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峡药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7594
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13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海峡药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陈玫芬 郑璇 陈敦诚

    单位:陈玫芬(福建省立医院 350001);郑璇(福建省立医院 350001);陈敦诚(福建省立医院 350001)

    关键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荧光偏振免疫法

    摘要 本文对1997年4月至1999年10月间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苯妥英钠

    摘要 本文对1997年4月至1999年10月间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癫痫患者(尤其服用苯妥英钠者)服药后其血药浓度均不在有效治疗范围内。监测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具有临床意义。

    抗癫痫药需长期规范服药,且药物的疗效与血药浓度有关。其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且有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具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另外,当药物联合用药时存在明显相互作用。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指导临床用药。我科自1997年4月起对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4种抗癫痫类药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共138例,现分析如下。
, 百拇医药
    1 方法

    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仪器为美国雅培公司(Abbott USA)的TDx分析仪。血样为患者服药2~4周达稳态后,清晨未服药前静脉抽血离心所得的血清。质控,标准均采用TDx分析仪专用药盒。

    2 结果

    2.1 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的有效治疗范围[2](见表1)。

    表1 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的有效治疗范围

    药物

    低于治疗范围

    μg.ml-1

    有效治疗范围
, 百拇医药
    μg.ml-1

    高于治疗范围(中毒)

    μg.ml-1

    苯妥英钠

    <10

    10~20

    >20

    苯巴比妥

    <15

    15~40

    >40

    卡巴西平
, http://www.100md.com
    <4

    4~12

    >12

    丙戊酸钠

    <50

    50~100

    >100

    2.2 4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见表2)。表2 4种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监测

    低于治疗范围

    治疗范围

    中毒范围
, http://www.100md.com
    显著性检验

    用药情况

    例数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t检验

    苯妥英钠

    单独用药

    14
, http://www.100md.com
    11

    78.57

    2

    14.29

    1

    7.141

    联合用药

    25

    16

    64.00

    7

    28.00

    2
, 百拇医药
    8.00

    P=0.8236

    苯巴比妥

    单独用药

    12

    7

    58.33

    5

    41.67

    /

    /

    联合用药

    21
, 百拇医药
    10

    47.62

    9

    42.86

    2

    9.52

    P=0.5144

    卡马西平

    单独用药

    33

    4

    12.12

    29
, http://www.100md.com
    87.88

    /

    /

    联合用药

    8

    3

    37.50

    5

    62.5

    /

    /

    P=0.1156

    丙戊酸钠
, http://www.100md.com
    单独用药

    18

    10

    55.56

    8

    44.44

    /

    /

    联合用药

    7

    6

    85.71

    1

, 百拇医药     14.29

    /

    /

    P=0.0488

    总 计

    138

    67

    48.55

    66

    47.83

    5

    3.62

    *用药情况:“单独用药”指患者单用上述其中1种抗癫痫药;“联合用药”指患者同时服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癫痫药
, http://www.100md.com
    3 分析与讨论

    3.1 TDx分析仪是根据FPIA技术,应用荧光偏振方法及抗原抗体之间竞争结合的免疫反应,从而测定病人体内的药物浓度。它具有检测全自动化,速度快(大部分项目可在5 min内得出结果),灵敏度高,结果精确、稳定等特点,适合医院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

    3.2 在监测的138例患者中,血药浓度未达到有效治疗范围的67例,占监测总人数的48.55%;血药浓度高于治疗范围的5例,占监测总人数的3.62%;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内的66例,占监测总人数的47.83%。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癫痫患者服药后其血药浓度均不在有效治疗范围内,因此,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3.3 在监测的4种抗癫痫药中:苯妥英钠(39例)、苯巴比妥(33例)、卡马西平(41例)、丙戊酸钠(25例)中的有效治疗范围内的例数分别为9、14、34、9,占率分别为23.08%、42.42%、82.93%和36.00%。卡马西平的有效血浓百分率最高,苯巴比妥及丙戊酸钠次之,苯妥英钠最低。有近80%的患者服用苯妥英钠后血药浓度不在有效治疗范围内,其原因可能与苯妥英钠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性有关。
, 百拇医药
    3.4 在监测的4种抗癫痫药中,只有丙戊酸钠单位用药与联合用药的监测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3种单独用药与合并用的监测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提高疗效,但在联合用药情况下,患者的血药浓度会发生变化,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及时调整剂量。例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均属酶诱导性抗癫痫药[3],若丙戊酸钠与它们联用,它们会加速丙戊酸钠的肝脏代谢,从而降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同时丙戊酸钠会抑制卡马西平等的肝脏代谢,从而使它们的血药浓度增高,出现过量征兆;若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卡巴西平相互间联合用药,则一般情况下血药浓度交替下降或出现不可预料的变化。

    3.5 影响抗癫痫类药的因素很多,如与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凝剂、抗精神失常药物合用均可影响其血药浓度;肾脏疾患、肝脏疾患、妊娠等均可引起其血药浓度的改变。因此,癫痫患者应随时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量,实现给药个体化,以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解学孔主编:癫痫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3

    [2]M.K.Gaedeke:Laboratory and Dagnostic Test Handbook,Addison-Wesley Longman,1995;754~766

    [3]维德临床用药年鉴:中信出版社&维德出版社,1998;713~7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