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预防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0520
保健食品的研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广西预防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岑运传 宋振华

    单位:岑运传 广西合浦县卫生防疫站(536100);宋振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广西预防医学990223

    保健食品具有调节人体某些偏离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广泛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掀起研制和开发这类食品的热潮,现将有关保健食品研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保健食品的定义

    迄今保健食品在国际上并未统一命名。日本将这类食品称为“特定保健用食品”,其定义系:凡在特殊用途食品中附有特殊标志,昭告人们为特定保健目的而食用者,可以达到该保健目的的食品[1~2]。欧美国家将保健食品称为健康食品或营养食品,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给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含有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预防或治疗疾病或促进健康等功能的食品[3]。欧共体把保健食品称为特殊营养食品,其定义是指含有特殊营养成分或经特殊生产工艺,使其营养价值明显区别于一般食品的一类食品[4]。我国给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引自卫生部1995年3月15日制定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5年9月在新加坡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ILSI)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将这类食品确定为功能食品[5]。尽管各国对保健食品的定义均不相同,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对人体健康必须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 百拇医药
    2 保健食品的分类

    世界各国保健食品的品种繁多,只有从它的性质、功能和适用特定人群来进行分类。如欧共体国家把保健食品分为婴儿配方食品、低能量或减能量食品、低钠食品(包括无钠食品)、无谷脘食品、糖尿病人食品、断奶食品、婴儿食品、运动员食品和用于特殊临床目的规定食品等9类。南斯拉夫除上述前5类外,还包括低蛋白或高蛋白食品,老年人食品,有矿物质或维生素的强化食品,低糖食品,低盐食品和人工甜味剂等11类[4]。日本将保健食品分特殊营养食品,特殊饮食用食品、病人用食品和指定保健用食品。[6]德国以保健食品的性质分类,包括绿色食品、特点食品(食疗食品)及改良食品(纯净食品)[3]。我国按功能分类,如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记忆、促进生长发育、抗疲劳、减肥、耐缺氧、抗辐射、抗突变、抑制肿瘤、调节血脂、改善性功能、调节血糖、改善胃肠道功能、改善睡眠、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促进泌乳、美容、改善视力、促进排铅、调节血压和改善骨质疏松食品等24类[7、8]
, 百拇医药
    3 保健食品的研制与发展

