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发展简史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000132 1 学校沿革
中山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属重点综合性医科大学,亦是国家教育部87所重点院校之一,有悠久的历史,1866年创办时为博济医院内设之博济医学堂。1953年和1954年由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广东公医学校等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曾于1956年改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而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6月,由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1985年底,邓小平同志为本校校名题词,学报刊名中的校名即是邓小平同志的手迹。德高望重的医学教育家、儿科专家柯麟教授曾长期任本校校长(1951.3~1953.8;1955.1~1966.8;1980.3~1984.4),后由内科学家陈国桢教授、寄生虫学家徐炳锟教授、传染病学专家彭文伟教授(1984.5~1990.8)、生理学专家卢光启教授(1990.8~1996.1)接任。自1996年1月起,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担任校长。黄校长在上任伊始就呼吁全体职工;发扬传统,再创辉煌,为把中山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 http://www.100md.com
2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创办和发展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是卫生部属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79年试刊,于1980年2月由杜传书教授、关勋添教授正式创办,自创办至今为季刊。初办时为小16开,80页,自办发行,定价0.80元,以报道本校医教研新理论、新技术为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主要为导师综述、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经验总结、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短篇报道、简报、新成果、简讯等。主编由历届校长兼任,首届主编是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内科学著名专家陈国桢教授,现任主编为现任校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1986年,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登记为058号,定价1.20元。1987年由新闻出版署规定了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20/R,国内外公开发行。1989年9月,有了ISSN号(1000-257X),定价2.50元。1993年被收录中国高等学校学报文献英文磁带版(CUJA E44110A)。1994年改为由邮局发行。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年改为大16开,定价10元。2000年改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
, 百拇医药
3 现编辑部设置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由主管副校长负责,隶属本校期刊中心。现有正式专职工作人员5人,含编辑4人(编审1人,副编审1人,编辑2人)及编务1人。由黄洁夫校长任主编,陈汝筑副校长任常务副主编,彭文伟教授、姚志彬教授、梁秀龄教授、顾军教授、关淡庄编审任副主编,设有由60多名医学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
4.《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成绩简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2月,当时刊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院学报》,至1986年改为现刊名,长期以来一直是季刊,80页。学报努力地及时反映本校具有特色的学科和国家、卫生部、广东省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包括内科肾病学、眼科学、寄生虫学、神经病学、肝胆外科学、传染病肝炎、生殖医学、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等。自1990年以来,基本做到按时出刊,在周期长版面少而研究论文又较多的情况下,自1995年起每年出版一期增刊,较为及时地宣传报道了本校重要的科研成果。均由中山医科大学印刷厂付印。
, http://www.100md.com
4.1 发行量
由于最初时自办发行,发行量少,影响不大,自1994年以后,在学报编辑部关淡庄主任的努力下,与报刊发行局达成协议,自1994年起改为报刊发行局代为发行,之后发行量逐年上升,订阅量将近1000份,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后又主动与各方面联系,取得了与不少国外图书情报部门的地址,并由图书馆与之相互交换杂志,数量达40份。
4.2 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根据1991~1998年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本刊发表的论文陆续有84篇论文获省部级以上1、2、3等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8篇、3等奖7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9篇、3等奖1篇;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等奖6篇、3等奖14篇;卫生部科技进步奖3等奖4篇等。另外,部分论文获厅局级奖,如:医药管理局1等奖1篇;广东省高教厅、卫生厅级1等奖、2等奖10篇、3等奖3篇;各学会奖励1、2、3等奖各1篇。还有,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2篇、2等奖5篇、3等奖10篇。
, 百拇医药
4.4 刊物获奖情况
本刊在1989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奖;1992年获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期刊奖;1993年本刊6篇论文获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作品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学报评比优秀学报二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省中宣部、新闻出版社局、省科委、期刊协会)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教育部文件说明,该项奖励可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本刊又获第二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亦等同于省高教厅科技进步奖)。
4.4 被检索刊物收录情况
根据1998年的有关资料,本刊被国内十几个检索刊物收录,如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分册、中国医学文献肿瘤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儿科科学家分册、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与妇产科分册、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分册、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等。现正主动与俄国的《AJ》(文摘杂志)、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美国的BIOSIS等联系,寄去《中山医科大学学报》,请这些检索刊物对本刊进行评审,考虑收录入其检索刊物。
4.5 引文频次与影因子
近年科技刊界兴起了以引文频次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行评价,虽然本刊因刊期较长,发表论文数量偏低导致被引频次偏低,但本刊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引文频次,在全国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排名在500名左右。而从另一项更为科学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引文频次与发表文献的相对值)来看,本刊的影响因子排在了100多名,在同类刊物中居第6名,影响因子值为0.21,相当于美国SCI收录的一般杂志的水平。
随着学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科研人员产出的论文数量也越来越多,本刊本着尽快和更全面地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将从2000年起改为双月刊,届时,本刊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将更为广泛。■, http://www.100md.com
