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60991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陈康乐 李集慧 夏智源 王 兵 黄 聪 董桂芝

    单位:解放军第四○四医院,威海 264200

    关键词:顽固性心绞痛;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法

    海军医学杂志990125 顽固性心绞痛的处理十分棘手,常在联合应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肝素和硝酸酯情况下仍频发心绞痛,有时需持续静滴硝酸甘油或应用麻醉镇痛剂来缓解心绞痛。我们应用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法(HTEA)治疗顽固性心绞痛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和方法

    本组病人8例,男5例,女3例,年龄54~73岁,平均66.4±7.0岁。病人均为陈旧性心肌梗塞、顽固性心绞痛,伴有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心衰4例。治疗前每日心绞痛4~10次,平均6次,持续时间2~30min,高位胸段(T1~T3,以T2~T3之间为多)硬膜外阻滞、常规穿刺、留置导管,用注射器注入0.25%~0.5%布吡卡因7.5~12.5mg,每4~6h注射1次,症状控制后用药时间延长,导管留置时间3~60d,大部分病人为3周。
, 百拇医药
    1.2 结 果

    HTEA后3例病人心绞痛消失,2例每周发作疼痛2次,3例每日发作2~3次,但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口含硝酸酯在2~3min内疼痛缓解,有2例临时加注布吡卡因,疼痛消失,其中1例改为布吡卡因每3h1次,疼痛也完全消失。所有病人活动能力显著增加,能坚持轻度活动,其中1例术前不能上二楼,坚持上楼即发作心绞痛,途中需休息2~3次,术后能提一热水瓶自行上下三楼,平路步行1000多米无不适。另2例术前平路步行7~8步即发生心绞痛,一直卧床,基本生活也需帮助,术后步行1例达200多米,另1例500多米,无心绞痛发作。术前后心电图5例无明显变化,3例ST段降低有所减轻,血压无明显变化,心率术前平均75次/min,术后平均65次/min。导管留置时间一般2~3周,最长者为60d,1例因导管堵塞在术后5d拔除。不良反应:1例注药后头痛头昏、右上肢麻木,考虑与注药剂量大有关,减量后症状消失。

    2 讨 论
, 百拇医药
    2.1 HTEA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机理

    顽固性心绞痛与心脏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有关,不稳定心绞痛在缺血发作时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加。已有实验证实缺血时与心脏交感神经活动正相关。HTEA的作用阻滞胸段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段第1~5的中间外侧柱,在星状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支配心脏,因此阻滞心交感神经是HTEA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机理。HTEA可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氧耗,抑制心肌的应激反应,还有人认为可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

    2.2 HTEA的疗效

    本组病例应用HTEA后能显著降低心绞痛的次数,有3例近期心绞痛消失,2例心绞痛每周发作2次,显著增加活动能力。Olausson等[1]报告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HTEA与对照组相比较,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较低(22%对60%,P<0.05),心肌缺血的发生次数较少(1.0±0.6对3.6±0.9次,P<0.05);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间较短(4.1±2.5min对19.7±6.2min,P<0.05);平均ST段压低程度(mm)与时间(min)的乘积分别为6.8±4.3mm*min和32.2±14.3mm*min,两者比较P<0.05;心绞痛发作平均次数分别为1次和15次,两者比较P<0.01。Babb等[2]报告10例难治性心绞痛Ⅳ级病人,经HTEA后5例降为Ⅱ级,5例降为Ⅲ级,7例需静滴硝酸甘油、肝素和主动脉气囊反搏的病人均终止了上述治疗。
, http://www.100md.com
    2.3 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有1例发生头痛头昏,右上肢麻木,Olausson等发现多例尿潴留,2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Babb等报告有1例死亡,但与HTEA治疗无关,3例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导管堵塞,1例脊肌痉挛性疼痛,1例局部感染,所有病例未发生心肌梗塞和严重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考虑与用药剂量大、麻醉平面过宽有关,减量后消失,脊柱痉挛性疼痛考虑与导管刺激、感染与无菌操作不严有关,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预防的。

    总之,HTEA治疗顽固性心绞痛能有效缓解心绞痛,增加患者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Olausson K,Magnusdottir H,Lurje L et al. Antiischemi cand anti-anginal effect of 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 versus those of conven tional medic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refractory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irculation,1997,96(7):2178

    2 Babb PG, Miller MJ, Reeves ST et al. Treatment of medica lly and surgic ally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 with high 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initial c linical experience. Am Heart J,1997,133(6):648

    (收稿:1998-06-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