    3.1 保健食品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出现了各种营养过剩的“文明病”,营养保健是人们越来越强烈要求。同时社会向老龄化发展,人们不仅希望延年益寿,还渴望吃到防病健体的食品,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形成世界性“保健食品热”是预料之中的。郑鹏然等[3]报道1982年意大利举行国家天然药物博展会,100多个国家展品中就有80%以上是保健食品和药酒类。姜培珍等[6]报道,日本的保健食品已形成食品工业化生产和销售体系,80年代生产企业500多家,到90年代发展有3000多家,产品达2万多种,年产值已达60亿美元。德国的保健食品年产值达50多亿马克,在食品市场上占20%~30%的份额。于宋洋[1]报道美国1970年以后保健食品每年产值以20%的速度递增。我国充分利用中医的食物养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推动保健食品的发展,1994年全国有企业3000多个,生产品种约3000种,年产值近300亿人民币,占全国食品总产值的10%[9]。1995年卫生部制定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颁布后,截至1998年8月已批准的保健食品1267个,55%的保健食品都是与中国传统食疗有关的产品。由此可见,发展保健食品大有作为,具有增强国民素质的社会效益,又能促进发展民族食品工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百拇医药
    3.2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日益被科学证实 目前经科学证实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有:多糖类皂甙类、黄酮类、脂肪酸类、活性菌类、酶类、肽与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些动植物、中草药和传统食品之中[3]。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已证明:豆类中的异黄酮等成分有降脂降压作用;富含维生素E和C的食物,有抑制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损害,有益于抗衰老的功能;富含牛磺酸和锌等食物,有促进小儿体力与脑力发育的等功能[1]。近年来国外越来越多的体外实验和人体干预试验表明、黄酮素含量高的食物(尤为洋葱、茶叶)能提高血清的抗氧化性、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的氧化,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10]。NeSS[11]报道水果、蔬菜对防止脑卒中有较强的作用。具有预防作用组成成分包括抗氧化性营养物质(维生素E、C和胡萝卜素;无机盐和硒、锌及类黄酮)和影响血液高半胱氨酸水平的维生素(尤其是叶酸)。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体内合成,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12]。药理试验、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调查都证实茶叶含有多种营养素和药理作用的成分,具有保健和防治多种疾病的作用[13]。拟黑多刺蚂蚁可防治类风湿,强身壮体提高免疫力,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补锌营养保健食品[14~15]。通过对南瓜降血糖成分的分析证实,凡具有环丙基结构的甘氨酸乙酸、丙酸都有降血糖功能等[3]。这些都为深层次开发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 百拇医药
    3.3 研制和开发新型保健食品 食品保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医营养学的药食同源、药食同理和药食同用的理论是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之一,已汇成中国独特的保健食品科学,在世界饮食文化中享有盛誉[16~17]。因此,许多国家都利用我国传统的有保健或疗效的动、植、矿物进行研制和开发新产品。日本将绞股蓝制成七星胆茶,韩国、美国将人参研制成人参茶、洋参茶等饮品,最近韩国又将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小建中汤”研制成口含片。日本健康食品协会还试图在食品与医药之间开拓一条保健食品的新路,其特点是采用中国传统某些中草药制成保健食品[18]。各国食品科学家都将应用高科技开发保健食品列为21世纪食品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尚未开发的天然功能食品。尤其是发达国家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高新科技,将原来食品中有利因子增强或消除有害因子,既提高产品保健功能,又能实惠安全。如肉碱是改善心肌状态,抗机体缺氧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非常有用的类维生素,过去从牛肉中提取,成本很高。现瑞士利用基因工程生物合成肉碱,大大降低成本且获世界性地专利。美国研制一种人造脂肪,在感官上和天然油脂一样,但胃肠道不吸收,在体内不产生热能;还研制一种甜味剂比蔗糖甜2000倍,并具有蔗糖的风味,而不产生热能。这种“脂肪”和“甜味剂”已广泛应用作“文明病”的保健食品。日本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抗病毒大米和脱敏大米,吃了这种大米可以分别防治某些病毒感染和小儿过敏性腹泻等。
, 百拇医药
    3.4 保健食品的发展经历 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三个阶段或称为“三代”产品。第一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是最原始的保健食品,仅根据食品中各类营养素或强化营养素的功能来推断这类食品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没有经过任何实验予以证实,目前欧美各国已将这类产品列为一般食品。第二代保健食品须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即欧美等国所强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目前我国卫生部审批的保健食品绝大多数属第二代产品,也就是功能明确的保健食品。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需要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还需确知具有该项功能因子的结构和含量,以及功能因子在食品中应有的稳定形态。目前欧美、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开发这一代产品,而且也只允许这类产品进入欧美市场。

    综上所述,发展保健食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人们迫切响往健康长寿的需要。只有将高科技引入开发与研制保健食品工作中去,不断提高保健食品的科技含量,在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人们盼望,将来的保健食品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于守洋.关于我国保健食品现存问题及其解决意见.中国公共卫生,1993,9(12):541

    2 查 峰.日本保健食品管理的启示.中国卫生监督杂志,1995,2(2):87

    3 郑鹏然,周树南主编.食品卫生全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825~827

    4 李泰然,张志强.欧洲特殊营养食品法规介绍.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5,7(4):51

    5 姜培珍,李 洁.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及法制管理.中国卫生监督杂志,1997,4(5):227

    6 于守洋.对中国营养保健食品的基本认识与概念.中国公共卫生,1996,12(1):2
, 百拇医药
    7 姜培珍.保健食品申报资料规范化探讨.中国公共卫生,1998,14(2):124

    8 石 华,赵克华,刘长喜.保健食品的确认和卫生管理.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5,11(6):371

    9 包大跃.加强法制管理,促进保健食品健康发展.中国公共卫生,1995,11(2):89

    10 薜妹朗.膳食黄酮醇与人体健康.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1):22~23

    11 张志伟.水果、蔬菜与心血管疾病.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2):121

    12 郭建霞,黄少珍,张丽生,等.茶多酚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体外实验.广西预防医学,1996,2(2):80

    13 蔡东联,赵继军,胡同杰,等.茶叶防病作用研究初步总结.中国公共卫生,1997,13(3):155
, 百拇医药
    14 解国梁,刘敏捷,方吉应.拟黑多刺蚂蚊营养成分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7,13(2):99

    15 周春倩.试论蚂蚁补酒的研究及其生产技术.酿酒科技,1991,(4):39

    16 许高升,李 雷.传统药膳与现代保健食品的发展.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5,7(4):33

    17 钱信忠,王照华主编.老年生活百科知识全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27~328

    18 戴 寅主编.全国首届保健食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4,6(特刊):20

    1998-10-02收稿。1998-11-30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