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疗保健器具》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9062
文摘之页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医疗保健器具9901-0217老年冬季“低温症”

    寒冷的冬天,对老年人是一个威胁。有些老年常因冬季“低温症”而死亡(易被误认为是由心肺疾病引起)。调查表明,60岁以上的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其死亡率增加60%。

    医学上将老年人体温持续在35℃以下称为“低温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的原因是其机体老化,体内产热减少,对温度降低不敏感,对寒冷刺激反应迟钝,皮肤血管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老人冬季低温症的形成一般需要一段时间。老年人当体温降到35~36℃时,一般还能自述寒冷,但有嗜睡、无精打采的表现;若体温低于35℃时,表现有皮肤苍白,摸上去有冰凉的感觉,有时还可能发生紫癜或水疱,面部肿胀,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战反应,甚至可出现意识障碍,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减慢等,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生命危险。

    预防老人冬季低温症,首先要注意保暖,除了御寒衣被要充足外,居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晚上也应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其次,要鼓励老年人冬季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此外,老年人冬季在饮食方面应多进食些高热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饮酒。有些人认为饮酒可以御寒,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酒精会加快身体的散热,使得酒后更觉寒冷。

    对于已患有低温症的老人,如果体温不能回升,则要尽快送医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对于患有低温症的老人,有些药物是禁忌使用的。如冬眠灵、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因为这些药物可抑制下丘脑后部的体温调节中枢,促进周围血管扩张,抑制血管收缩,干扰碳水化合物的正常代谢等,加重病情。

    吃蔬菜也可补钙

    近年来,一些奶粉商在广告上讲乳制品可以补充钙质,使许多人以为这是人体内钙的最好来源。诚然,乳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是婴儿的主要食物和钙的基本来源,但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乳制品中的钙已不能满足营养的需求。其实,蔬菜中的钙也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和利用。所以,对于一些不习惯喝牛奶的孩子,他们所需的钙就可以由蔬菜和豆制品补充。

    蔬菜和豆制品的含钙量虽然不如牛奶的含钙量高,并且会受到植酸或草酸的影响而减少人体对钙的吸收,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对有些蔬菜如芥菜、黄芽菜中钙的吸收就高于牛奶。这是因为牛奶中的磷含量相当高,钙磷化例不适当,影响了人体对钙的吸收。

    然而,许多孩子不爱吃蔬菜,因为蔬菜中的粗纤维较多,孩子不愿咀嚼。家长可以选择那些根茎细嫩的蔬菜,在烹调加工时可将蔬菜切得细一些,炒得烂一些,使孩子容易咀嚼。另外,在蔬菜的颜色搭配上,要适合孩子的特点,如在芹菜炒肉丝中加些胡萝卜丝,用几种豆制品合起来炒个素什锦,做到色、香、味俱全,提高孩子对蔬菜的食欲。同时,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不挑食、不偏食、爱吃蔬菜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使孩子补充到更多的钙,又能锻炼他们的咀嚼功能,促进牙齿发育,还有防止便秘的作用。

    (摘自《大众医学》洪昭毅/文)

    性爱——维系中年人家庭的纽带之一

    谁都不会忘记洞房花烛夜欢悦的情景,然而多年的婚姻生活究竟如何呢?两人长久相爱是否还有兴奋之感?夜夜同床共枕是否还有浪漫情趣?认识就可能不尽相同了。

    一位结婚16年的女士这样回答:“浪漫情趣要看指的是什么?要是指两情绵绵、难舍难分,那就不会有了。但实际情形比两情绵绵更好。虽然鱼水之欢已不再是非做不可的事,但我知道真正了解我的人深爱着我,由此感到的浪漫情趣,是没有什么能胜过的。”

    夫妻间相亲相爱,最愉快的莫过于安全感。她(他)可以完全相信亲密地支配自己肉体和感情的人,会放弃所有的防范,坦然接受之……

    现在有关性的知识多如牛毛,对两性关系“力求正确”的要求也很强烈。但一般夫妻均认为,虽然性生活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然而他们的关系并不因此有重大的变化。因为还有其他的事要顾及(如家务、教育子女等),如果性方面不太成功,其他事仍可以把夫妻连结在一起。

    中年夫妇彼此都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这种了解是在长时间接触中获得的。努力保持接触的夫妻(能认真倾听对方的话,不论有趣或无趣的事都能共同分享),亲密关系能随着岁月不断增强。在婚姻中,性是两个人结合为一体的具体表现。

    要使婚姻美满,夫妻必须在熟悉的领域中找乐趣,找新奇,并努力从对方那里得到性爱的温暖。

    脸上皱纹增多、肌肉松弛,精力日见衰退,而且大多数人难免小病小痛,这都是必然之事,但恩爱夫妻会容纳诸如此类让人不太愉快的人生现实。使中年夫妻结合在一起的,不是他们的外貌,而是他们的内心。

