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2438
新生儿急腹症消化道造影检查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姜月平 罗德源

    单位: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小儿外科(512026)

    关键词:新生儿;泛影葡胺;急腹症

    广东医学990221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48例新生儿急腹症以19%复方泛影葡胺作消化道造影检查,与15 a间未经造影检查并急诊手术治疗的92例新生儿急腹症对比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结果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2%和63.0%(P<0.025)。结论 19%复方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安全、快捷,能提高新生儿急腹症的早期诊断水平。

    新生儿急腹症以先天畸形多见,治疗效果与早期诊断及治疗关系密切。1989年4月~1998年4月,我们对该类病儿以19%复方泛影葡胺作消化道造影检查48例。本文就此检查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10 h~30 d,早产及体重低于2.5 kg 8例。病因中胃穿孔2例,胃扭转3例,十二指肠狭窄及闭锁2例,空回肠狭窄及闭锁11例,肠旋转不良6例(并空肠闭锁2例),胎粪性腹膜炎6例(并空回肠闭锁3例,回肠穿孔1例),肠套叠3例,小肠穿孔4例(并坏死性肠炎2例),结肠穿孔2例,结肠狭窄2例,先天性巨结肠7例,肠重复畸形3例,病因不明3例。全组合并体温不升7例,新生儿硬肿症及肺炎各4例,中重度脱水13例。

    1.2 检查方法 ①常规作碘过敏试验,摄胸腹部立、卧位平片。②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用生理盐水稀释两倍成19%的浓度,稀释后用量一般20~80mL。③经鼻胃管胃肠造影:给患儿置入鼻胃管,缓慢注入造影剂20~40 mL,透视下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运行,根据情况随时摄片。④结肠造影:经肛门插入F16号导尿管,注入造影剂20~40 mL,同时透视下观察。检查后分别抽出胃及结肠内造影剂。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检查及治疗结果 本组行胃肠造影42例,结肠造影31例,两者结合应用25例。观察时间18~150 min,平均58 min。无1例因造影检查引起并发症或死亡。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治疗38例,其中32例与术前诊断相符。手术治疗死亡9例,其中胃及结肠穿孔、中肠扭转、胎粪性腹膜炎和全结肠型巨结肠各1例,肠闭锁与坏死性肠炎各2例。非手术治疗10例均存活,其中胃扭转1例经体位治疗7个月后复查自行复位;肠套叠1例经加压灌肠后复位;巨结肠5例在7~9个月后行根治术治愈;3例病因不明者腹平片诊断肠梗阻,造影显示消化道通畅,保守治疗下病情好转,随诊半年以上患儿生长发育正常。

    2.2 历史对照 回顾本院15 a来未经造影检查而急诊手术治疗的新生儿急腹症92例,男53例,女39例,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腹透及腹平片、腹腔诊断性穿刺、腹部B超等,其诊断符合率与造影组比较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两组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手术

    (例)

    诊断

    符合(例)

    符合率

    (%)

    χ2

    P值

    男

    女
, 百拇医药
    造影组

    非造影组

    48

    92

    31

    53

    17

    39

    38

    92

    32

    58

    84.21

, http://www.100md.com     63.04

    5.66

    <0.025

    3 讨论

    新生儿急腹症临床上较常见,其病因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多见,病死率高,表现常不典型,主要根据临床和X线腹部平片进行诊断,但其诊断一般只有一初步概念,有时对决定治疗,尤其是手术指征不易把握。消化道造影对诊断肠梗阻、消化道穿孔及消化道畸形能提供直接的影像依据,并能指示病变原因、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对急腹症病儿作出早期诊断,从而决定治疗。当急腹症病儿在腹平片检查不能确定诊断及决定治疗时,即可行消化道造影检查。本组48例造影检查,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非造影检查组,而病死率则降低。资料显示经造影检查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避免盲目的剖腹探查给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降低病死率的原因之一。
, http://www.100md.com
    新生儿一般禁作钡餐检查,因钡餐检查容易误吸而致很难医治的钡肺。对于消化道穿孔,钡餐或钡灌肠又能造成钡剂流入腹腔,使病情加重或引起严重的腹腔粘连。而水溶性碘剂特点为:①液体较稀薄,容易进入小的穿孔;②进入腹腔的造影剂能被吸收;③碘液通过肠道迅速,正常人口服后1 h可达大肠,可缩短检查时间。因此较适用于新生儿急腹症,尤其是胃肠病变所致的穿孔以及平片与临床症状不能确定诊断,病情急重,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诊断的肠梗阻病儿。19%复方泛影葡胺浓度低,消除了有机碘水溶液所具有的高张力对新生儿的影响,本组应用表明,显影清晰,观察效果满意,未发现造影剂对患儿有不良影响,大多数病儿在1 h内能完成检查。

    新生儿如没有胃肠道梗阻,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后45~60 min,造影剂可达结肠。如胃或小肠有梗阻病变,则需延长观察时间。如结合肛门注入造影剂,可扩大观察范围,缩短检查时间。本组1例胎粪性腹膜炎并回肠穿孔病儿,在胃肠造影时显示小肠梗阻,结肠造影中发现造影剂经回肠流入腹腔。手术见小肠粘连成团,回肠末段周围有一包裹性积液,回肠上穿孔细小,不易发现,由于术前已明确回肠穿孔,故手术中不致遗漏其处理。
, 百拇医药
    全结肠型巨结肠因结肠细小易误诊为肠闭锁,本组有2例。前者的X线征象主要为:①结肠框短缩,盲肠高位,脾曲钝化,乙状结肠短小,整个结肠呈“?”号征;②结肠壁僵直,无蠕动波,无扩张及收缩的改变;③结肠边缘呈锯齿样改变或不规则的异常收缩;④直肠壶腹消失,宽径小于1 cm伴有僵直或锯齿状改变;⑤直肠直径与结肠直径相等,结肠袋消失;⑥末段回肠亦呈痉挛状改变;⑦造影剂排空延迟。熟悉上述X线征象,检查时注意通过观察结肠的蠕动及造影剂的排空情况来判断结肠的蠕动功能,有助于两者的鉴别。必要时在排除结肠穿孔后可再灌钡了解结肠排空情况。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在临床上主要根据腹部平片显示气腹作出诊断,但气腹出现率约占65%,而且并非发生气腹一定是胃肠道穿孔。本组6例肠穿孔均由造影检查诊断,而腹平片上未见气腹征象,其中1例为洗肠治疗引起肠腔出血,腹平片检查无气腹影,立即造影在结肠穿孔后2 h确诊,经急诊结肠造瘘及穿孔修补术得以挽救患儿生命。

    4 参考文献(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