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血管性偏头痛的球结膜微循环及脑电图观察
作者:宫丽娅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内科, 邮政编码 柳州545005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990122
血管性偏头痛是临床是一种常见病, 一般人群及儿童中的发病率分别为5%~10%和2%~4.6%, 在头痛病人中占37%[1]。 它是由颅内、 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发作性周期性头痛。 为了探索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更好地进行防治, 现将1989年至1995年我院66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及脑电图观察结果与70例正常成人的检测结果作一对照分析, 以期提供一些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本组66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26例、 女40例, 年龄20~65岁。 病程2月~10年。 入院前有肢体麻木20例(30.3%)、 眩晕46例(69.7%)、 耳鸣12例(18.18%)、 视觉先兆10例(15.15%)。 发作时入院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 以额、 颞部为主, 伴恶心呕吐24例(36.36%)。
对照组选择70例健康成人, 男28例、 女42例, 年龄21~70岁。
1.2 诊断标准
血管性偏头痛诊断标准[2]: (1) 周期性发作的剧烈头痛(跳痛或胀痛, 有搏动感)位于头部一侧或双侧交替出现, 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 (2) 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或潮红, 视物模糊, 心悸, 肢凉多汗。 (3) Pary氏压迫试验多有效(压迫颈总动脉或搏动之颞动脉可使头痛减轻)。 (4) 排除其它脑部疾病。
, http://www.100md.com
1.3 检查方法
采用国产WX-753B微循环显微镜、 WX-811微循环测量仪、 L-80单板级型计算机、 双窗电视扫描和定量测定记录仪, 观察受试者双眼颞侧球结膜微血管形态、 血流流态及血管周围情况等21项球结膜微循环指标。 脑电图检查采用国产ND-82B型脑电图机进行描记, 按国际10/20电极排列安置法, 分别作单极和双极导联描记, 使用睁闭眼和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 以冯氏[3]诊断标准, 根据脑电波的频率、 波幅、 波形及诱发过程中脑电波的改变分为正常及边缘性、 轻度、 中度、 重度异常脑电图。
2 结 果
2.1 球结膜微循环观察结果
附表显示, 较之正常对照组, 偏头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异常主要集中在异常管袢增多、 动静脉比例失调、 血流慢(以泥流为主)以及红细胞聚集。 病程短者以血流改变为主, 病程长则以微血管形态异常改变为特征。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二组部分球结膜微循环定性指标的观察结果 观察指标
对照组(n=70)
偏头痛组(n=66)
n
(%)
n
(%)
微血管粗细不均
3
4.29
58
87.881)
, 百拇医药
毛细血管网(开放)少
2
2.80
28
42.421)
管袢异常(血管瘤或囊样扩张)
5
7.14
30
45.451)
A/V>1∶3
5
, http://www.100md.com
7.14
56
84.851)
缺血区
2
2.80
28
42.421)
血流慢, 呈泥流
7
10.00
58
, 百拇医药 87.881)
红细胞聚集
2
2.80
48
72.721)
管袢周围渗出
2
2.80
30
45.451)
注: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 百拇医药
2.2 脑电图观察结果
脑电图结果显示, 70例正常成人脑电图均在正常范围, 而偏头痛患者66例中, 边缘状态2例, 轻度异常6例, 中度异常4例, 异常率为18.18%。 异常脑电图均表现为枕部出现中波幅θ节律, 调幅不良, 波形不整。
3 讨 论
血管性偏头痛是由于颅内、 外血管舒缩异常所致。 其每次发作都包含颅内血管收缩和反应性颅外动脉扩张, 前者使脑部缺血致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这是先兆期的病理基础; 头痛则由后者所致。 引起上述血管反应的机理近年认为与激发因素(如5-HT、 儿茶酚胺、 前列腺素等神经介质的生物效应及血小板活性增高等)及神经源性理论有关[4,5]。 而球结膜微循环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乃至全身血液供应状况, 其形态学改变亦与颅内血管的改变一致, 故本文选择球结膜微循环观察以了解血管性偏头痛患者脑血供的状况, 通过对66例的观察, 显示血管性偏头痛发作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异常(异常率达87.88%), 与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6]。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 脑血流量对脑电图的影响常与血氧含量有关。 当慢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缺血、 缺氧时, 脑波变化缓慢, 脑波中等度慢波化可长期存在。 本文12例(18.18%)异常脑电图与相关报告[7]相似, 可能映证上述理论。
结合上述结果, 提示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程度与血管性偏头痛患者的病情、 病程有平行关系, 重症、 病程长者球结膜微循环改变更明显。 而本文66例患者球结膜微循环异常率为87.88%, 较脑电图异常(18.18%)为高, 且出现得更早、 更快, 提示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对血管性偏头痛的病情估价、 动态观察更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国栋. 微循环障碍与莨菪类药的临床应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425.
[2] 张为烈.常见头痛的诊断与治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 115.
, http://www.100md.com
[3] 冯应琨. 临床脑电图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58~63.
[4] 张颖清. 生物体结构三定律.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 228.
[5] 袁海涛. 不同疾病时人甲襞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微循环学杂志, 1993, 3(4):16.
[6] 田牛. 微循环的临床与基础.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6. 227.
[7] 高素荣. 偏头痛的发病机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3, 13(12):712.
