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作者:李天晓 杜仁法 韩新巍 李荫太 李树新
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关键词:
实用放射学杂志000417[中图分类号]R8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671(2000)04-0239-02
The Embolic Therapy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vernous Sinus Using Spring Coil
脑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简称CCF)的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难点。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4]。我院自1994~1995年间采用国产微弹簧圈对2例脑动脉瘤和4例CCF进行了栓塞,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例动脉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3和56岁,都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大的1例对侧肢体偏瘫。
4例CCF病人1例女性,3例男性,年龄41~61岁。均为头颅外伤后发病,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突眼、眼睑外翻和结膜充血水肿,头部隆隆样杂音明显。1例于伤后出现硬膜下血肿行清除术后4个月发病。图1 左侧前交通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前
图2 微弹簧圈栓塞术后瘤腔闭塞
, 百拇医药
图3 右侧CCF栓塞前大量静脉分流,颈内动脉脑内分支几乎不显影
图4 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分流减少,颈内动脉脑内分支显影
1.2 脑血管造影:
所有病例在栓塞前都进行了常规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2例均位于前交通动脉,单发,呈囊状,基底较细,直径1例16 mm,1例12 mm,分别由左、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
CCF血管造影示均为单侧供血,表现为颈内动脉和海绵窦直接交通,2例快速摄影显示瘘口的位置分别在虹吸部后曲段和水平段。造影表现为动脉期海绵窦及相连的静脉早期显影,海绵窦内有大量的造影剂进入。眼上静脉早期显影且明显迂曲扩张,其它显影静脉有眼下静脉、岩窦等。4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显影不良,即“偷流”现象。
, 百拇医药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采用Magic 3F微导管(法国Balt公司生产)系统,配相应的微导丝。
微弹簧圈采用国产0.031 inch钨丝微弹簧圈(武汉华信新技术研究所研制),长度3~6 cm。
2.2 栓塞方法:穿刺插管使用Seldinger法,经右股动脉插入6-8F导管鞘,其侧壁与加压输液瓶相连。然后使用5-6F的薄壁导管选择性插入颈内动脉第二颈椎水平,其末端接 上Y型带阀接头,侧壁也与一加压输液瓶相连。最后即可将微导管经薄壁导管送入颈内动脉内进行选择性的栓塞治疗。
(1)动脉瘤栓塞:将微导管选择性的插入动脉瘤腔并注射造影剂证实后,把微弹簧圈套入细钢丝上送入微导管内,拔出细钢丝,用1 ml注射器抽入盐水用力注入,即可将微弹簧圈推入瘤腔内。至瘤体腔基本填满,而瘤基底尚存时结束,2例病人分别使用了14和11个微弹簧圈。
, 百拇医药
(2)CCF的栓塞:将微导管插入颈内动脉虹吸部,反复寻找瘘口并将微导管送入,然后经造影证实即可栓塞。其过程与上述相同,使用微弹簧圈数量14~21个,至造影分流消失或明显减少,听诊杂音明显减轻或消失时结束。有1例栓塞后1周瘤口再通,又进行了第二次栓塞。
3 结果
3.1 栓塞效果:
1例动脉瘤瘤腔90%充填,其基底尚存;另1例瘤腔完全充填闭塞。复查造影见载瘤颈内动脉通畅,未受明显影响(图1,2)。
4例CCF有2例栓塞满意,造影复查分流基本消失,栓塞后1周杂音逐渐消失。1例CCF在栓塞的当时分流就完全停止,杂音消失,但出现了颈内动脉的重度痉挛。另1例栓塞第一次时分流减少80%,于1周后症状复发,又进行第二次栓塞亦未使分流明显减少(图3,4)。
, 百拇医药 3.2 并发症:
1例动脉瘤栓塞后出现了失语症状,经治疗后消失。1例CCF栓塞时出现严重颈内动脉痉挛,但未发生缺血症状,可能为侧枝循环代偿良好的原因。
4 讨论
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手术,但是开颅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所以,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1~5]。以往动脉瘤栓塞多使用可脱性球囊,治疗了许多不能手术的病例,但有些病例由于受球囊的形状所限不能完全闭塞瘤腔,而且有一些并发症。对宽颈巨大动脉瘤球囊不能闭塞瘤颈,细颈则球囊不易通过,同时球囊充盈可使动脉瘤壁受压,有破裂的危险。1991年,Guglielmi等报告了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结果,随后,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用国产微弹簧圈成功的治疗了一些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2,4]。
, http://www.100md.com 使用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机理,是微弹簧圈进入瘤腔后占据了瘤腔的空间,改变了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了血流对瘤壁的直接冲击力,血液滞留易于诱发瘤腔内的血栓形成,从而闭塞整个动脉瘤。其优点是微弹簧圈的适应证较广,对不适合手术和球囊栓塞的病人均可进行栓塞;同时,国产微弹簧圈价格低廉,减轻了病人的负担;由于钨微弹簧圈不透X线,也易于追踪观察。其缺点是不能应用于微小动脉瘤和宽基底动脉瘤。本文报告2例动脉瘤栓塞,均使用国产微弹簧圈,操作简单、方便,栓塞短期效果较好。
