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护理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6301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配合
http://www.100md.com 《护理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杜伟 王新南

    单位:杜伟(兰州军 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眼科, 乌鲁木齐 830000);王新南(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眼科, 乌鲁木齐 830000)

    关键词:

    护理学杂志000322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 giography, FF A)是眼底病检查的 重要方法之一,对眼底病的诊断、预后和疗效有特殊的价值。我院于1997年7月至1999年5月 ,共行FFA 384例,现将有关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4例,男258例,女126例,年龄8~81岁,平均49岁。共计20多个病种,其中中心性 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19例;黄斑部病变9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3例;视网膜血管阻 塞56例;其他眼底病变51例,诊断正确率98.7%。
, 百拇医药
    2 FFA的原理和意义

    ①造影用的荧光素钠(C20H10O5Na2)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染料,注入静脉后 ,大部分与各种血清蛋白和红细胞结合,小部分游离[1]。具有不参加机体代谢, 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②荧光素随着血流进入眼底血管时,在蓝色光波(波长490 nm) 激 发下发出黄绿色光(波长520 nm)[2],提高了眼底血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可了解 眼底微细结构和微循环变化,临床上对视网膜血管病变、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糖尿病眼底病 变、眼底肿瘤等疾病有诊断价值。③FFA图像可用照相机迅速拍摄下来。某些在眼底镜下无 法见到的眼底疾病往往在荧光素血管照相上可发现,可找出其病变的部位、性质,以确定诊 断。

    3 护理配合

    3.1 造影前准备
, 百拇医药
    ①造影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对高血压、心脏疾患、肝肾功能损害者应慎重,必要时全面 检查,以防发生意外。②患眼滴复方托品酰胺眼液5~6次,待瞳孔扩至7~8 mm才能达到摄 片的要求,以防漏拍眼底病变区域。③造影室内备抢救药品及器材,以保 证医疗安全。④准备三通双管注射器。两副注射器分别吸0.1% 荧光素钠稀释液5 ml和10%荧光素钠溶液5 ml,抽好药后做标记按顺序摆放于无菌盘内备用 。⑤FFA在暗室内进行,病人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故在检查前护士应将造影的注意事项 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3.2 造影中的配合

    ①造影时嘱病人眼睛睁大,少眨眼,非检查眼注视红色指示灯,以固定眼球,勿讲话,以 防唾沫飞溅镜头。②病人头部固定在支架上,自然舒适地保持一定姿势15 min左右,待医生 将镜头对准瞳孔后,再进行静脉穿刺。③选择前臂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先 将0.1%荧光素钠稀释液5 ml缓慢静推(5~8 min),如病人无不 良反应,即可通知医生,再拨通通向装有10%荧光素钠溶液的注射器并在3~5 s内快速推注 ,做到推药与计时同步。推药完毕拔针,一手按压针眼,一手按摸病人脉搏,观察脉搏 速率、节律、强弱等情况。④拍摄过程中,指导病人按要求转动眼球,使病变部位充分暴 露,对畏光或眼睑皮肤松驰者,可帮助其固定上、下眼睑。⑤造影完毕后,嘱病人尽可能不 要 直视强光,并告知出现皮肤、结膜、尿发黄,甚至视物有黄色或粉红色等现象,不要紧张 ,为荧光素的染料特性所致,通常在24 h内可完全排出体外。
, 百拇医药
    3.3 不良反应的处理

    FFA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荨麻疹、晕厥、休克、甚至心脏骤停,其中以恶心、呕吐最 常见。384例中76例在推药后10~30 s发生恶心,嘱病人深呼吸、放松,症状自 行缓解;1例推药后10 s发生呕吐,停止拍摄,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老年病人出现 晕厥,立即平卧给氧后缓解,监测生命体征正常。本组未发生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

    4 讨论

    造影前充分散瞳十分必要,瞳孔散得越大,造影漏诊率越低。观察中见瞳孔散大,直 径<5 mm者,观察范围偏小,易遗漏病变部位;如因虹膜粘连瞳孔不易扩大者不宜做该检查 。

    荧光素钠从肘静脉注入后随血流到眼底,一般需10~15 s,拍摄造影像于注射荧光素钠 后10 s开始连续拍摄,每秒1~2张, 在静脉充盈后停止连续拍摄而改为选择拍摄。以后根据病情于注射后5,10,20 min拍摄, 重点拍下有病变的部位,依据病情在最合适的时间拍摄到最有价值的荧光 图像。因此,须在推注荧光素钠时开始计时,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魏景文主编.临床眼底病彩色图谱.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1

    2,铃木美惠子,陈淑英主编.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398

    (1999-09-04收稿 1999-10-29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