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瑭《温病条辨》用药辩证观
作者:余真
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6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33-01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任何中药的作用也都有利弊。而如今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因为是天然药物,所以,在广告上反复宣传中药的作用时,立即跟上一句,此药无毒副作用。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现代中医来说,更不应当存在着这种错误认识。而《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对中药的作用提出了要认识和把握药物的利害关系和转化条件。
1 药物的利与害,随病情而转化,临床择药当对证从病。如吴瑭对白虎汤的运用体会到,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反之,祸不旋踵。若不问脉证若何,一概用之,甚至应手而毙。故其在提出“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而来,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之后又提出,“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吴氏认识到:(1)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常依病情的不同而转化;(2)临证用药不可只看到治疗作用,忽略其副作用。
2 药物的利与害,随配伍而转化,合理配伍,可趋利避害。吴氏指出,“温病燥热,欲解其燥,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因苦寒虽能降火泻热又能入心化燥,恣用苦寒,必致津液干涸。吴氏认为合理地配伍,即可制约药物的副作用。
尽管本书中有关治病用药的辩证观是朴素的,但却符合中医药的理论特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体现了吴氏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临床用药的求精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
通过对吴瑭《温病条辨》用药的分析,并不是要我们抱着古书里的条文不放,而是要从中学习其哲理,而对于今天的中医工作者尤为重要。现代临床中,对一些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认证不准,用药不当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中医的处方大都是包围战,面面俱到,病却不能去掉。十几味药物以内的方剂很少见,这虽不能否认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关,但其中也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问题,即抓不住要点,找不准用药的契机。目前中医这种临床势头改变,中医的阵地就会更加萎缩。
收稿日期:2000-04-20, 百拇医药
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关键词:
医学与哲学000626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00)06-0033-01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任何中药的作用也都有利弊。而如今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因为是天然药物,所以,在广告上反复宣传中药的作用时,立即跟上一句,此药无毒副作用。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现代中医来说,更不应当存在着这种错误认识。而《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对中药的作用提出了要认识和把握药物的利害关系和转化条件。
1 药物的利与害,随病情而转化,临床择药当对证从病。如吴瑭对白虎汤的运用体会到,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反之,祸不旋踵。若不问脉证若何,一概用之,甚至应手而毙。故其在提出“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而来,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之后又提出,“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吴氏认识到:(1)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常依病情的不同而转化;(2)临证用药不可只看到治疗作用,忽略其副作用。
2 药物的利与害,随配伍而转化,合理配伍,可趋利避害。吴氏指出,“温病燥热,欲解其燥,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因苦寒虽能降火泻热又能入心化燥,恣用苦寒,必致津液干涸。吴氏认为合理地配伍,即可制约药物的副作用。
尽管本书中有关治病用药的辩证观是朴素的,但却符合中医药的理论特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体现了吴氏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和对临床用药的求精精神,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
通过对吴瑭《温病条辨》用药的分析,并不是要我们抱着古书里的条文不放,而是要从中学习其哲理,而对于今天的中医工作者尤为重要。现代临床中,对一些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认证不准,用药不当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中医的处方大都是包围战,面面俱到,病却不能去掉。十几味药物以内的方剂很少见,这虽不能否认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关,但其中也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问题,即抓不住要点,找不准用药的契机。目前中医这种临床势头改变,中医的阵地就会更加萎缩。
收稿日期:2000-04-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