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面向”提高人才素质
作者:崔文志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人才素质;个性发展;人文;创新
中医教育000103
Key words: personnel qualit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humanities, blaze new trails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的集中体现。中医药高等教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是我们中医药院校的神圣职责。
中医药人才培养,一定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使中医药人才素质真正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真正使中医药人才既适应“三个面向”的需求,又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需要;既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又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http://www.100md.com
下面就中医药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个性发展、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谈些看法。
1 关于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问题
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明确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它应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等内容。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培养同样要走全面发展的道路,要把中医药人才素质培养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 百拇医药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怎样因材施教,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个性,促进个性发展。
从对教育模式的简单分析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meth—ods)的个性教育方式[1]。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目前正在同步实施的中医药正规化高等教育模式与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个性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就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简单分析中医药人才的一般成长规律,可以确定,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是成才的基础,个性发展、突出个性优势是成才的重点。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因此,学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个性。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特色。
, http://www.100md.com
2 关于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
中国医药学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融入了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社(政治、经济和社会学)以及宗教、民族、美学和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医药学。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和中国文化,同样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和特点之一。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2]。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即能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控自身情感、理智、意志和信念等。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感情,是理性情感。比如,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等。做人一定要有理性情感,能明辨是非、对错,分清美丑、善恶,真理与谬误。如果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善恶不辨,又怎能说得上真正的友情、亲情、爱情,又怎能说得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事业的真情呢!
, 百拇医药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理性情感,而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责任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人民和事业充满真挚的感情,是以对国家、人民和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依托的。而有无这种责任感,又是由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决定的。中医药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既要重视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也要善于开展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教育;既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又要重视心理、行为科学教育;既要重视人文知识传授,又要重视人文环境的熏陶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里的忧和乐都是一种情感,而情感后面表现出的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
, http://www.100md.com
21世纪的中医药人才应该有优良的人文素质,要成为邓小平同志提倡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事业具有深厚感情、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成为具有优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人。
3 关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他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当前中医药学正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医药传统优势和国际领先地位,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占优势的压力和挑战;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及医学模式变化的压力和挑战;中医药学本身也面临着自身理论体系重构和中医方法论需要重大突破的压力和挑战。在以上面临的挑战中,实质问题还是如何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 http://www.100md.com
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由于人类已经进入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象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中医药人才,他们面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是满意的,但又是不满足的,即不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变成束缚自己向未知领域挺进的障碍;他们面对已有的中医药理论是谦虚的,但又是负责的,即不只满足于在已有知识海洋中畅游,而是敢于大胆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他们面对未知的知识领域是主动的,但不是盲目的,是自信的,但不是狂妄的,对未知的东西敢于想象;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逻辑思维,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可以辩证的肯定,又可以辩证的否定。敏感性、批判性与丰富的想象力,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培养大量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中医药人才,是关系到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
, 百拇医药
以下4位名人从不同角度对人才素质的论述,对我们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无益处。
①美国的罗特教授提倡作“三D人”:即OnsideDimension具有外在良好形象和风范;InsiideDimension具有内在良好素质能力;FutureDimension具有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素质和能力。
②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③毛泽东同志号召人们做“五种人”: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倡博学,并希望从6个方面努力:即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崔文志,男,50岁,党委书记,研究员
参考文献
1,4,北京晚报,1999—10—31(20).
2,王绵之.跨越世纪走向未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6.