单位:
关键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000132 1 学校沿革
中山医科大学是卫生部属重点综合性医科大学,亦是国家教育部87所重点院校之一,有悠久的历史,1866年创办时为博济医院内设之博济医学堂。1953年和1954年由原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广东公医学校等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曾于1956年改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而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6月,由卫生部批准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1985年底,邓小平同志为本校校名题词,学报刊名中的校名即是邓小平同志的手迹。德高望重的医学教育家、儿科专家柯麟教授曾长期任本校校长(1951.3~1953.8;1955.1~1966.8;1980.3~1984.4),后由内科学家陈国桢教授、寄生虫学家徐炳锟教授、传染病学专家彭文伟教授(1984.5~1990.8)、生理学专家卢光启教授(1990.8~1996.1)接任。自1996年1月起,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担任校长。黄校长在上任伊始就呼吁全体职工;发扬传统,再创辉煌,为把中山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 http://www.100md.com
2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创办和发展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是卫生部属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1979年试刊,于1980年2月由杜传书教授、关勋添教授正式创办,自创办至今为季刊。初办时为小16开,80页,自办发行,定价0.80元,以报道本校医教研新理论、新技术为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主要为导师综述、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经验总结、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短篇报道、简报、新成果、简讯等。主编由历届校长兼任,首届主编是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内科学著名专家陈国桢教授,现任主编为现任校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1986年,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登记为058号,定价1.20元。1987年由新闻出版署规定了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20/R,国内外公开发行。1989年9月,有了ISSN号(1000-257X),定价2.50元。1993年被收录中国高等学校学报文献英文磁带版(CUJA E44110A)。1994年改为由邮局发行。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年改为大16开,定价10元。2000年改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
, 百拇医药
3 现编辑部设置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由主管副校长负责,隶属本校期刊中心。现有正式专职工作人员5人,含编辑4人(编审1人,副编审1人,编辑2人)及编务1人。由黄洁夫校长任主编,陈汝筑副校长任常务副主编,彭文伟教授、姚志彬教授、梁秀龄教授、顾军教授、关淡庄编审任副主编,设有由60多名医学专家组成的编辑委员会。
4.《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成绩简介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2月,当时刊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院学报》,至1986年改为现刊名,长期以来一直是季刊,80页。学报努力地及时反映本校具有特色的学科和国家、卫生部、广东省重点学科的科研成果,包括内科肾病学、眼科学、寄生虫学、神经病学、肝胆外科学、传染病肝炎、生殖医学、分子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等。自1990年以来,基本做到按时出刊,在周期长版面少而研究论文又较多的情况下,自1995年起每年出版一期增刊,较为及时地宣传报道了本校重要的科研成果。均由中山医科大学印刷厂付印。
, http://www.100md.com
4.1 发行量
由于最初时自办发行,发行量少,影响不大,自1994年以后,在学报编辑部关淡庄主任的努力下,与报刊发行局达成协议,自1994年起改为报刊发行局代为发行,之后发行量逐年上升,订阅量将近1000份,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后又主动与各方面联系,取得了与不少国外图书情报部门的地址,并由图书馆与之相互交换杂志,数量达40份。
4.2 发表论文获奖情况
根据1991~1998年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本刊发表的论文陆续有84篇论文获省部级以上1、2、3等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8篇、3等奖7篇: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2等奖9篇、3等奖1篇;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等奖6篇、3等奖14篇;卫生部科技进步奖3等奖4篇等。另外,部分论文获厅局级奖,如:医药管理局1等奖1篇;广东省高教厅、卫生厅级1等奖、2等奖10篇、3等奖3篇;各学会奖励1、2、3等奖各1篇。还有,省部级科技进步1等奖2篇、2等奖5篇、3等奖10篇。
, 百拇医药
4.4 刊物获奖情况
本刊在1989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奖;1992年获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期刊奖;1993年本刊6篇论文获广东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优秀作品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学报评比优秀学报二等奖;1997年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省中宣部、新闻出版社局、省科委、期刊协会)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教育部文件说明,该项奖励可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本刊又获第二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亦等同于省高教厅科技进步奖)。
4.4 被检索刊物收录情况
根据1998年的有关资料,本刊被国内十几个检索刊物收录,如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分册、中国医学文献肿瘤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儿科科学家分册、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与妇产科分册、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分册、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等。现正主动与俄国的《AJ》(文摘杂志)、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美国的BIOSIS等联系,寄去《中山医科大学学报》,请这些检索刊物对本刊进行评审,考虑收录入其检索刊物。
4.5 引文频次与影因子
近年科技刊界兴起了以引文频次对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行评价,虽然本刊因刊期较长,发表论文数量偏低导致被引频次偏低,但本刊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引文频次,在全国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排名在500名左右。而从另一项更为科学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引文频次与发表文献的相对值)来看,本刊的影响因子排在了100多名,在同类刊物中居第6名,影响因子值为0.21,相当于美国SCI收录的一般杂志的水平。
随着学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科研人员产出的论文数量也越来越多,本刊本着尽快和更全面地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将从2000年起改为双月刊,届时,本刊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将更为广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