CCF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以血管内栓塞为首选,主要采用可脱性球囊进行栓塞,大部分病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5]。使用微弹簧圈报道的病例较少,其机理是微弹簧圈送入海绵窦或引流静脉内,诱发血栓形成而将瘘口阻塞。使用微弹簧圈栓塞CCF的优点如上所述,较球囊易于操作、危险性小是其较大特点。但是有些病例瘘口不易阻塞,单用微弹簧圈效果较差。本文有1例虽经2次栓塞也未达到治疗目的,可能即为此原因。国外有人将微弹簧圈和IBCA合用,或将微弹簧圈接通正直流电以促发海绵窦内血栓形成,达到治愈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1]。使用微弹簧圈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造成动脉瘤载瘤动脉和CCF供血动脉的异位栓塞,栓塞前认真造影观察可避免发生这些情况。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李天晓(1962-),男,河南郏县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副教授,1993年介入放射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省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兼秘书,曾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等刊物发表20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张玉琪,李佑祥,吴中学.微弹簧圈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3):177.
[2]王忠诚,吴中学,戴建平,等.自制微弹簧圈血管内闭塞颅内动脉瘤(附20例临床报告).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1):1.
[3]马廉亭,余 泽,秦尚振,等.颅内巨大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的探讨.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1):8.
[4]Guglielmi G,Vinuela F,Duckwiler G,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ysms by electrothrombosis using electrically detachable coils.J Neurosurg,1992,77:515.
[5]凌 锋,段国升,李铁林,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89,5:244., 百拇医药
单位: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 郑州 450052
关键词:
实用放射学杂志000417[中图分类号]R8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671(2000)04-0239-02
The Embolic Therapy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and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vernous Sinus Using Spring Coil
脑动脉瘤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简称CCF)的治疗是神经外科的难点。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4]。我院自1994~1995年间采用国产微弹簧圈对2例脑动脉瘤和4例CCF进行了栓塞,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例动脉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3和56岁,都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年龄大的1例对侧肢体偏瘫。
4例CCF病人1例女性,3例男性,年龄41~61岁。均为头颅外伤后发病,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突眼、眼睑外翻和结膜充血水肿,头部隆隆样杂音明显。1例于伤后出现硬膜下血肿行清除术后4个月发病。图1 左侧前交通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前
图2 微弹簧圈栓塞术后瘤腔闭塞
, 百拇医药
图3 右侧CCF栓塞前大量静脉分流,颈内动脉脑内分支几乎不显影
图4 微弹簧圈栓塞术后分流减少,颈内动脉脑内分支显影
1.2 脑血管造影:
所有病例在栓塞前都进行了常规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2例均位于前交通动脉,单发,呈囊状,基底较细,直径1例16 mm,1例12 mm,分别由左、右侧大脑前动脉供血。
CCF血管造影示均为单侧供血,表现为颈内动脉和海绵窦直接交通,2例快速摄影显示瘘口的位置分别在虹吸部后曲段和水平段。造影表现为动脉期海绵窦及相连的静脉早期显影,海绵窦内有大量的造影剂进入。眼上静脉早期显影且明显迂曲扩张,其它显影静脉有眼下静脉、岩窦等。4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显影不良,即“偷流”现象。
, 百拇医药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采用Magic 3F微导管(法国Balt公司生产)系统,配相应的微导丝。
