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世界》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261882
婴儿“脑溢血”
http://www.100md.com 《健康世界》 1998年第5期
     作者:王小衡

    单位:

    关键词:

    健康世界980512.htm 提起脑出血,人们通常想到的,是患了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其实,在婴儿中也会出现颅内出血(人们习惯仍然称为“脑溢血”)。 在婴儿颅内出血的原因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占首位。

    过去认为,出生时体重不足、有产伤的婴儿或早产儿,最容易患维生素K缺乏症。现在,有许多证据显示,即使身体完全健康的足月儿,也有可能缺乏维生素K,因而出现颅内出血。 这是为什么呢? 维生素K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它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人的肠道中有些细菌也能制造维生素K。但是,维生素K在母乳中含量并不多,只有牛乳中含量的1/4。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的细菌不多,所以合成的维生素K也少。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以出生后一两个月的婴儿多见。

    患儿往往是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烦躁不安,会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或者嗜睡、昏迷,还有喷射状呕吐、全身抽风等症状,两侧眼睛的瞳孔也不一般大。严重者,患儿很快就会死亡。即使能治好,也会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如癫痫、肢体功能障碍或智力减退)。

    预防胜于治疗。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这种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方法是所有的新生儿,无论是正常足月出生的孩子,还是低体重儿、早产儿、难产儿,都应该在出生以后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1~5毫克;对于单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尤其是有慢性腹泻或曾经使用过抗生素、患有婴儿肝炎综合征、胆道阻塞者,在满月的时候,还要重复注射一次维生素K1~5毫克。

    乳母要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及鱼类食品。在新生儿后期,乳母最好每天服用维生素K两周,每天10~20毫克,以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