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某高校阑尾炎聚集性的调查
作者:郭毅 孙宁东 燕虹 李十月 林宜先 郭广松 刘铭球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武汉430071
关键词:阑尾炎;聚集性
数理医药学杂志990427
摘 要 为探讨一起阑尾炎聚集性出现的原因,现场调查了患者的人、时、地分布、病前的暴露因素,复习患者的住院病历。结果显示,本次聚集性的出现估计由传染因子所引起,细菌可能作为发病的始动因子。
一般认为,阑尾炎是一种散发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原因尚未明了。有关的因素包括管腔阻塞[1],低纤维素和高糖的摄取[2],细菌[3~5]、病毒[6,7]和寄生虫[8]感染。国外报导,阑尾炎的发病具有季节性[9]和聚集性[10,11],提示本病可能由传染因子所致。国内尚无有关报导。1997年3月至1997年12月,武汉市某高校阑尾炎患者明显增加,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 百拇医药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校医院和患者。
1.2 调查内容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三年间发病的人、时、地分布,复习病历,收集症状、体症、实验室、病检结果及患者发病前的暴露,包括聚餐、吃不洁或变质食物、暴饮暴食、血吸虫、蛔虫、伤寒、痢疾病史、家族史等。
1.3 对照学校 选本校97年发病情况为对照。
1.4 检验方法 聚集性采用Poisson分析,两校发病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 该校97年度在校学生平均2499(男1812,女687)人,教职工670人,共用水源、食堂,校内卫生状况较好。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的2年间,该校学生中发病1人,而1997年3月至12月间,该校学生中有8人(男7,女1)发病,男女罹患率分别为3.9‰和1.5‰,年龄19岁~23岁,平均20.4岁。经泊松检验学生中病例增加由机遇导致的可能性<0.00001。97年5月5日立夏,11月7日立冬。从附表可见,8例患者除1例发生在夏季外,其余发生在春冬两季的2个半月内。
, 百拇医药
附表 某校8例阑尾炎患者发病日期 病例
1
2
3
4
5
6
7
8
发作日期
(日/月)
2/3
16/3
, http://www.100md.com
31/3
28/7
9/11
16/11
5/12
22/12
作为对照,本校1997年度在校生平均4151人,仅发病3人,罹患率0.7‰,与该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4.40,P<0.05)。
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8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均有转移性左下腹痛或右下腹痛,8例麦氏点压痛、7例反跳痛,4例腹肌紧张。发病至手术5h~50h,平均23h。8例患者中,5例有白细胞增高,白细胞均数为12.16/L,每例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增高(75%~94%)。
, http://www.100md.com
2.3 病检结果
肉眼观察,8例阑尾充血水肿,其中7例表面有明显脓苔,1例有粪石,1例穿孔。镜下观察,2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没有发现虫卵、瓜子等其它可引起机械梗阻的异物。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有关其聚集性的报导,国外仅二篇。Martin[10]曾报导一个8000人的社区一年内发生17例阑尾炎,其中13例发生在3个月内,与食物有关。另一篇描述了一个社区22年间的数起聚集现象,但发病率低于Martin的报导。
阑尾炎的年发病率约1‰[12]或1‰以下[13]。根据这种统计,阑尾炎在该校的预期发病数不应超过3个。然而,97年度该校发生8例患者,高于预期发病几倍,也高于对照学校的发病率,与前2年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Poisson分布),且集中在春冬两季的2个多月内,表明该校发病的增高不是随机现象。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典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普遍增高,与文献吻合,且病检结果为急性单纯性或化脓性阑尾炎,表明本组病例不属于特殊类型[14]的阑尾炎,如病毒、真菌导致的阑尾炎。
本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与Martin报导的聚集性病例相似。不同的是Martin报导的病例平均年龄为13岁,小于本组病例。
聚集性和季节性常常是传染病的特征,本资料与阑尾炎是由传染因子引起的观点相吻合,但似可排除该校阑尾炎升高是由一次污染水源和食物所引起。因为学生和教职工及其家属共用食堂和水源,仅学生发病。我们也未发现患者在发病前有特殊的暴露,故导致该校阑尾炎增高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有关阑尾致病机制的学说主要有两种[15]。一般认为,阑尾腔阻塞是始动因素,而后继发感染。但后来的研究认为,阑尾炎的始动因素是肠源性感染,而阻塞是炎症过程中的一种结果。本组病例仅一例发现有粪石,无其它异物,呈聚集性和季节性,很难用阻塞来解释,且实验室检查和病检结果表明有细菌感染,提示细菌感染可能为本组病例的始动因素。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孙宁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457医院外科
林宜先 郭广松 刘铭球 湖北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Arnbjornsson E. Bengmark S.Obstruction of the appendix lumen in relation to pathogene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cta Chir Scand 1983,14:789~791.
