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2486
组织胞浆菌病误诊为结核病1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2期
     作者:陈芾珩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515041)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266 患者,男性,48岁。因发热、消瘦、乏力1个多月于1998年6月18日入院。1个多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多波动于37.6~38.4℃,偶高达40℃,发热常于午后开始,持续至第2天上午渐退,无盗汗,无咳血丝痰,无咯血,体重减轻10余斤。在外院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核”,痰找结核菌阳性,予INH、RFP、SM、EM抗痨治疗半个月,症状无改善,以“发热查因”转入我院。查体:T 38.2℃,P 88次/ min,BP 14/9 kPa,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右锁骨上窝可扪及一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质中,活动差,无触痛,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HR 88次/ 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胸部正位片:左下肺炎并含气不全。全消化道钡餐:胃窦炎。ESR 90 mm/h。肝功能检查:AST、ALT升高,血IgG、IgA、补体升高。乙肝二对半:HBSAg、HBeAb、 HBcAb阳性。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及痰培养均阴性。骨髓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88%,积分185,骨髓细胞数太少不能分类。血常规:WBC 2.49×109/L,RBC 3.73×1012/L, Hb 76 g/L, Plt 260×109/L。大、小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淋巴结结核,淋巴瘤待排。给予积极抗痨及抗炎治疗1周无效,再摄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边缘模糊。于6月25日行右锁骨上窝淋巴结活检报告:淋巴结组织细胞浆菌病。追溯病史患者10多年前去过泰国、新加坡旅游。拟“组织胞浆菌病”予大扶康治疗4 d,体温恢复正常。

    讨论 美州型组织胞浆菌病简称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流行于北美的地方病。由有荚膜的组织胞浆菌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前者95%无呼吸道症状,仅少数表现为类似结核或肺炎的症状,常能自愈。后者多为播散型,症状重,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常见,预后不佳。病理组织检查可见由干酪样坏死灶、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浸润形成的慢性肉芽肿改变。本病在我国自1955年至今仅发现数例,患者多为归国华侨。正是由于此病为少见病,且患者有类似结核的中毒症状及病理组织改变,易致临床医生误诊,应引以为戒。,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