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2471
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周雄华

    单位:电白县电城医院外科(525437)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246 我院自1993年5月~1997年6月使用四孔小儿自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2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0~73岁。锁骨中1/3与外1/3交界处骨折15例,中1/3骨折10例。横骨折8例,斜形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 d内12例,11~15 d 8例,16~30 d 5例。本组有10例曾接受各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改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及效果 取平卧位,术侧肩胛部垫高约30°,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以骨折为中心于锁骨前下方作一横切口,切开皮肤及颈阔肌,切开锁骨骨膜,作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两断端,将骨折准确复位后,选用四孔小儿自动加压接骨板置锁骨骨折线前方张力侧,旋入螺钉固定。颈阔肌下放置橡皮片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用三角巾悬吊术侧上肢,术后第3天逐渐开始练习术侧肩关节活动。术后摄X线片,骨折的解剖复位率达100%。所有病例均获半年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伤侧上肢功能正常。

    2 讨论

    绝大多数锁骨骨折可使用非手术治疗,但需4周的8字绷带固定,不利于伤肢功能锻练,由于固定不牢固,可使骨折再移位,不利于骨折愈合。本组选用四孔小儿自动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比使用骨圆针、螺纹钉等固定更加坚强,因接骨板自身的加压作用,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利于骨折愈合。此法固定牢固,伤侧上肢能早期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此法尤其适用于锁骨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不稳定性骨折。,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