    年月既增,夫妻间肉体方面的需要并不像以前那样强烈,但仍能令双方十分满足,因为性爱和其他技艺一样,熟能生巧。

    中年夫妇生活在人生最紧张的阶段。在这阶段中,职业和家务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机器”,必须全面不停地开动。每天的生活忙忙碌碌,只有性爱可以使夫妻离开繁忙杂乱,回到两人独处的小天地,完全沉浸在爱的氛围中。

    长久的婚姻生活并非没有性关系方面的问题。性关系如果美好和谐,可使双方得到满足;如果不协调,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足够的温暖与补充。

    (摘自《中老年保健》超文/文)

    鲨鱼软骨能成为抗癌药吗

    长久以来,自然医学的倡导者一直坚信,鲨鱼软骨在抗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鲨鱼不会得癌症,但这一观点一直不为现代医学界所接受。12月上旬,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宣布,要对一种来自鲨鱼软骨的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以看看它是否具有神奇的抗癌作用。

    研究人员称,事实上鲨鱼也会得癌症,只不过比较少而已。新的药物来自于鲨鱼软骨的提取物,是一种液体,名称叫做Neovastat,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近年是大热门,由于它是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来杀死肿瘤的,因此被认为是新一类的抗癌药,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这类药物有11种之多,其中包括因会引起胎儿畸形而被停止使用的反应停,目前反应停已被批准可用于治疗麻风病。鲨鱼的骨架全是由软骨所构成,软骨本身没有血管,因此被认为存在着抗血管生成的物质。在另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牛的软骨能影响肿瘤供应自身的新血管的形成。如果鲨鱼软骨同样有此功能,那制药原料的来源便广得多了。

    国立癌症研究所的临床试验研究为Ⅲ期临床,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批准该药是否能上市前的最后一道临床研究。试验对象包括来自于美国和加拿大多家医院的550名晚期小细胞肺癌病人,他们在接受标准的化疗或放疗的同时,有一半病人加用鲨鱼软骨提取物,另一半病人服用外观一模一样的安慰剂,最后看看这两组病人的生存是否不同。预期初步的结果至少也需在一年以后才能知道。

    由此看来,鲨鱼软骨是否真的具有抗癌作用,谜底一时还不能揭开。

    (摘自《家庭医生》吴一龙/文)

    人畜同患一类癌原是环境在作怪

    癌症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植物、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人类等,几乎所有的多细胞高等生物都可能罹患。

    但是,冷血动物的癌症发病率要比温血动物低得多,体温越高的动物癌症发病率越高。例如,乌龟、甲鱼、贝类等均属冷血动物,它们的癌症发病率就很低,甚至不患癌(如鲨鱼)。目前,社会上风靡的鲨鱼软骨粉、龟鳖丸等,一直被人当作抗癌药使用,恐怕与此不无关系。相反,鸡的体温高达39℃,其癌症发病率是禽类中较高的。在人体内也有类似现象,深层脏器温度比体表温度高,所以内脏癌症发病率比体表癌高得多。例如,儿童时期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长期处在腹腔高温条件下,数年后睾丸细胞就可能会癌变,发生睾丸癌。

    近30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发现,有些地区有人畜同患一类癌的现象。例如,河南省林县是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地区,每10万人每年因食管癌死亡人数在150人左右,同时发现该地区的鸡也有很高的食管癌死亡率(175/10万);范县则是食管癌的低发区(20/10万),鸡的食管癌发病率也低(17/10万)。江苏省启东县肝癌发病率高,当地鸭子的肝癌发病率也高。

    有一则新闻报道说,某国一海域先后发现20多条鲸鱼死亡,解剖后发现80%是由于患癌症致死。分析家认为这是由于内陆河流向该海域排泄大量工农业为水,污染了大海,使很多鱼类中毒或患癌症死亡。

    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80%的癌症是由环境污染引起。所以,当一个地方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破坏时,势必会诱发、引起人畜同患一类癌,这已被世界各地大量的事实所证灾。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时,第一代人所患癌的类型(如肝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等)与他的故乡人相一致,第二代所患癌谱则介于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第三代就完全雷同于当地美国人了(乳腺癌、前列腺癌)。这说明环境和风俗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杜绝环境污染,不要吸烟,少饮酒,防止食品霉变,防止水土污染。这样就有可能使人类癌症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线以下,但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摘自《大众医学》秦德兴/文)

    妊娠早期要不要妇科检查

    26岁的秋红一年前结了婚,她虽早就期望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如愿。上周起,秋红有了“异常反应”,加之月事未至,自然满心欢喜,她今天来妇产医院的目的就是向医生讨个准确的说法。

    诊室内,张医生用“孕检试纸”为她做了尿妊娠试验,结果为“阳性”。秋红喜上眉梢,道谢之后,准备告辞。

    “别急,还应该做一下妇科检查。”张医生叫住了她。她说:“医生,已经确定怀孕了,还做妇科检查做啥?”未等张医生回答,忍不住又问:“刚刚怀孕就做妇科检查会不会引起流产?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怀上的呢?”

