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66125
中医药治愈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1例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作者:范华 王文莉

    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 435000

    关键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药疗法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990333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72.3

    石某,男,6岁,1998年3月17日初诊

    家长代述:患儿于1995年3月初开始皱眉眨眼,张口歪嘴,进而出现摇头晃脑,上肢震颤,渐及全身,口出秽语,伴有烦躁易怒,溲赤便干,口渴汗出等症。近年症状明显加重,每日频发,约5~10分钟发作一次。经脑电图、心电图、颅骨X线平片、脑CT和实验室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曾服用西药硝基安定、氟哌啶醇,均未奏效。

    检查:患儿神志清楚,消瘦,面色无华,头面部及双上肢有不自主抽动,口出秽语,个别字句不清楚,注意力高度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计数能力差,智商低于2个年龄标准差。心肺听诊无异常,未引出神经系统病理反射。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滑而数。西医诊断: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中医诊断:慢惊风。

    综合四诊辨证,此病属肝风内动,脾虚痰聚,肝风夹痰上扰清窍而致。肝喜条达,主疏泄,“在体为筋”,“其声为呼”。若肝失条达,脾土受克,痰浊内生,阻滞窍络,则见抽动并有呼叫、秽语。故从肝论治,平肝熄风,清化痰热。

    处方:白蒺藜、白僵蚕、钩藤、虫蜕、龙胆草、大白、茯苓、白芍各10g,白蚤休、山栀子 琥珀末、生甘草各6g,水煎服,1剂/d。

    3月22日复诊:进上方5剂,头面部、肢体震颤明显减少,每日发作减少至5~10次,并能静坐看电视及画报,注意力比较集中,舌质淡红,苔薄黄不腻,胃纳正常,大便通畅。观郁热已退,原方去龙胆草、山栀子,加石菖蒲以增祛痰逆秽之效,再服5剂。

    3月28日三诊:服上方后,不自主抽动伴口中秽语基本消失,每日最多发作1次且时间短暂。已能上学,且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学会简单计数。但夜间仍身汗,动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此乃肝风已熄而脾虚未复,故采健脾化痰、疏肝养血法。

    处方:沙参、茯苓、白术、石菖蒲、龙胆草、生地、当归、白芍各10g,法夏、琥珀末各6g,生龙牡各15g,生甘草4g,7剂。服后诸症悉除。遂以上方据证化裁,服用2个月,病情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本病属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类病症之一,以头面四肢不自主抽动伴口出秽语为特征,常见于5~10岁的少儿,男女之比为4∶1。重症者影响正常学习起居,并可能继发精神异常。

    笔者认为,此证属“惊风”、“筋惕肉”、“抽搐”范畴,与肝风、痰浊有关,多由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脾虚痰聚所致,符合小儿病理特点之“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以泻肝、化痰、健脾为治疗原则,从本论治,药与证合,故疗效颇佳。

    收稿日期:1999-04-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