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64119
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年第7期
     作者:徐馥梅

    单位:北京邮电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32

    关键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000751[中图分类号] R445.3 R730.262

    [文章编号] 1003-3289(2000)07-0556-01

    患者 女,51岁。右腰部胀痛一年余,随呼吸加重,无肉眼血尿。查体:一般情况可,右上腹部可触及一肿块,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内分泌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CT检查:右肾上腺区混杂密度肿块影,含脂肪及软组织密度,CT值-86~64HU,大小约12cm×12cm,边界清楚,右肾轴扭转并受压向下移位,轮廓完整,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CT值增加5HU(见图1,2)。

    手术病理报告:右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伴出血。

    图1 右肾上腺区肿块含脂肪及

    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

    图2 增强扫描无明显增强

    讨论 髓质脂肪瘤是由各种成熟脂肪成份及类骨髓样造血成份组成的一种不常见的肿瘤。有报道,在210例肾上腺肿瘤中,髓质脂肪瘤占7%。髓质脂肪瘤来源不太明确,多数认为来自肾上腺残留胚胎性间充质。有作者做大组病例统计,将髓质脂肪瘤按临床病理分为四型:I型孤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最常见,CT上可见特征性脂肪成份,无内分泌异常,具良性倾向,肿瘤小者可无临床症状,肿瘤大者可有腰部不适等表现。II型伴出血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影像表现似I型,但肿瘤较大,平均直径为14.2cm,且男性好发。临床表现较重, 可有突发疼痛、恶心、呕吐、低血压及血色素下降等。III型肾上腺外髓质脂肪瘤,临床及影像表现似I型,大多数发生于腹膜后如骶前、肾周或下方、盆腔,CT上可见假包膜,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偏多,此型需与其他含脂肪肾上腺外肿块鉴别包括脂肪肉瘤、畸胎瘤、外部生长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IV型肾上腺组织其他病变如增生、腺瘤等中伴局灶性髓质脂肪瘤样病变特点为病变较小,含脂肪成分低,易发生钙化。从组织学上,此型与病变组织的退变有关。本病例病理分型符合II型,病变较大伴有出血,但是临床表现较轻。术前拟诊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误诊主要原因病变定位不准确,应采取CT三维重建(MPC)及MR多层面扫描有助于定位。读片应细心将周围解剖关系分清,在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徐馥梅(1971—),女,天津人,大学本科,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 Philip JK,Brent JW,Padma R,et al. Myelolipoma:CT and Pathologic Features [J]. Radiol,1998,208:87-95.

    (收稿日期:2000-02-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