2 Burkitt D P. The aetiology of appendicitis. Br J Surg 1971,58:695~699.
3 Scheidegger C. Frei R. Perforating appendicitis due to Salmonella hofit. Lancet 1990,335:59~60.
, http://www.100md.com
4 Bennion R S. Thompson J E. Gil J. Schmit PJ. The role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n appendicitis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Am Surg 1991,57:766~768.
5 Attwood S E. Mealey K. Cafferkey M T et al. Yersinia infection and acute abdominal pain. Lancet 1987,1:529~533.
6 Rief R M. Viral appendicitis. Hum Pathol 1981,12(2):193~196.
7 Lopez-Navidad A, Domingo P, Cadafalch J, Farrerons J, Allende L, Bordes R. Acute appendicitis complicating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Rev Inf Dis 1990,12:297~302.
, http://www.100md.com
8 Noodleman JS. Eosinophilic appendicitis: demonstration of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as a causative agents. Arch Pathol Lab Med 1981,105:148~149.
9 Luckman R, Davies P. The epidemiology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California: racial, gender, and seasonal variation. Epidemiology 1991,2:323~330.
10 Martin DL, Gustafson T L. A cluster of true appendicitis cases. Am J Surg 1985,150:554~557.
11 Andersson R, Hugander A, Thulin A, Nystrom PO, Olaison G. Clusters of acute appendicitis: further evidence for an infectious aetiology. Int J Epidemiol. 1995,24(4):829~833.
, 百拇医药
12 罗连成.急性阑尾炎.曾宪九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8~50.
13 Freud E, Pilpel D, Mares AJ. Acute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 in the Negev region: some epidemiological observations over an 11-year period (1973~1983).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1988,7(5):680~684.
14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3~94.
15 Arnbjornsson E, Bengmark S. Role of obstru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m J Surg 1984,147:390~392.
收稿日期:1999-02-13, http://www.100md.com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武汉430071
关键词:阑尾炎;聚集性
数理医药学杂志990427
摘 要 为探讨一起阑尾炎聚集性出现的原因,现场调查了患者的人、时、地分布、病前的暴露因素,复习患者的住院病历。结果显示,本次聚集性的出现估计由传染因子所引起,细菌可能作为发病的始动因子。
一般认为,阑尾炎是一种散发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原因尚未明了。有关的因素包括管腔阻塞[1],低纤维素和高糖的摄取[2],细菌[3~5]、病毒[6,7]和寄生虫[8]感染。国外报导,阑尾炎的发病具有季节性[9]和聚集性[10,11],提示本病可能由传染因子所致。国内尚无有关报导。1997年3月至1997年12月,武汉市某高校阑尾炎患者明显增加,现将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 百拇医药
1 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校医院和患者。
1.2 调查内容 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三年间发病的人、时、地分布,复习病历,收集症状、体症、实验室、病检结果及患者发病前的暴露,包括聚餐、吃不洁或变质食物、暴饮暴食、血吸虫、蛔虫、伤寒、痢疾病史、家族史等。
1.3 对照学校 选本校97年发病情况为对照。
1.4 检验方法 聚集性采用Poisson分析,两校发病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 该校97年度在校学生平均2499(男1812,女687)人,教职工670人,共用水源、食堂,校内卫生状况较好。从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的2年间,该校学生中发病1人,而1997年3月至12月间,该校学生中有8人(男7,女1)发病,男女罹患率分别为3.9‰和1.5‰,年龄19岁~23岁,平均20.4岁。经泊松检验学生中病例增加由机遇导致的可能性<0.00001。97年5月5日立夏,11月7日立冬。从附表可见,8例患者除1例发生在夏季外,其余发生在春冬两季的2个半月内。
, 百拇医药
附表 某校8例阑尾炎患者发病日期 病例
1
2
3
4
5
6
7
8
发作日期
(日/月)
2/3
16/3
, http://www.100md.com
31/3
28/7
9/11
16/11
5/12
22/12
作为对照,本校1997年度在校生平均4151人,仅发病3人,罹患率0.7‰,与该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4.40,P<0.05)。
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8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均有转移性左下腹痛或右下腹痛,8例麦氏点压痛、7例反跳痛,4例腹肌紧张。发病至手术5h~50h,平均23h。8例患者中,5例有白细胞增高,白细胞均数为12.16/L,每例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均增高(75%~94%)。
