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小脑血肿46例分析
作者:许方洪 郭献忠 诸葛启钏 陈伟建
单位:许方洪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CT室(325003); 郭献忠 诸葛启钏 陈伟建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5000)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学报/990233 小脑出血如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但是其预后不但与治疗有关,而且与血肿大小及部位有密切关系[1]。为探索小脑血肿CT改变与预后,笔者在1993年~1997年间对46例小脑血肿的CT表现与预后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6例,女20例;年龄7~73岁,平均50.4岁;有高血压病史34例,血管畸形6例,原因不明6例。常见临床症状:头痛、头晕、呕吐、共济失调、肢体瘫痪和昏迷;主要体征:平衡失调和后组颅神经障碍。
, 百拇医药
1.2 CT表现 血肿最大径<2cm6例,2~3cm21例,>3cm19例;血肿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7例;四叠体池形态改变分为闭塞8例、受压18例和正常20例。
1.3 治疗方法 血肿直径>3cm行后正中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直径在2~3cm,血肿量一般在10ml左右,若有明显症状,则行正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外引流术;血肿直径<2cm均保守治疗。枕下开颅血肿清除20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3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2例;保守治疗21例。
1.4 结果 存活37例,死亡9例。血肿大小及CT改变程度与预后关系见表1、表2。
表1 血肿大小与预后 血肿大小
(直径cm)
例数
, 百拇医药
治 疗
预后
保守
脑室外引流
血肿清除
存活
死亡
<2
6
6
0
0
6
0
, 百拇医药
2~3
21
15
1
5
18
3
>3
19
0
2
17*
13
, 百拇医药 6
*包括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
表2 CT改变与预后 四叠体池改变
例数
治 疗
预后
保守
脑室外
引流术
开颅血
肿清除
存活
死亡
, 百拇医药
四叠体池正常
20
18
2
0
20
0**
四叠体池受压
18
3
1
14
16
, 百拇医药
2**
四叠体池闭塞
8
0
0
8
1
7
四叠体池闭塞组比:(* *P<0.01)
2 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血肿直径小于2cm,无一例死亡;血肿直径在2~3cm,病死率14.3%(3/21);血肿直径大于3cm,病死率31.6%(6/19);虽然三组死亡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性(P>0.05),但是需要手术率明显增高,一般认为血肿直径小于2cm,不需要手术;血肿直径在2~3cm,如在小脑蚓部往往需要手术;血肿直径大于3cm,多数需要手术,尤其是血肿位于蚓部引起脑积水或意识障碍者。国外学者认为血肿直径大于4cm,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2]。
, 百拇医药
四叠体池正常者20例,不管血肿大小,有无手术治疗,均预后良好,但需注意脑积水。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若CT复查四叠体池仍正常,血肿无增大而有脑积水,行脑室引流术是十分必要的,但开颅手术并非一定需要。
四叠体池受压者18例,存活16例,死亡2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14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1例,保守治疗3例。这类病人可有脑干受压,但是脑干受压只要及时清除血肿都是可逆的。因此四叠体池受压,尤其是伴有脑室出血或脑积水者,应积极手术为宜。对血肿破入脑室和引起脑积水者,应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
四叠体池闭塞者8例,GCS均在3~5分,且都有脑积水和脑室或脑池出血,这类病人预后恶劣[3]。本组8例,7例接受手术治疗(5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枕下开颅血清除术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1例在抢救死亡;仅1例植物状态存活。因此四叠体池闭塞,GCS小于5分说明脑干受压严重,其功能不可逆,即使及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存活意识也不能恢复。
, 百拇医药
3 参考文献
[1] Calenbergh VF,Havenbergh,VT,Goffin J,et al.Spontaneous hematomas of cerebellum over the age of 60 years.Neurochirurgi,1996,42(3)∶162~168
[2] Ishikawa T,Nakagawa Y,Kitaoka K,et al.Experience of 23 cases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indication for evacuation of cerebellar hematoma.Hokkaido Igaku Zasshi,1988,63(5)∶791~796
[3] Taneda M,Hayakawa,T,Mogami H.Primary cerebelar hemorrhage.Quadrigeminal cistern obliteration on CT scans as a predictor of cutcome.J Neurosurg,1987,67(4)∶545552
