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66237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乌螺中毒一例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李惠萍 卢中秋 刘毅 黄唯佳 陈寿权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325000)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学报990157 患者,女,26岁,苍南钱库人,因四肢麻木,呼吸费力一天于1998年7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晚上进食乌螺约200g,两小时后自觉唇舌、四肢麻木,伴头晕,口齿不清,呼吸费力,急送当地医院,予吸氧、催吐、洗胃等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无好转,继而出现神志不清,口唇发绀,转本院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3/10.6kPa,神志朦胧,口唇轻度发绀,两侧瞳孔等大,直径约0.5cm,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稍粗。心(-)。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唇、面、四肢痛温觉减退,病理征(-)。血气分析:pH7.3,PO271.1mmHg,PCO238.5mmHg,血WBC24.1×109/L,N0.9,Hb145g/L。血糖14.2mmol/L,尿素氮2.49mmol/L,血钾3.3mmol/L,钠136mmol/L,氯89mmol/L。血胆碱酯酶活力45u。入院后即行血液灌流治疗,临时建立动静脉血管通路,用HP-200血液灌流装置机,150g灌流器两个。肝素首剂30mg,总量106mg。灌流30分钟后患者神志渐清。灌流中患者血压偏低,予多巴胺、阿拉明升压,输血400ml。术中血气分析示pH7.274,Po257.2mmHg,PCO236.4mmHg,予5%碳酸氢钠针250ml。结束时血压12.7/8.0kPa。整个过程顺利,约持续4小时。返回病房后患者一般情况可,肌力恢复正常,痊愈后出院。

    讨论:“乌螺”学名“红带织纹螺”,属海贝类软体动物,为沿海居民食用的贝类之一,一般无毒。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发生多起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人认为中毒是由于贝类摄食海水中有毒藻类后被毒化所致。该毒素并不影响乌螺的生活,但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可阻碍神经传导和骨骼肌细胞极化、阻碍钠离子的正常渗透和干扰神经传导途径的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重度中毒者导致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于呼吸衰竭。对乌螺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血液灌流是利用灌流器内的活性炭等吸附剂吸清除已经吸收入血的有毒物质,是当前抢救各类急性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用于抢救乌螺中毒国内尚未见报道。本例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重度乌螺中毒,经血液灌流治疗后,恢复快,痊愈出院。因此,我们认为对乌螺中毒引起神经传导阻滞的中、重度中毒患者,及时行血液灌流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抢救措施。

    (收稿:1998-08-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