

    2 谢惠民主编:合理用药,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46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