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1101
浅析临床合理用药与健康对立统一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宋桂荣 翟晓晨

    单位:(海军大连老虎滩干休所,辽宁 大连 116013)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健康;对立统一

    海军医学杂志000328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754(2000)03-0254-01

    “无药不成医”,药物是病人治疗的希望,然而近年来WHO调查资料显示, 疾 病死亡近1/7由不合理用药所致。军队医院在广泛享受公费医疗条件下,如何规范用药,降 低不合理用药的负效应已是当今急待解决的问题。

    1 用药应合理定位

    在我们所面对的群体中,对药物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临床医生不仅要考虑“药到病除”, 还应重视药物会给病人生命质量带来怎样的变化。①用药要有针对性。用药不仅要注重疾病,还要注重患者,因 为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表现有很大差异,公式化的给药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感染”, 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对其选药、用量、用法有很大的可调性,医生勿需追求高效、广谱, 而应据敏感菌群、肝肾功能、心理应激等情况适量选药,以最大限度发挥抗炎作用。②应避 免 无效投入。当生命不能选择生存的时候(如癌症晚期、植物人),医生则不必抓住生存不放, 以巨大的药源浪费去换取生命质量极其低下的生存。国内有人统计,临终抢救的医药投入可 平 均延长寿命5~8 d,而这一段生命给患者带来的是痛苦不堪的折磨,显然这不是医学的目的 。因为医学不能全面战胜死亡,对这类病人选择心理、情感、关怀、照料更为人道之举。③ 用药应有预期性。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在用药前和用药中,应对药物正负效应对生命质量的 影响进行合理的预测、评估,尽可能减少药源性疾病所带来的致残、致畸,甚至致命的负效 应。而对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药物是难以奏效的,这类病人应注意用药方式,适 当侧重暗示疗法,注重不良生活方式的矫正和心理健康的指导。

    2 药物的心理效应

    内科医生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用药技巧。笔者曾做过如下试验:巯甲丙脯酸治疗高血 压 患者,第1周告知病人所给的药物是进口片剂,第2周告知病人所给的药物是国产片剂,观测 血压2周,其结果第2周平均动脉压比第一周高1.5 kPa。因此药物的心理效应引起临床医生 的关注。其实患者对药物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医生的期望和权威性。相同的药物,医 生在场和不在场效果有很大差异,医生的果断、干练、体贴,会减低病人的心理张力,而漫 不经心或过份紧张,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情绪刺激,进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反应。

    3 引导正确的药品消费

    近年来医药工业飞速发展,大量新药、特药源源不断涌入临床,药品市场良莠不齐。不少商 家为推销药品,直接与医生接触,推行销售回扣,加之现代药品广告效应,给临床用药带来 了很大的泡沫成份。在病人看来,药品进口的比国产的好,价高的比价廉的好。在此情况下 ,唯临床医生最具评价药物的权威性。因此,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正确的药品消费,使药 物作用向优化方面发展,已是当今医生的重要责任。

    (收稿:2000-03-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