(收稿日期:1999-12-01), 百拇医药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关键词:人才素质;个性发展;人文;创新
中医教育000103
Key words: personnel qualit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humanities, blaze new trails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的集中体现。中医药高等教育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中医药人才,是我们中医药院校的神圣职责。
中医药人才培养,一定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定要使中医药人才素质真正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社会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真正使中医药人才既适应“三个面向”的需求,又符合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需要;既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又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http://www.100md.com
下面就中医药人才素质培养中的个性发展、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谈些看法。
1 关于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突出个性发展问题
坚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明确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它应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教育等内容。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培养同样要走全面发展的道路,要把中医药人才素质培养做为一项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 百拇医药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怎样因材施教,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个性,促进个性发展。
从对教育模式的简单分析来看,在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的是同质教育,强调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化、标准化,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由工业经济时代的同质教育模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和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模式。21世纪的教育模式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meth—ods)的个性教育方式[1]。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目前正在同步实施的中医药正规化高等教育模式与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个性化教育模式的结合,就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特点之一。
简单分析中医药人才的一般成长规律,可以确定,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是成才的基础,个性发展、突出个性优势是成才的重点。大凡在中医药发展史上留名青史的中医药名家,无不文化底蕴深厚、知识渊博;无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同时学术特色突出,专业技术独特,幼从师训严格。因此,学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要鼓励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素质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自己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个性。因为没有个性,就没有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特色。
, http://www.100md.com
2 关于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
中国医药学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融入了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社(政治、经济和社会学)以及宗教、民族、美学和艺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医药学。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和中国文化,同样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蕴藏着巨大的人文精神财富。人文精神及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和特点之一。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又称“文化素质”,是人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品格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包括人们的思想、道德、品格、心理、性格、情趣、行为等基本素质的总称[2]。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即能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调控自身情感、理智、意志和信念等。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感情,是理性情感。比如,友情、亲情、爱情、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等。做人一定要有理性情感,能明辨是非、对错,分清美丑、善恶,真理与谬误。如果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善恶不辨,又怎能说得上真正的友情、亲情、爱情,又怎能说得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事业的真情呢!
, 百拇医药
人文素质的关键是理性情感,而人文素质的核心是责任感、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人民和事业充满真挚的感情,是以对国家、人民和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依托的。而有无这种责任感,又是由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所决定的。中医药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既要重视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也要善于开展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的教育;既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又要重视心理、行为科学教育;既要重视人文知识传授,又要重视人文环境的熏陶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这里的忧和乐都是一种情感,而情感后面表现出的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
, http://www.100md.com
21世纪的中医药人才应该有优良的人文素质,要成为邓小平同志提倡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事业具有深厚感情、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成为具有优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的人。
3 关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他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指出:“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当前中医药学正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医药传统优势和国际领先地位,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占优势的压力和挑战;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及医学模式变化的压力和挑战;中医药学本身也面临着自身理论体系重构和中医方法论需要重大突破的压力和挑战。在以上面临的挑战中,实质问题还是如何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 http://www.100md.com
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的核心和关键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由于人类已经进入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信息的低成本复制的新阶段,所以纯记忆型的智力必然会普遍贬值,而想象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
我们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中医药人才,他们面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是满意的,但又是不满足的,即不把已有的知识储备变成束缚自己向未知领域挺进的障碍;他们面对已有的中医药理论是谦虚的,但又是负责的,即不只满足于在已有知识海洋中畅游,而是敢于大胆创新,开辟新的领域;他们面对未知的知识领域是主动的,但不是盲目的,是自信的,但不是狂妄的,对未知的东西敢于想象;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逻辑思维,但又有非逻辑思维的能力,可以辩证的肯定,又可以辩证的否定。敏感性、批判性与丰富的想象力,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培养大量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中医药人才,是关系到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任务。
, 百拇医药
以下4位名人从不同角度对人才素质的论述,对我们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无益处。
①美国的罗特教授提倡作“三D人”:即OnsideDimension具有外在良好形象和风范;InsiideDimension具有内在良好素质能力;FutureDimension具有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素质和能力。
②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③毛泽东同志号召人们做“五种人”: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④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倡博学,并希望从6个方面努力:即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崔文志,男,50岁,党委书记,研究员
参考文献
1,4,北京晚报,1999—10—31(20).
2,王绵之.跨越世纪走向未来.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6.
(收稿日期:1999-12-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