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教育》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8975
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推进素质教育
http://www.100md.com 《中医教育》 2000年第1期
     作者:佟子林 杨天仁 石杜鹃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培养;邓小平理论概论

    中医教育000113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和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这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要求,我校于1998年秋季开始在中医96、骨伤97两个年级中,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我们精心策划,充分准备,恪守目标,执着努力,使这门课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推进了中医药人才的素质教育。总结这段开课的经验,我们有以下主要体会:

    1 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对于培养合格人才的重大意义
, 百拇医药
    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能否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李岚清同志在高校邓小平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只有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上来,才能把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刻领会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处于世纪之交的教育工作者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头脑是一项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搞好“两课”改革的重要原则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在党中央制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之际,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战略头脑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具有更为突出的战略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党委和各级有关领导自觉地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作为“全校第一大课”来抓,加强领导,落实到位。在1998年上半年就积极做好筹备工作。派干部专程去北京大学等高校学习开课的经验;筹备购置了多种有关的教学资料;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培训;制定了开课的具体方案;加强了对开课所需经费等物质条件的投入。同时为加强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保证课程质量,学校党委还下发了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方案的文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两课”改革领导小组,确保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开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 百拇医药
    2 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提高学生认识的科学水平

    和能力出发,做到理论的阐述、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分析有机结合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发展性。上好这门课关键是把理论、历史和现实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在新形势下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反映出这些新变化、新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以健康思维对现实问题进行的认真分析,不只是单纯的理论,所以只有使教学内容富有说服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真谛。学生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积攒了许多难解的问题,若避开这些问题去空谈理论,就失去了这门课的意义。鉴于以上认识,我们一开始制定方案就确定了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认识的科学水平和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开课前大会动员中就强调了两条学习方法,一是要求学生提问题;二是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在主人翁位置上,自己执政时怎样解决中国的发展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同时要求并鼓励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正视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理论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增强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我们首先在学生中搞了思想调查,收集整理大学生热点和难点问题60题,印发给各有关部门和任课老师,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在校报开辟专栏,解答大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 百拇医药
    3 从提高教学效果出发,遵循认识规律,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为使《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生动形象,受学生的欢迎,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改变了课堂教学呆板乏味的局面。

    3.1基本理论讲授同专题讲座相结合

    在学时安排上基本理论占2/3学时,专题讲座占1/3学时,使学生掌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既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重大问题,又回答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在专题讲座上,我们结合各章内容,收集学生中的热点和难点,在深入研讨把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11个专题,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任课专家以其深厚的专项研究功底进行理论深化,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邓小平理论,讲出了特色,挖掘出了理论的深度,增强了邓小平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3.2语言教学同电化教学及实地考察参观相结合
, 百拇医药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作用,我们为学生播放了《邓小平在广州》和《历史的脚印》两部教学片,使学生聆听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时代之音,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心和史命感。学生们目睹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坚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决心和信心。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哈慈集团等优秀企业单位参观。教学和现代化声像教学相结合,充分开拓了新的实践天地,使大量生动鲜活的改革实践呈现在学生面前,它不受时空限制,扩大和加强了教学内容,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之传统教学方式。目前我们正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保证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需要。

    3.3主题讨论与写论文相结合

    结合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难点,围绕社会实践面临的重大课题及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精心设计主题讨论,让学生撰写发言提纲,老师正确引导,并做好总结。我们组织了“怎样看待腐败问题”、“国企改造问题”、“科教兴国问题”和“分配方式问题”4个主题讨论会。学生们广开思路,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对现实问题极大的关切度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说明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专题讲座和观看录像片等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并撰写成论文,共收到学生论文637篇,涉及50多个问题。这些论文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记录下了学生对祖国前途的关切,更加明确了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学生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锻炼了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 http://www.100md.com
    3.4打破学科体系和教研室界限,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德育理论体系在社会实践和认识中的整体性

    邓小平理论是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外交、民主法制、哲学认识论等众多学科原理的综合运用。邓小平理论进课堂打破了学科体系和教研室界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联合交叉与渗透,使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思想品德修养、自然辩证法、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学科的教师同登一个讲台,一改过去自成体系的局面,把马克思主义本来是有机组成相互关联的各项理论,真正在课堂上,在对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打破了教研室之间的界限,大大促进了学科之间互相学习的风气。另外,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还充分发挥了专家、教授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的授课往往是一位主讲教师从开头讲到结尾,形式乏味。配合邓小平理论教学的专题讲座,我们采取了主讲教师同专家、教授同台讲授的教学方法,把本学科和邻近学科的专家、教授推到了教学第一线,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由于这些教授在本学科领域有比较深厚的理论研究,使得他们的讲座生动、活泼,从不同角度解决了学生思想中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半年来,通过全面、系统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尤其是由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课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佟子林,男,49岁,副教授

    杨天仁,男,45岁,研究员

    (收稿日期:1999—12—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