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初探
作者:谭来勋 朱文芳 余再根 李金凤 刘谷珩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邮政编码 武汉430060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990123
研究表明, 甘露醇可降低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 增加红细胞变形性而改善正常和缺血组织血液供应[1,2]。 在某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VBAD), 椎动脉代偿性扩张受到限制, 其血流量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粘度的变化。 血粘度轻度增高即可使椎动脉血流量显著减少。 我们用小剂量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3]治疗20例VBAD, 初步证实了改善血液流变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40例VBAD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40~60岁, 平均56.4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潘之清主编《颈椎病》[4]及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5]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脑卒中、 心脏病、 肺心病、 糖尿病等疾病。 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 各20例。
1.2 临床症状
40例均有严重眩晕、 呕吐、 平衡障碍, 发作持续24 h以上, 并与颈部活动有关。 29例不敢抬头及后仰, 9例有眼球震颤, 多为水平性眼震。 3例有视物不清及一过性黑蒙。 2例有猝倒史, 无意识障碍, 摔倒后可即刻爬起。 声嘶、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偏身麻木、 手足笨拙各2例, 心前区刺痛1例。
1.3 方法
(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眩晕、 恶心、 呕吐、 行走不稳等症状基本消失,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好转: 以上症状有所减轻。 显著进步: 上述症状显著减轻,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无效: 以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第一天和第五天后分别判断疗效。 (2) 指标检测: 所有病例均于就诊时及治疗48 h后空腹采静脉血6 ml, 用肝素抗凝。 用国产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在恒温(25.0 ℃±0.1 ℃)条件下测定全血粘度(ηb, 切变率为230 s-1和7.68 s-1)和血浆粘度(ηp, 切变率230 s-1); 还原粘度(ηre)为将所测得的值用公式计算而来。 用Wintrobe短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沉(ESR), 用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 (3) 研究分组及给药方法: 甘露醇组: 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40~60岁, 平均57.1岁, 以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 每8 h一次, 每次持续1 h以上[2], 共用8天为1疗程。 维脑路通组(对照组): 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41~58岁, 平均55岁, 将维脑路通注射剂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7天。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观察组间可比性
二组间平均年龄、 性别、 病情及血液流变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疗效比较
甘露醇组第一天痊愈12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1例, 无效1例; 第五天痊愈18例, 显著进步2例。 维脑路通组第一天痊愈5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7例, 无效2例; 第五天治愈7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6例, 无效1例。 二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间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其中, 疗程第一天和第五天时二组显效率比较, P值分别为<0.005和0.01。
, http://www.100md.com
2.3 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指标比较
如附表所示, 除红细胞压积外, 甘露醇组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优于维脑路通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5)。
附表 二组VBAD治疗后血液流变性之比较(n均=20, ±s) 指 标
维脑路通组
甘露醇组
HCT(%)
47.97±6.42
47.35±5.90
ηb(mPa.s)
, 百拇医药
230 s-1
5.18±0.98
4.32±0.721)
7.68 s-1
9.82±1.46
8.04±1.121)
ηre
7.01±2.10
5.52±0.311)
ηp(mPa.s)
, 百拇医药
230 s-1
1.65±0.14
1.54±0.212)
Fib(g/L)
3.18±0.50
2.87±0.452)
ESR(mm/h)
25.93±14.98
19.26±9.102)