本文1998-02-17收到, 1998-05-28修回, 1998-09-17接受, http://www.100md.com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内科, 邮政编码 柳州545005
关键词:
微循环学杂志990122
血管性偏头痛是临床是一种常见病, 一般人群及儿童中的发病率分别为5%~10%和2%~4.6%, 在头痛病人中占37%[1]。 它是由颅内、 外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发作性周期性头痛。 为了探索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更好地进行防治, 现将1989年至1995年我院66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及脑电图观察结果与70例正常成人的检测结果作一对照分析, 以期提供一些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本组66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26例、 女40例, 年龄20~65岁。 病程2月~10年。 入院前有肢体麻木20例(30.3%)、 眩晕46例(69.7%)、 耳鸣12例(18.18%)、 视觉先兆10例(15.15%)。 发作时入院表现为周期性搏动样剧烈头痛, 以额、 颞部为主, 伴恶心呕吐24例(36.36%)。
对照组选择70例健康成人, 男28例、 女42例, 年龄21~70岁。
1.2 诊断标准
血管性偏头痛诊断标准[2]: (1) 周期性发作的剧烈头痛(跳痛或胀痛, 有搏动感)位于头部一侧或双侧交替出现, 每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不等。 (2) 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或潮红, 视物模糊, 心悸, 肢凉多汗。 (3) Pary氏压迫试验多有效(压迫颈总动脉或搏动之颞动脉可使头痛减轻)。 (4) 排除其它脑部疾病。
, http://www.100md.com
1.3 检查方法
采用国产WX-753B微循环显微镜、 WX-811微循环测量仪、 L-80单板级型计算机、 双窗电视扫描和定量测定记录仪, 观察受试者双眼颞侧球结膜微血管形态、 血流流态及血管周围情况等21项球结膜微循环指标。 脑电图检查采用国产ND-82B型脑电图机进行描记, 按国际10/20电极排列安置法, 分别作单极和双极导联描记, 使用睁闭眼和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 以冯氏[3]诊断标准, 根据脑电波的频率、 波幅、 波形及诱发过程中脑电波的改变分为正常及边缘性、 轻度、 中度、 重度异常脑电图。
2 结 果
2.1 球结膜微循环观察结果
附表显示, 较之正常对照组, 偏头痛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异常主要集中在异常管袢增多、 动静脉比例失调、 血流慢(以泥流为主)以及红细胞聚集。 病程短者以血流改变为主, 病程长则以微血管形态异常改变为特征。
, http://www.100md.com
附表 二组部分球结膜微循环定性指标的观察结果 观察指标
对照组(n=70)
偏头痛组(n=66)
n
(%)
n
(%)
微血管粗细不均
3
4.29
58
87.881)
, 百拇医药
毛细血管网(开放)少
2
2.80
28
42.421)
管袢异常(血管瘤或囊样扩张)
5
7.14
30
45.451)
A/V>1∶3
5
, http://www.100md.com
7.14
56
84.851)
缺血区
2
2.80
28
42.421)
血流慢, 呈泥流
7
10.00
58
, 百拇医药 87.881)
红细胞聚集
2
2.80
48
72.721)
管袢周围渗出
2
2.80
30
45.451)
注: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 百拇医药
2.2 脑电图观察结果
脑电图结果显示, 70例正常成人脑电图均在正常范围, 而偏头痛患者66例中, 边缘状态2例, 轻度异常6例, 中度异常4例, 异常率为18.18%。 异常脑电图均表现为枕部出现中波幅θ节律, 调幅不良, 波形不整。
3 讨 论
血管性偏头痛是由于颅内、 外血管舒缩异常所致。 其每次发作都包含颅内血管收缩和反应性颅外动脉扩张, 前者使脑部缺血致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这是先兆期的病理基础; 头痛则由后者所致。 引起上述血管反应的机理近年认为与激发因素(如5-HT、 儿茶酚胺、 前列腺素等神经介质的生物效应及血小板活性增高等)及神经源性理论有关[4,5]。 而球结膜微循环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乃至全身血液供应状况, 其形态学改变亦与颅内血管的改变一致, 故本文选择球结膜微循环观察以了解血管性偏头痛患者脑血供的状况, 通过对66例的观察, 显示血管性偏头痛发作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异常(异常率达87.88%), 与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6]。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 脑血流量对脑电图的影响常与血氧含量有关。 当慢性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缺血、 缺氧时, 脑波变化缓慢, 脑波中等度慢波化可长期存在。 本文12例(18.18%)异常脑电图与相关报告[7]相似, 可能映证上述理论。
结合上述结果, 提示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程度与血管性偏头痛患者的病情、 病程有平行关系, 重症、 病程长者球结膜微循环改变更明显。 而本文66例患者球结膜微循环异常率为87.88%, 较脑电图异常(18.18%)为高, 且出现得更早、 更快, 提示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对血管性偏头痛的病情估价、 动态观察更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国栋. 微循环障碍与莨菪类药的临床应用.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425.
[2] 张为烈.常见头痛的诊断与治疗.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5. 115.
, http://www.100md.com
[3] 冯应琨. 临床脑电图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58~63.
[4] 张颖清. 生物体结构三定律.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5. 228.
[5] 袁海涛. 不同疾病时人甲襞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微循环学杂志, 1993, 3(4):16.
[6] 田牛. 微循环的临床与基础.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6. 227.
[7] 高素荣. 偏头痛的发病机理.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3, 13(12):712.
本文1998-02-17收到, 1998-05-28修回, 1998-09-17接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