(收稿:1999-01-26), 百拇医药
单位:许方洪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CT室(325003); 郭献忠 诸葛启钏 陈伟建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25000)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学报/990233 小脑出血如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预后良好,但是其预后不但与治疗有关,而且与血肿大小及部位有密切关系[1]。为探索小脑血肿CT改变与预后,笔者在1993年~1997年间对46例小脑血肿的CT表现与预后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26例,女20例;年龄7~73岁,平均50.4岁;有高血压病史34例,血管畸形6例,原因不明6例。常见临床症状:头痛、头晕、呕吐、共济失调、肢体瘫痪和昏迷;主要体征:平衡失调和后组颅神经障碍。
, 百拇医药
1.2 CT表现 血肿最大径<2cm6例,2~3cm21例,>3cm19例;血肿位于小脑半球19例,小脑蚓部27例;四叠体池形态改变分为闭塞8例、受压18例和正常20例。
1.3 治疗方法 血肿直径>3cm行后正中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直径在2~3cm,血肿量一般在10ml左右,若有明显症状,则行正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外引流术;血肿直径<2cm均保守治疗。枕下开颅血肿清除20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3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2例;保守治疗21例。
1.4 结果 存活37例,死亡9例。血肿大小及CT改变程度与预后关系见表1、表2。
表1 血肿大小与预后 血肿大小
(直径cm)
例数
, 百拇医药
治 疗
预后
保守
脑室外引流
血肿清除
存活
死亡
<2
6
6
0
0
6
0
, 百拇医药
2~3
21
15
1
5
18
3
>3
19
0
2
17*
13
, 百拇医药 6
*包括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
表2 CT改变与预后 四叠体池改变
例数
治 疗
预后
保守
脑室外
引流术
开颅血
肿清除
存活
死亡
, 百拇医药
四叠体池正常
20
18
2
0
20
0**
四叠体池受压
18
3
1
14
16
, 百拇医药
2**
四叠体池闭塞
8
0
0
8
1
7
四叠体池闭塞组比:(* *P<0.01)
2 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血肿直径小于2cm,无一例死亡;血肿直径在2~3cm,病死率14.3%(3/21);血肿直径大于3cm,病死率31.6%(6/19);虽然三组死亡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性(P>0.05),但是需要手术率明显增高,一般认为血肿直径小于2cm,不需要手术;血肿直径在2~3cm,如在小脑蚓部往往需要手术;血肿直径大于3cm,多数需要手术,尤其是血肿位于蚓部引起脑积水或意识障碍者。国外学者认为血肿直径大于4cm,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2]。
, 百拇医药
四叠体池正常者20例,不管血肿大小,有无手术治疗,均预后良好,但需注意脑积水。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若CT复查四叠体池仍正常,血肿无增大而有脑积水,行脑室引流术是十分必要的,但开颅手术并非一定需要。
四叠体池受压者18例,存活16例,死亡2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14例,单纯脑室外引流术1例,保守治疗3例。这类病人可有脑干受压,但是脑干受压只要及时清除血肿都是可逆的。因此四叠体池受压,尤其是伴有脑室出血或脑积水者,应积极手术为宜。对血肿破入脑室和引起脑积水者,应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
四叠体池闭塞者8例,GCS均在3~5分,且都有脑积水和脑室或脑池出血,这类病人预后恶劣[3]。本组8例,7例接受手术治疗(5例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2例枕下开颅血清除术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1例在抢救死亡;仅1例植物状态存活。因此四叠体池闭塞,GCS小于5分说明脑干受压严重,其功能不可逆,即使及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病人存活意识也不能恢复。
, 百拇医药
3 参考文献
[1] Calenbergh VF,Havenbergh,VT,Goffin J,et al.Spontaneous hematomas of cerebellum over the age of 60 years.Neurochirurgi,1996,42(3)∶162~168
[2] Ishikawa T,Nakagawa Y,Kitaoka K,et al.Experience of 23 cases of cerebellar hemorrhage-indication for evacuation of cerebellar hematoma.Hokkaido Igaku Zasshi,1988,63(5)∶791~796
[3] Taneda M,Hayakawa,T,Mogami H.Primary cerebelar hemorrhage.Quadrigeminal cistern obliteration on CT scans as a predictor of cutcome.J Neurosurg,1987,67(4)∶545552
(收稿:1999-01-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