注: 与维脑路通组比较: 1) P<0.005, 2) P<0.05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VBAD所致脑缺血症状在中老年人十分常见。 以往研究多注重颈椎骨质增生, 骨赘压迫椎动脉或椎动脉本身粥样硬化、 扭曲、 痉挛等因素的研究[4,5], 而忽视了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 血管半径变化对血流量有极大影响, 而当椎动脉受骨赘挤压或粥样硬化及扭曲时, 椎动脉代偿性扩张受到限制, 通过调节血管内径改善椎动脉血流量已不可能, 此时椎动脉血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粘度变化, 血粘度轻度升高即可使椎动脉血流量显著减少[6], 加重椎基底动脉缺血。 血粘度增高尚可直接影响组织微循环灌注, 后者受血粘度和临界毛细血管半径影响。 二者均受血液流变性影响, 其中任一项指标增高均可使血粘度增高, 临界毛细血管半径增加, 血流阻力增大, 循环减慢, 血流淤滞, 局部血液灌流量显著减少, 脑缺血进一步加重。 而脑缺血缺氧又使局部有氧代谢障碍, 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一方面影响红细胞聚集性、 变形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液浓缩, 血粘度进一步增高, 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使血管调节中枢受影响, 外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减少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 Burke等[1,2]报道, 甘露醇小剂量缓慢静脉滴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 增加正常及缺血区脑血流量而保护缺血区微循环。 本文甘露醇组经治疗后VBAD症状迅速改善, 除红细胞压积外的各项血液流变性指标均优于维脑路通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用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能迅速打破上述恶性循环, 改善VBAD血液供给。 由于甘露醇在体内半衰期短(只有1 h左右), 且具有高渗性脱水作用, 因而本文采用小剂量持续慢滴, 每次持续1 h以上, 使其高渗性脱水、 降颅压作用不明显, 从而能较确切地评估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总之, 早期应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 如甘露醇等, 对VBAD的疗效是肯定的, 提示在VBAD的综合治疗中, 宜重视甘露醇等改善血液流变性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洁丽, 江德华. 急性脑梗塞抗氧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华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 1996, 29(3):168.
[2] Burke AM, Quest DO, Chien S, et al. The effect of Mannitel on blood viscosity. J Neurosurg, 1981, 55:550.
[3] 蔡明虹, 陈刚. 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时的“反跳”现象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中国药学杂志, 1991, 25:270.
[4] 潘之清主编. 颈椎病. 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80. 91.
[5] 侯熙德主编. 神经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11.
[6] 于金萍, 沿明谦, 冷贵生, 等. 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血流与红细胞系的研究. 临床神经学病杂志, 1997, 10(1):12.
本文1998-07-02收到, 1998-11-25修回, 1998-01-19接受, 百拇医药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邮政编码 武汉430060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990123
研究表明, 甘露醇可降低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 增加红细胞变形性而改善正常和缺血组织血液供应[1,2]。 在某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VBAD), 椎动脉代偿性扩张受到限制, 其血流量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粘度的变化。 血粘度轻度增高即可使椎动脉血流量显著减少。 我们用小剂量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3]治疗20例VBAD, 初步证实了改善血液流变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40例VBAD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40~60岁, 平均56.4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潘之清主编《颈椎病》[4]及侯熙德主编《神经病学》[5]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脑卒中、 心脏病、 肺心病、 糖尿病等疾病。 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 各20例。
1.2 临床症状
40例均有严重眩晕、 呕吐、 平衡障碍, 发作持续24 h以上, 并与颈部活动有关。 29例不敢抬头及后仰, 9例有眼球震颤, 多为水平性眼震。 3例有视物不清及一过性黑蒙。 2例有猝倒史, 无意识障碍, 摔倒后可即刻爬起。 声嘶、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偏身麻木、 手足笨拙各2例, 心前区刺痛1例。
1.3 方法
(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 眩晕、 恶心、 呕吐、 行走不稳等症状基本消失,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好转: 以上症状有所减轻。 显著进步: 上述症状显著减轻,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无效: 以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第一天和第五天后分别判断疗效。 (2) 指标检测: 所有病例均于就诊时及治疗48 h后空腹采静脉血6 ml, 用肝素抗凝。 用国产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在恒温(25.0 ℃±0.1 ℃)条件下测定全血粘度(ηb, 切变率为230 s-1和7.68 s-1)和血浆粘度(ηp, 切变率230 s-1); 还原粘度(ηre)为将所测得的值用公式计算而来。 用Wintrobe短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沉(ESR), 用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 (3) 研究分组及给药方法: 甘露醇组: 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40~60岁, 平均57.1岁, 以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 每8 h一次, 每次持续1 h以上[2], 共用8天为1疗程。 维脑路通组(对照组): 20例, 男11例、 女9例, 年龄41~58岁, 平均55岁, 将维脑路通注射剂0.4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共7天。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 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观察组间可比性