, http://www.100md.com
2.3 病检结果
肉眼观察,8例阑尾充血水肿,其中7例表面有明显脓苔,1例有粪石,1例穿孔。镜下观察,2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没有发现虫卵、瓜子等其它可引起机械梗阻的异物。3 讨论
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有关其聚集性的报导,国外仅二篇。Martin[10]曾报导一个8000人的社区一年内发生17例阑尾炎,其中13例发生在3个月内,与食物有关。另一篇描述了一个社区22年间的数起聚集现象,但发病率低于Martin的报导。
阑尾炎的年发病率约1‰[12]或1‰以下[13]。根据这种统计,阑尾炎在该校的预期发病数不应超过3个。然而,97年度该校发生8例患者,高于预期发病几倍,也高于对照学校的发病率,与前2年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Poisson分布),且集中在春冬两季的2个多月内,表明该校发病的增高不是随机现象。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典型,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普遍增高,与文献吻合,且病检结果为急性单纯性或化脓性阑尾炎,表明本组病例不属于特殊类型[14]的阑尾炎,如病毒、真菌导致的阑尾炎。
本次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与Martin报导的聚集性病例相似。不同的是Martin报导的病例平均年龄为13岁,小于本组病例。
聚集性和季节性常常是传染病的特征,本资料与阑尾炎是由传染因子引起的观点相吻合,但似可排除该校阑尾炎升高是由一次污染水源和食物所引起。因为学生和教职工及其家属共用食堂和水源,仅学生发病。我们也未发现患者在发病前有特殊的暴露,故导致该校阑尾炎增高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有关阑尾致病机制的学说主要有两种[15]。一般认为,阑尾腔阻塞是始动因素,而后继发感染。但后来的研究认为,阑尾炎的始动因素是肠源性感染,而阻塞是炎症过程中的一种结果。本组病例仅一例发现有粪石,无其它异物,呈聚集性和季节性,很难用阻塞来解释,且实验室检查和病检结果表明有细菌感染,提示细菌感染可能为本组病例的始动因素。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孙宁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457医院外科
林宜先 郭广松 刘铭球 湖北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Arnbjornsson E. Bengmark S.Obstruction of the appendix lumen in relation to pathogene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cta Chir Scand 1983,14:789~791.
2 Burkitt D P. The aetiology of appendicitis. Br J Surg 1971,58:695~699.
3 Scheidegger C. Frei R. Perforating appendicitis due to Salmonella hofit. Lancet 1990,335:59~60.
, http://www.100md.com
4 Bennion R S. Thompson J E. Gil J. Schmit PJ. The role of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n appendicitis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Am Surg 1991,57:766~768.
5 Attwood S E. Mealey K. Cafferkey M T et al. Yersinia infection and acute abdominal pain. Lancet 1987,1:529~533.
6 Rief R M. Viral appendicitis. Hum Pathol 1981,12(2):193~196.
7 Lopez-Navidad A, Domingo P, Cadafalch J, Farrerons J, Allende L, Bordes R. Acute appendicitis complicating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Rev Inf Dis 1990,12:297~302.
, http://www.100md.com
8 Noodleman JS. Eosinophilic appendicitis: demonstration of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as a causative agents. Arch Pathol Lab Med 1981,105:148~149.
9 Luckman R, Davies P. The epidemiology of acute appendicitis in California: racial, gender, and seasonal variation. Epidemiology 1991,2:323~330.
10 Martin DL, Gustafson T L. A cluster of true appendicitis cases. Am J Surg 1985,150:554~557.
11 Andersson R, Hugander A, Thulin A, Nystrom PO, Olaison G. Clusters of acute appendicitis: further evidence for an infectious aetiology. Int J Epidemiol. 1995,24(4):829~833.
, 百拇医药
12 罗连成.急性阑尾炎.曾宪九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8~50.
13 Freud E, Pilpel D, Mares AJ. Acute appendicitis in children in the Negev region: some epidemiological observations over an 11-year period (1973~1983).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1988,7(5):680~684.
14 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3~94.
15 Arnbjornsson E, Bengmark S. Role of obstru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Am J Surg 1984,147:390~392.
收稿日期:1999-02-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