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微循环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9536
纤维蛋白原活性测定在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作用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微循环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世权 袁 平 李玉英 兰忆霞

    单位:陈世权 袁 平 李玉英(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邮政编码 辽阳111000);兰忆霞(辽宁省辽阳市中医院内科)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活性;粘度;特异性

    微循环学杂志990113

    目的: 研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活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方法: 对临床379例患者进行血浆和血清粘度的测定, 应用其结果计算出纤维蛋白原的活性, 按照公式: 纤维蛋白原活性(g/L)=纤维蛋白原量(g/L)/[血浆粘度(mPa*s)-血清粘度(mPa*s)]。 结果: 结果显示, 只有在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强时, 血浆粘度才有所提高, 从而使全血粘度升高, 故此纤维蛋白原活性与其含量的增粘作用不成比例。 结论: 临床测定纤维蛋白原活性能提高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 百拇医药
    目前广泛认为纤维蛋白原(含量)是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但笔者通过对379例的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发现纤维蛋白原活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比单独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更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检对象

    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79例, 其中男197例、 平均年龄52岁, 女182例、 平均年龄50岁; 其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高粘血症者(异常组)159例, 其中冠心病68例、 动脉硬化症63例、 脑血栓28例, 均无糖尿病史; 在异常组中, 将检出的同时具有红细胞聚集现象的29例作为亚组(RBC聚集组); 作为对照的是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者(正常组)220例, 其中男96例、 平均年龄53岁, 女124例、 平均年龄53岁。

    1.2 仪器与方法
, 百拇医药
    血液粘度测定采用北京普利生集团生产的LBY-N6型锥板式血液流变仪。 诊断标准按该仪器提供的“TAB”电脑分析系统。 其高粘血症主要根据受试者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等指标升高为依据。 红细胞聚集征则以血沉加快、 红细胞压积增高为依据。

    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使用上海长征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按说明书规程检测其含量。

    纤维蛋白原活性的测定方法是根据血浆粘度(120 s-1)与血清粘度(120 s-1)的差值, 除纤维蛋白原含量, 而计算出血浆粘度每增高0.1 mPa*s的粘度所需的纤维蛋白原的量, 其公式: 纤维蛋白原活性(g/L)=纤维蛋白原含量(g/L)/(血浆粘度-血清粘度)。

    2 结 果

    附表 三组血浆粘度与纤维蛋白原活性含量的比较(±s) 项 目
, 百拇医药
    正常组(n=220)

    高粘血症组

    (n=130)

    RBC聚集组

    (n=29)

    血浆粘度(mPa.s)

    1.78±0.25

    1.91±0.261)

    1.97±0.261)

    血清粘度(mPa.s)

    1.61±0.23
, 百拇医药
    1.63±0.23

    1.62±0.23

    纤维蛋白原(g/L)

    2.48±0.37

    2.52±0.41

    2.60±0.52

    纤维蛋白原活性(g/L)

    16.10±6.89

    9.04±2.111)

    7.55±1.791)2)

    注: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 与高粘血症组比较: P<0.01
, 百拇医药
    附表显示高粘血症组和高粘血症RBC聚集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显示出其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活性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P<0.01), 而血清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三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组间比较还显示, 高粘血症组与高粘血症RBC聚集组之间血浆(清)粘度、 纤维蛋白原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而纤维蛋白原活性的差异却非常显著(P<0.01)。

    上述结果提示, 纤维蛋白原活性值越低(<10.0 g/L), 说明纤维蛋白原活性越强, 其增粘作用越强, 使血液粘度增大。 而正常组的纤维蛋白原活性值较高(>10.0 g/L), 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患者血浆内纤维蛋白原形成的结构粘度的程度不同所致。

    3 讨 论

    纤维蛋白原是具有哑铃形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1,2], 它是直接提高血浆粘度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纤维状蛋白质, 能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纤维状蛋白, 并形成互相交织的纤维网状结构, 而构成血浆(结构)粘度,故此是导致血浆粘度滞性升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 百拇医药
    血浆是由纤维蛋白原与血清(包括有机、 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分析, 血浆粘度与血清粘度的差值并不一定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呈线性关系。 本次检测的结果显示, 血清粘度的值基本是一个恒值, 而血浆粘度随着病情变化而变化, 其主要因素可能是不同血浆内纤维蛋白原的存在状态不同, 即结构粘度的形成程度不同——活化状态不同所致。 其次还与血浆内免疫球蛋白、 脂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类的影响有关。

    通过本文379例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 血清粘度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各组波动不大(P均>0.05), 而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而且在高粘血症组和高粘血症RBC聚集组之间只是纤维蛋白原活性的差异非常显著。 这些均说明纤维蛋白原含量不高时, 增粘作用不一定弱; 本结果里的正常组有2例标本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高达4 g/L左右, 但由于其活性不强(纤维蛋白原形成结构粘度不强), 因而其增粘作用甚微。 这提示不同类型的患者, 其纤维蛋白原的功能也不相同。 因此本文认为在血液流变学检测时单独测量纤维蛋白原含量并不能反映出纤维蛋白原的真正临床意义, 只有同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活性, 才有可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严宗毅主编. 血液流变学—基础、 检测、 应用.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220.

    [2] 陈文杰主编.血液流变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271.

    本文1997-12-14收到, 1998-03-12修回, 1998-08-07修回, 1998-11-26接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