二组间平均年龄、 性别、 病情及血液流变性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疗效比较
甘露醇组第一天痊愈12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1例, 无效1例; 第五天痊愈18例, 显著进步2例。 维脑路通组第一天痊愈5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7例, 无效2例; 第五天治愈7例, 显著进步6例, 好转6例, 无效1例。 二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间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其中, 疗程第一天和第五天时二组显效率比较, P值分别为<0.005和0.01。
, http://www.100md.com
2.3 甘露醇组和维脑路通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指标比较
如附表所示, 除红细胞压积外, 甘露醇组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优于维脑路通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5)。
附表 二组VBAD治疗后血液流变性之比较(n均=20, ±s) 指 标
维脑路通组
甘露醇组
HCT(%)
47.97±6.42
47.35±5.90
ηb(mPa.s)
, 百拇医药
230 s-1
5.18±0.98
4.32±0.721)
7.68 s-1
9.82±1.46
8.04±1.121)
ηre
7.01±2.10
5.52±0.311)
ηp(mPa.s)
, 百拇医药
230 s-1
1.65±0.14
1.54±0.212)
Fib(g/L)
3.18±0.50
2.87±0.452)
ESR(mm/h)
25.93±14.98
19.26±9.102)
注: 与维脑路通组比较: 1) P<0.005, 2) P<0.05
, http://www.100md.com
3 讨 论
VBAD所致脑缺血症状在中老年人十分常见。 以往研究多注重颈椎骨质增生, 骨赘压迫椎动脉或椎动脉本身粥样硬化、 扭曲、 痉挛等因素的研究[4,5], 而忽视了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在正常状态下, 血管半径变化对血流量有极大影响, 而当椎动脉受骨赘挤压或粥样硬化及扭曲时, 椎动脉代偿性扩张受到限制, 通过调节血管内径改善椎动脉血流量已不可能, 此时椎动脉血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粘度变化, 血粘度轻度升高即可使椎动脉血流量显著减少[6], 加重椎基底动脉缺血。 血粘度增高尚可直接影响组织微循环灌注, 后者受血粘度和临界毛细血管半径影响。 二者均受血液流变性影响, 其中任一项指标增高均可使血粘度增高, 临界毛细血管半径增加, 血流阻力增大, 循环减慢, 血流淤滞, 局部血液灌流量显著减少, 脑缺血进一步加重。 而脑缺血缺氧又使局部有氧代谢障碍, 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一方面影响红细胞聚集性、 变形性和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液浓缩, 血粘度进一步增高, 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使血管调节中枢受影响, 外周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减少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 Burke等[1,2]报道, 甘露醇小剂量缓慢静脉滴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 增加正常及缺血区脑血流量而保护缺血区微循环。 本文甘露醇组经治疗后VBAD症状迅速改善, 除红细胞压积外的各项血液流变性指标均优于维脑路通组,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表明用甘露醇缓慢静脉滴注能迅速打破上述恶性循环, 改善VBAD血液供给。 由于甘露醇在体内半衰期短(只有1 h左右), 且具有高渗性脱水作用, 因而本文采用小剂量持续慢滴, 每次持续1 h以上, 使其高渗性脱水、 降颅压作用不明显, 从而能较确切地评估其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总之, 早期应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 如甘露醇等, 对VBAD的疗效是肯定的, 提示在VBAD的综合治疗中, 宜重视甘露醇等改善血液流变性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洁丽, 江德华. 急性脑梗塞抗氧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华神经与精神疾病杂志, 1996, 29(3):168.
[2] Burke AM, Quest DO, Chien S, et al. The effect of Mannitel on blood viscosity. J Neurosurg, 1981, 55:550.
[3] 蔡明虹, 陈刚. 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时的“反跳”现象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中国药学杂志, 1991, 25:270.
[4] 潘之清主编. 颈椎病. 济南: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80. 91.
[5] 侯熙德主编. 神经病学.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11.
[6] 于金萍, 沿明谦, 冷贵生, 等. 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血流与红细胞系的研究. 临床神经学病杂志, 1997, 10(1):12.
本文1998-07-02收到, 1998-11-25修回, 1998-01-19接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