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6258
解脲脲原体与流产的关系初探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朱雪琼 周丽平 方周溪 潘新花 赵宇

    单位:朱雪琼 潘新花 赵宇 温州医学院附二院妇产科(325027); 周丽平 温州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方周溪 温州医学院电镜室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学报/990238 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是一种寄居于孕妇下生殖道的微生物。为了解温州地区自然流产、过期流产和药流不全者Uu感染的情况,笔者对125例门诊妇女Uu感染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Uu感染和不良妊娠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1998年2月至5月间来我院门诊病人88名,其中药流不全27例,难免流产28例,不全流产17例,过期流产16例为试验组,年龄26±3.5岁,最小孕周5W,最大孕周16W,平均9.5±2.3W。另取正常早孕期人工流产妇女37人为对照组,年龄25±4.1岁,孕周最小5W,最大13W,平均8.9±1.9W。所有病例经常规妇产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见生殖系统异常。
, 百拇医药
    1.2 标本采取 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内1cm处,停留10秒,轻轻转动后取出,随即接种于Uu液体培养基中。另取人工吸刮的胚胎中段组织或绒毛组织接种于Uu液体培养基中。

    1.3 Uu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待检标本接种于Uu液体培养基中[1],而后将培养基置烛缸37℃中36~48小时,发现培养基液体澄清,指示剂颜色由桔黄色变粉红色,确认Uu生长。难以确认的则取0.2ml培养物转种于其相应的固体培养基中,37℃24~72小时后置低倍镜下,发现油煎蛋菌落即可进一步确认。

    1.4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取0.5cm2刮吸物置2.5%磷酸缓冲液的戊二醛固定液中作前固定,1%锇酸作后固定,即Epon8/2环氧树脂包埋液包埋,LKB-2088超薄切片,H-600电镜下去人观察。

    1.5 统计学处理 χ2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各组Uu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Uu阳性检出率比较 组别

    总

    例

    数

    宫颈拭子Uu阳性

    胚胎组织Uu阳性

    例数

    阳性率(%)

    例数

    阳性率(%)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

    37

    11

    29.7

    3

    8.1

    自然流产组

    45

    29

    64.4**

    25

    55.6**

    难免流产
, http://www.100md.com
    28

    18

    64.2**

    15

    53.6**

    不全流产

    17

    11

    64.7*

    10

    58.8**

    过期流产组
, http://www.100md.com
    16

    10

    62.5*

    9

    56.3**

    药流不全组

    27

    17

    63.0**

    17

    63.0**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 百拇医药
    2.2 流产次数与Uu阳性检出率的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流产次数Uu阳性检出率比较 流产次数

    例数

    胚胎组织Uu阳性

    例数

    阳性率(%)

    1

    13

    6

    46.1

    2

    15
, 百拇医药
    10

    66.7

    3

    17

    13

    76.5

    试验组88例中,45例曾有自然流产史或过期流产史。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Uu阳性率也有增加趋势,但经χ2检验,不同流产次间的Uu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003,P>0.05)。

    2.3 不同孕周Uu阳性检出率见表3。

    45例自然流产者的Uu阳性检出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经χ2检验,不同孕周的Uu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57,P>0.05)。表3 不同孕周Uu阳性率比较 孕周
, http://www.100md.com
    例数

    胚胎组织Uu阳性

    例数

    阳性率(%)

    5~

    9

    3

    33.3

    8~

    21

    12

    57.1

    12~16
, http://www.100md.com
    15

    10

    66.7

    2.4 超溥切片电镜观察 4例自然流产者(停经40天左右)胚胎组织作电镜观察,结果在合体滋养层细胞周围的胶原纤维之间,均可见大量增殖的Uu颗粒,即在胶原纤维中空泡内则可见增殖的Uu子细胞。

    3 讨论

    3.1 Uu感染与流产的关系 国外有关文献[2]报道:孕妇下生殖道Uu感染率为40%~80%。本研究中正常对照组孕妇Uu感染率为29.7%,这可能与孕妇来源于随机的人工流产人群有关。Uu感染主要由性接触传播,经下生殖道逆行感染至子宫内膜、输卵管内膜等。本研究对照组宫颈拭子Uu阳性率与胚胎组织Uu阳性率相差甚大,但在各试验组中两者相近,这证实了Uu感染是由宫颈上行感染至子宫内膜。如Uu感染进一步影响胎儿则会引起自然流产和胎死宫内等。对照组与试验各组比较,宫颈拭子和胚胎组织的Uu阳性率都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Uu感染是致自然流产、过期流产、药流不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 http://www.100md.com
    电镜下合体滋养层细胞周围胶原纤维之间有大量增殖Uu颗粒表明Uu进入了绒毛膜下,这初步证实了Uu致不良妊娠的致病机理。Uu感染后绒毛因炎症而致功能降低或消失,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随之中断,胎儿最终因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而死亡[3]。Uu在绒毛膜下的慢性感染亦可致了宫内膜产生炎症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开始活动并产生抗Uu细胞因子,而这又可干扰胚胎植入或母体免疫系统保护胚胎的调节机制而导致自然流产。子宫内膜炎症亦可使部分蜕膜或胎膜组织与子宫内膜粘连导致药流不全。

    3.2 Uu感染与流产次数、孕周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或孕周的增加,Uu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经统计学处理,流产次数或孕周与Uu阳性率不呈正相关。这与杨宾烈等[3]的报道一致。之所以Uu阳性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是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与Uu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4]。由于Uu感染可致低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死亡,故应从围产医学角度对其予以重视,在产前保健工作中极有必要检测生殖道Uu。对于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和过期流产以及药流不全的患者,检测Uu可帮助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夏克栋,周丽萍,郑斌云等.男性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分离鉴定.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0,13(2)∶102

    [2] Eschenbach DA.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pre premature birth.Chin Infect Dis,1993,17∶100

    [3] 杨宾烈,罗桂香.稽留流产绒毛组织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2)∶95

    [4] 刘小澄,林晨,黄环珍等.解脲脲原体与不孕、早孕、生殖道炎症关系的探讨.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6)∶306

    (收稿:1998-10-23,修回:1998-04-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