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65082
男性儿童变声期发声障碍的早期干预
http://www.100md.com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只炳元 石继红

    单位:只炳元(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耳鼻咽喉科 天津 300052);石继红(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男性儿童变声期发声障碍的早期干预【中图分类号】 R76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299(2000)02-0085-01

    1996年8月~1998年7月,收治了3例男性变声期发声障碍患者。患者使用假声发声,音域窄,同时嘶哑,音调极不稳定而忽高忽低,由于早期引导干预,使患儿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顺利度过变声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3例患儿都是男性,年龄13岁2例、14岁1例。主诉发声困难,1例发声嘶哑1个月,2例发声嘶哑2个月,其中有2例发声时伴有喉痛。在发生声音嘶哑前仅有1例患儿有“感冒”史。1例患儿发声时可见颈部肌肉也紧张收缩。患儿的嗓音中大部分表现为比童声音调更高而单调,并混有少量低沉浑厚的音调,但两者都不圆润,参杂有嘶哑声。检查:3例患儿都进行了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喉粘膜充血,声带和室带明显肿胀。发声时声带运动活跃,有过度内收的倾向,有时可见两侧室带会于中线将声带遮盖,但有时又有声门后方的闭合不全。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时首先向患儿和家属解释其发声不悦耳是因患儿发声方法不正确引起的,男孩在青春期变声是正常的,变声后的嗓音会变得低沉,现在的嗓音低沉部分是变声后的基本声调。接着训练患儿正确发声。发声前患儿肌肉放松,在行纤维喉镜检查同时让患儿摹仿医师发“啊”、“屋”、“依”等元音并使发声拖长,令患儿用手抚于喉部,体会发声时肌肉震颤的感觉直到发声正确。此时可见两声带运动大致正常,尽管发声有些嘶哑但符合男性声调。反复进行至最终患儿可自行正确发声,嘱患儿回家练习读书读报。另用雾化吸入促进声带炎症的消散,对其中1例声带充血肿胀明显的病例给予少量激素和抗生素治疗。1周后复查2例发声已为正常男性浑厚的嗓音,1例改善不明显,再在间接喉镜下重新练习发声、阅读,并嘱患儿回家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先练习发单音节声然后再读书,1周后再复查患儿嗓音恢复正常声调。

    2 结果

    本组3例患儿经心理治疗、发声训练和药物治疗后均能正常发声,嗓音低沉浑厚已不嘶哑,在纤维喉镜下除见声带稍显肿厚外余无异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男性青春期喉部解剖结构都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声调也有一个突变。由于喉的形状、声带长度和喉肌肌力三者的不协调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声带充血、水肿和闭合不全,但终能渐渐适应而变成成年人的嗓音。本组3例患儿在变声期不适应新的嗓音,发声时刻意追求童声而使用不正确的方法发出假声,音调高而单调,音域窄同时嘶哑,音调不稳定,夹杂似成年男性低沉浑厚的嗓音,完全不同于正常变声期的声嘶。患儿发声的不正确是由于患儿及家长不懂得变声期声调的改变是一个正常的发育过程,经过解释了解这一过程后就很容易配合治疗。

    发声是一种不受大脑控制的条件反射,无论正确或错误的发声方法都能形成条件反射,成为一种语言习惯永久持续下去[1]。本组3例患儿的发声方法在变声的过程中极不稳定,声带运动活跃,时而闭合不全,时而过度内收两侧室带超越明显,其中1例患儿发声时可见颈部肌肉的参与,如不进行干预则错误的发声习惯可使其嗓音形成“习惯假声”,给患者造成终生的痛苦。本组3例患儿就是因不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羞于讲话,懒于参加集体活动,待患儿发声正常后才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个性。
, 百拇医药
    对于变声期发声障碍的患儿,采用心理治疗、语训和药物帮助消散声带炎症的综合治疗,语训的关键是纠正原来错误的发声方法而建立新的条件反射。语训开始是让患儿多听,对正确的嗓音有正确的认识。接着让患儿模仿,在患儿发声时插入纤维喉镜或进行间接喉镜检查,同时患儿将手抚于喉部,使原来的发声习惯被扰乱以便建立新的正确的发声方法。从发单元音到发单辅音,然后再发单词,取出喉镜后再念书读报,2例患儿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另1例患儿经第2次语训顺利克服了变声期发声障碍。

    参考文献

    1,杨宝琦.对男声女调的命名和手术治疗的意见[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60.

    1999-11-0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