微弹簧圈采用国产0.031 inch钨丝微弹簧圈(武汉华信新技术研究所研制),长度3~6 cm。
2.2 栓塞方法:穿刺插管使用Seldinger法,经右股动脉插入6-8F导管鞘,其侧壁与加压输液瓶相连。然后使用5-6F的薄壁导管选择性插入颈内动脉第二颈椎水平,其末端接 上Y型带阀接头,侧壁也与一加压输液瓶相连。最后即可将微导管经薄壁导管送入颈内动脉内进行选择性的栓塞治疗。
(1)动脉瘤栓塞:将微导管选择性的插入动脉瘤腔并注射造影剂证实后,把微弹簧圈套入细钢丝上送入微导管内,拔出细钢丝,用1 ml注射器抽入盐水用力注入,即可将微弹簧圈推入瘤腔内。至瘤体腔基本填满,而瘤基底尚存时结束,2例病人分别使用了14和11个微弹簧圈。
, 百拇医药
(2)CCF的栓塞:将微导管插入颈内动脉虹吸部,反复寻找瘘口并将微导管送入,然后经造影证实即可栓塞。其过程与上述相同,使用微弹簧圈数量14~21个,至造影分流消失或明显减少,听诊杂音明显减轻或消失时结束。有1例栓塞后1周瘤口再通,又进行了第二次栓塞。
3 结果
3.1 栓塞效果:
1例动脉瘤瘤腔90%充填,其基底尚存;另1例瘤腔完全充填闭塞。复查造影见载瘤颈内动脉通畅,未受明显影响(图1,2)。
4例CCF有2例栓塞满意,造影复查分流基本消失,栓塞后1周杂音逐渐消失。1例CCF在栓塞的当时分流就完全停止,杂音消失,但出现了颈内动脉的重度痉挛。另1例栓塞第一次时分流减少80%,于1周后症状复发,又进行第二次栓塞亦未使分流明显减少(图3,4)。
, 百拇医药 3.2 并发症:
1例动脉瘤栓塞后出现了失语症状,经治疗后消失。1例CCF栓塞时出现严重颈内动脉痉挛,但未发生缺血症状,可能为侧枝循环代偿良好的原因。
4 讨论
颅内动脉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手术,但是开颅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所以,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1~5]。以往动脉瘤栓塞多使用可脱性球囊,治疗了许多不能手术的病例,但有些病例由于受球囊的形状所限不能完全闭塞瘤腔,而且有一些并发症。对宽颈巨大动脉瘤球囊不能闭塞瘤颈,细颈则球囊不易通过,同时球囊充盈可使动脉瘤壁受压,有破裂的危险。1991年,Guglielmi等报告了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结果,随后,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用国产微弹簧圈成功的治疗了一些病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2,4]。
, http://www.100md.com 使用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机理,是微弹簧圈进入瘤腔后占据了瘤腔的空间,改变了瘤腔内的血流动力学,减轻了血流对瘤壁的直接冲击力,血液滞留易于诱发瘤腔内的血栓形成,从而闭塞整个动脉瘤。其优点是微弹簧圈的适应证较广,对不适合手术和球囊栓塞的病人均可进行栓塞;同时,国产微弹簧圈价格低廉,减轻了病人的负担;由于钨微弹簧圈不透X线,也易于追踪观察。其缺点是不能应用于微小动脉瘤和宽基底动脉瘤。本文报告2例动脉瘤栓塞,均使用国产微弹簧圈,操作简单、方便,栓塞短期效果较好。
CCF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以血管内栓塞为首选,主要采用可脱性球囊进行栓塞,大部分病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5]。使用微弹簧圈报道的病例较少,其机理是微弹簧圈送入海绵窦或引流静脉内,诱发血栓形成而将瘘口阻塞。使用微弹簧圈栓塞CCF的优点如上所述,较球囊易于操作、危险性小是其较大特点。但是有些病例瘘口不易阻塞,单用微弹簧圈效果较差。本文有1例虽经2次栓塞也未达到治疗目的,可能即为此原因。国外有人将微弹簧圈和IBCA合用,或将微弹簧圈接通正直流电以促发海绵窦内血栓形成,达到治愈目的,值得进一步研究[1]。使用微弹簧圈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能造成动脉瘤载瘤动脉和CCF供血动脉的异位栓塞,栓塞前认真造影观察可避免发生这些情况。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李天晓(1962-),男,河南郏县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副教授,1993年介入放射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省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兼秘书,曾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等刊物发表20余篇文章。
参考文献
[1]张玉琪,李佑祥,吴中学.微弹簧圈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3):177.
[2]王忠诚,吴中学,戴建平,等.自制微弹簧圈血管内闭塞颅内动脉瘤(附20例临床报告).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1):1.
[3]马廉亭,余 泽,秦尚振,等.颅内巨大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的探讨.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94,10(1):8.
[4]Guglielmi G,Vinuela F,Duckwiler G,et al.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aneuysms by electrothrombosis using electrically detachable coils.J Neurosurg,1992,77:515.
[5]凌 锋,段国升,李铁林,等.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中华神经外科学杂志,1989,5:24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