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军医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1115
髋臼前部骨折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邵顺建 万年宇 李春霞 倪晓军

    单位:邵顺建 万年宇 李春霞(解放军第四○一医院骨科,山东 青岛 266071);倪晓军(航五师医院)

    关键词:髋臼骨折;负重弓;X线片测量

    海军医学杂志000317 [摘要] 目的:论述髋臼前部骨折与累及髋臼负重弓的关系。方法:通过15例髋臼前部骨折系统回顾,将髋臼前部骨折分为三型,分别对 其内顶弓角和前顶弓角进行测量,并对其治疗结果与伤及负重弓的关系作出评估。结 果:15例病人,牵引治疗12例,手术治疗3例,愈后优9例,良3例,可2例,差1 例。结论:髋臼前部骨折伤及负重弓者愈后较差,同时少数病人愈 后与创伤程度有关。

    [中图分类号] R6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754(2000)03-0236-03
, 百拇医药
    髋臼骨折以臼后部骨折和脱位多见,前部(包括前壁、前柱)骨折相对少见,我院自1990年7 月 至1995年9月收治髋臼骨折脱位42例,其中前柱、前壁骨折或前柱并后半横形骨折15例,经 复习X线片并测量其内前顶弓角来了解髋臼负重弓的完整性与疗效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22~47岁,平均38岁。车祸 伤11例,压碾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发生于左髋6例,右髋9例,单纯髋臼骨折11例,髋臼 骨折合并脱位4例,合并肋骨骨折2例,合并上下肢骨折3例。

    1.2 髋臼前部骨折类型及分组 髋臼骨折分类繁多,目前以Letournel 分类较为合理,该分类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两种,简单骨折有前壁、前柱、 后壁、后柱及横形骨折,复杂骨折有T型、后柱伴后壁、横形伴后壁、前柱伴后半横形及双 柱骨折,共计10个类型。其中有不少骨折类型都可累及髋臼负重弓,本文只选择前壁、前柱 或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目的是为了排除其它类型骨折因素对髋关节的影响,以便使得对髋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我们将前壁骨折设为A型,前柱骨折设为B型,前 柱伴后半横形骨折设为C型,前两种骨折类型可以通过X片上前唇线和髂耻线是否中断来得到 证实(如图1),但C型较难确诊,常需CT扫描来确诊,该型前部骨折移位显著,后方几乎只有 骨裂。本组A型4例,B型9例,C型2例。
, 百拇医药
    图1 髋臼解剖示意图

    1.3 治疗方法 牵引治疗12例,A型4例,B型7例,C型1例,均行骨牵引 ,牵引重量10~15 kg,手术治疗3例,B型2例,C型1例,2例用螺丝钉固定,1例用钢板加螺 丝钉固定。4例骨折脱位腰麻下闭合复位后牵引,牵引应在1周内进行床边X线检查,如骨折 复位满意,可改为维护牵引,重量5~7 kg,维持牵引时间平均42 d,根据伤情6~12周 允许部分负重,12~18周完全负重,有合并伤均行Ⅰ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1.4 疗效评价标准 15例病人,随访4~9.2年,平均6.3年。功能评价 根据病人感觉、关节功能及X片3方面论述。优:髋部不痛,关节活动度正常或者为健侧的80 %以上,无跛行,X片示臼窝光滑,无创伤改变。良:有时髋痛,无或轻微跛行,关节活动度 为健侧的61%~80%,X片轻度创伤改变。可:髋经常痛,轻度跛行,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50% ~60%,X线片有明显的创伤改变。差:髋常痛,需服止痛药,明显跛行,关节活动度为健侧 的50%以下,X线片有明显的创伤改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本组结果与骨折类型的关系见表 1。
, http://www.100md.com
    表1 15例治疗后功能、X线片结果与骨折类型的关系 类型

    功能

    X线片

    优

    良

    可

    差

    优

    良

    可

    差

    A型

    3
, http://www.100md.com
    0

    1

    0

    3

    1

    0

    0

    B型

    5

    2

    1

    1

    4

    3
, 百拇医药
    2

    0

    C型

    0

    1

    1

    0

    1

    1

    0

    0

    2 负重弓完整性测量及其与疗效关系

    2.1 测量方法 Matta等认为,通过测量内侧顶角和前侧顶弓角可 以了解负重弓的完整性,如内侧顶弓角>30°,前侧顶弓角>40°,负重弓则完整。内侧顶弓 角测量:在前后位髋关节X线片上,通过髋臼几何中心作垂直线与自该中心至骨折横切髋臼 顶部交点之间的夹角即为内侧顶弓角。前侧顶弓角的闭孔斜位片用类似方法测量,有脱位者 ,测量复位后X线片,见图2。
, http://www.100md.com
    图2 A正位片前壁骨折 B闭孔斜位前柱骨折

    α角为内侧顶弓角 β为前侧顶弓角

    2.2 测量结果 本组负重弓完整10例,不完整5例。保守治疗中,完整9 例,不完整3例。手术治疗中,完整1例,不完整2例。负重弓是否完整与疗效关系见表2。

    表2 负重弓是否完整与疗效(功能)的关系 负重弓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优

    良

    可

    差
, http://www.100md.com
    优

    良

    可

    差

    完整

    7

    2

    0

    0

    1

    0

    0

    0

    不完整
, http://www.100md.com
    0

    2

    1

    0

    0

    1

    1

    0

    3 讨 论

    3.1 髋臼前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是X线片,通常拍摄髋臼前后位加闭斜位,必 要时可行CT扫描以进一步明确骨折范围,同时对于在X线片所看不到的关节腔内游离骨片也 能得以确诊。目前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大多数作者比较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观点,特 别是当髋臼骨折累及负重弓的情况下,认为通过坚强内固定可以进行早期活动,通过加强功 能锻炼来达到关节功能的恢复。但也有些人主张进行保守治疗,认为在牵引状态下,髋臼骨 折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同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主动活动,既可防止关节粘连,又可产生 关节内研磨,几乎也可以达到与手术效果相似的结果,我们认为:髋臼骨折,不管是前部还 是后部,只要股骨头与负重弓有良好的匹配,骨折移位在允许范围内,非负重区骨性框架大 体完整,应该采用保守疗法为宜,这样既可减少损伤,又可降低费用,而对一些骨折片较大 移位且较明显的,尤其是累及负重弓通过牵引又达不到满意复位的病人,应在2周内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否则将来容易引起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病症,而对一些骨折粉碎程度重,即使通 过手术也难以达到解剖复位,且固定难的患者,不能保证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很好,因此我 们也主张采用保守疗法。对于髋臼前部骨折应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法应根据骨折的实 际伤情而定。并非所有的手术效果都是理想的,本组病例虽少,但也不难看出手术后病人同 样也有关节痛、关节功能不是太好等表现,这可能与术前关节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如关节软 骨下骨损伤,关节囊撕脱血运受到影响,以及股骨颈损伤等,当然手术损伤也不例外 。

    3.2 负重弓完整性测量的临床意义:根据本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负重弓未被累 及的10例中,不论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其疗效均较好,负重弓被累及的疗效就相对较差 ,本组5例累及负重弓者后期出现局部疼痛,酸胀不适,病程越长,症状越重,活动受到一 定限制,故测量负重弓是否完整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其预后作出评价。

    (收稿:1999-12-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