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2462
恙虫病性浆膜腔积液8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何柏林 魏新安

    单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5280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256 恙虫病可引起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而恙虫病浆膜腔积液的报道极少,我院从1995~1997年收治的47例恙虫病中有8例出现浆膜腔积液,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出现浆膜腔积液的8例患者占同期住院的47例恙虫病患者的17.0%(8/47),年龄20~76岁,平均44.9岁,其中20~39岁4例,41~45岁2例,70~76岁2例;男3例,女5例;发病时间在6~10月的7例,2月的1例。

    1.2 诊断标准 ①有野外或草坪活动史;②高热并特异性焦痂或溃疡;③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④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阳性或恙虫病立克次体DNA阳性(PCR)。
, http://www.100md.com
    1.3 临床表现

    1.3.1 一般情况 全部病例均有突发性持续高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

    1.3.2 多器官损害 所有病例都有2个以上脏器损害,肺部炎症8例,均较轻;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频发房性早搏1例,快速房颤1例;脾大8例;谷丙转氨酶(ALT)升高7例,40.9~466 U/L,其中40.9~74 U/L 4例,160 U/L 1例,206.9 U/L 1例,466 U/L 1例;肾损害1例,尿素氮(BUN)达33.4 mmol/L,B超示双肾弥漫性病变;胃溃疡出血2例;合并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败血症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3例。

    1.3.3 浆膜腔积液 出现胸腔积液5例,量均较少,其中双侧胸腔积液2例,右侧胸积液2例,左侧胸积液1例;腹腔积液4例;胸腹腔同时积液2例。

    1.4 治疗与转归 全部病例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治疗,体温均在第2或第3天降至正常;1例氯霉素治疗4 d无效,改四环素治疗第2天体温降至正常;所有损害的脏器功能均可恢复正常,浆膜腔积液在热退后均能消失。
, 百拇医药
    2 讨论

    近年报道恙虫病引起多脏器损害逐渐增多,而恙虫病合并浆膜腔积液的个例只偶有报告,罗红涛报告恙虫病多器官损害90例,胸腔积液16例,占17.8%[1],与本文报告17.0%(8/47)相似;王振富报告恙虫病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积液及并发睾丸鞘膜积液各1例[2]。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经恙螨叮咬人后而感染,病原体释出的毒素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可导致各脏器的炎性病变。立克次本引起的基本病理损伤是小血管炎,主要累及血管内上皮细胞,细胞肿胀坏死,血管通透性增加。另多数学者认为立克次体裂解产物可作为变应原引起免疫病理反应(超敏反应),导致血管旁肉芽肿等形态变化,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如立克次体侵害浆膜腔,释放毒素易引起广泛血管损害,致血管通透性改变,液体渗出到浆膜腔,在胸腔、腹腔、心包、睾丸鞘膜浆膜腔出现黄色浆液纤维素性渗出,临床表现为浆膜腔积液。

    由于恙虫病所致的浆膜腔积液均有多脏器损害,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对恙虫病的认识不足,或未能找到极隐蔽的焦痂或溃疡,易引起误诊,本文有1例因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黑便,急诊胃镜有多发性胃溃疡,因未能找到在阴茎根部的极浅小溃疡而误诊;1例因合并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败血症,虽找到焦痂,但用氯霉素治疗4 d无效,而怀疑恙虫病的诊断,改用其他抗生素治疗败血症5 d仍无效,后改用四环素治疗第2天高热退至正常。

    3 参考文献

    1 罗红涛.恙虫病多器官损害90例临床分析.佛山市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1997.78

    2 王振富,何世瑜,恙虫病少见并发症2例报告.见:林永焕,主编.现代传染病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6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