    看到秋红如此顾虑,张医生不得不耐心解释:以往的确有人认为妊娠早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可能引起流产,所以主张妊娠3~4个月内不必做妇科检查。其实,这种看法不仅不够科学,且与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不相符。

    张医生强调指出,对已确定怀孕的妇女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不是可早可晚,可有可无的事。因为只有通过检查才能了解孕妇阴道、宫颈、子宫及盆腔有无异常,以便对有关病症作必要的处理和对分娩进行某些预测,避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张医生说,众多的临床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妇女怀孕后,其胚胎发育均正常,一般妇科检查是不会引起流产的。有极少数妇女由于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即使不做任何检查,也会流产。因此,专家们认为,只有下列情况的孕妇,才考虑暂时避免或推迟到4个月以后进行妇科检查:一是以往有过流产,特别是习惯性流产史的早孕妇女;二是有先兆流产迹象,但反复阴道流血,未能排除子宫颈息肉及炎症等疾病者例外;三是高龄,盼子心切或多年不孕,且精神紧张,惧怕检查,生殖道不易放松者。但这类例外者在必要时应进行B超检查。

    听张医生这么说,秋红明白了道理,爽快地接受了妇科检查。

    (摘自《家庭医生》李学义/文)

    喷泉,身边的空气阴离子“发生器”

    空气是由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各种宇宙射线以及水、土壤中微量放射性物质的辐射下,空气分子发生电离,形成带电荷的阴离子(或负离子)。当雷电交加时,由于强大的电离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空气阴离子。空气阴离子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发挥作用,能提高人体健康,防治多种疾病。

    空气阴离子对人体健康的良好作用表现在:调节中枢神经的活动,改善情绪、睡眠、食欲等,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增强工作耐力;使气管、支气管粘膜表面变得湿润,加快痰的排出;还可减少哮喘病人的发病次数,减轻症状,并对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有良好作用;降低血压,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血液的输送氧气的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在空气阴离子的作用下,5小时后全部死亡,因此可用于控制外科手术病人或烧伤病人伤口的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空气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多好处,到哪里才觅得到呢?除了在海滨、树林或瀑布附近,或一些风景旅游区,空气中阴离子的含量较高之外,城市的喷泉是大型空气阴离子“发生器”。以上海市区人民广场喷泉为例,该喷泉共有202根喷水管,喷泉开放时水柱可高达10米以上,水雾四散。喷泉开放45分钟后测定,空气阴离子浓度可达4.16万个/立方厘米,下风向瞬间的最高值超过7万个/立方厘米,距喷泉15米处的空气阴离子浓度仍可达2.25万个/立方厘米。我们又选择了规模较小的喷泉进行测定,最外围喷水管距离为11米,水柱高约6米,在与其相距4米左右处,在喷泉未开启时,周围的空气中阴离子较低,开启后可增加5~16倍之多,关闭后则逐渐下降,20~30分钟后降到开启喷泉前的水平。对喷泉开0.5小时、1小时和1.5小时三种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开1.5小时空气阴离子水平最高,1小时为其次,而开半小时则最低。

    喷泉的下风向环境中,空气阴离子的含量很高;上风向环境中则较低,两者相差离达9倍。

    喷泉喷水管多、面积大、喷水高,其周围环境中空气阴离子浓度高,因此对健康的益处也就较大。此外,喷出水柱有交叉撞击的喷泉,所形成的空气阴离子相对也较多。

    这些特点有助于喷泉设计时,合理设计其规模、选择位置,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合理安排。对普通百姓来说,在选择旅游点、居住地等时,也不要忽视喷泉这一资源。

    (摘自《大众医学》厉曙光/文)

    饮茶不宜饮浓茶

    茶是三大饮料之一,最初仅作药用,慢慢才发展为日常饮料,人们也逐渐养成了饮茶的习惯。工作之余,品茗一杯,怡情悦志,提神醒脑,实为人生快事。

    适量饮茶对健康有益,能清头目、除烦渴、助消化、利小便,但若嗜饮浓茶则弊病不少。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和茶硷,二者均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在临睡前饮用,往往导致失眠。古人早就了解茶的这一特性,指出饮茶《令人不眠》。咖啡因和茶硷易诱发心律失常,某些人的早搏,就与饮用浓茶有关。

    多饮浓茶可导致消化功能障碍。现代研究表明,浓茶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并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粘膜损伤。若原有胃炎、溃疡等病变,饮用浓茶势必使病情加重。临床每见嗜饮浓茶者古苔厚腻,正反映了他们消化功能的减退。

    茶叶中还含有大量的鞣酸,这是一种很强的收敛剂,因此,喜欢浓茶的人常有便秘。鞣酸还易与铁、钙等金元素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吸收,日久便可酿成缺铁性贫血和缺钙。此外,鞣酸还能与许多药物发生作用而致药效降低,故服药时一般都不宜用茶水送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嗜茶者,务必注意饮茶的弊病,不妨抄录于下:“时珍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故备述诸说,以警同好焉。”愿诸君以此为鉴,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饮茶。

    (摘自《中老年保健》王晓原/文)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