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0960
甲氧氯普胺引起痛性急性肌张力障碍1例
http://www.100md.com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叶金朝

    单位:叶金朝(武汉市二七医院 430012)

    关键词: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000225

    患者, 男, 15岁。因反复上腹痛和呕吐3 d以胆囊炎、 胆石症于1999年3月1日12时住院。有慢性副鼻窦炎病史。体检: T 37 ℃, P 80次/min, BP 110/70 mmHg。一般情况良好。浅层淋巴结不肿大, 皮肤无黄染。咽轻度充血, 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墨菲氏征阳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 Hb122 g/L, WBC4.9×109/L, N0.73, L0.27。B超提示: 胆囊炎、 胆石症。静脉滴注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抗炎, 口服维生素B6和甲氧氯普胺10 mg, tid。于3月2日9时突然发生右颈部肌群阵发性痉挛, 头向左歪斜, 双眼睑阵挛, 眼球无斜视、 语言含糊不清。肌注地西泮10 mg逐渐缓解。12时再次服甲氧氯普胺10 mg后上述症状加重, 右颈部肌群持续挛缩, 阵发间距缩短, 疼痛难忍、 坐卧不宁、 大汗淋漓。肌注苯巴比妥纳0.1 g和静注山莨菪碱(654-2)10 mg, 30 min后症状逐渐消失, 未复发。3月3日病情稳定出院。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胃复安。灭吐灵)是脑内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可使多巴胺——乙酰胆碱平衡发生障碍, 致乙酰胆碱的作用增强, 从而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儿童青少年发病率较高。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 发病突然, 不易与其他伴随病症相区别。常于用药后2~3 h(20 min至1 d)发病。本例患者服药后22 h发病, 右颈病部群阵发性痉挛、 斜颈、 惊恐不安、 疼痛难忍和语言含糊不清为其特征, 再次用药症状复发且加重, 诊断可确立。鉴于甲氢氯普胺所致锥体外系症状发病率较高, 作者认为, 儿童青少年应慎用此药。在使用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副作用。一旦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应立即停药, 给予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肌注或抗肌碱药物如阿托品、 山莨菪碱或东莨菪碱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