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2期
编号:10266284
东菱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6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作者:程慧

    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耳鼻喉科(325000)

    关键词:

    温州医学院学报/990265 突发性耳聋病因尚未肯定,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我院近年收治62例突发性耳聋,采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短期内或瞬间突发单耳或双耳听力丧失,结合系统听力检查及血液学检查,并排除外伤,肿瘤及炎症引起的突发性耳聋。主要临床表现有听力减退(以单侧较多见),其中发现听力减退1天者8例,2天者4例,3天者5例,5天以内者12例,10天以内20例,11天以上13例。表现有耳鸣共32例,眩晕者21例,耳闷感17例,病前有感冒史2例。

    1.2 治疗方法 62例均以日本东菱药品工业株式会制造的精纯克栓酶,Batroxobin(巴曲酶)注射液,一般首次剂量为10Bu加入100毫升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第2次开始剂量减少为5Bu,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个别病人可重复一疗程。并给辅助药三磷酸腺苷及地塞米松片剂口服。

    1.3 治疗结果 62例中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26例(4.19%),听力提高20~30dB20例(32.2%),听力提高10~15dB7例(11.3%),听力没有提高仅耳鸣头晕好转9例(19.5%)。

    2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至今尚未肯定,一般认为与血管病变,病毒感染,铁代谢障碍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目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本组采用东菱克栓酶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东菱克栓酶为微循环血栓治疗剂,主要成份为batroxbin(巴曲酶),具有增强纤维活性。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凝集,加块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改善耳蜗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氧分压。促使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活化质(t.PA)释放。并增加(t.PA)的作用,降低纤维蛋白酶原抑制因子、活化细胞蛋白,从而增强纤溶系统活性,达到溶解血栓作用。由于抑制红细胞凝集,增强红细胞穿透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粘度和血管阻力。使血流增快,从而防止血栓形成,也有报道可增加耳蜗血流量的作用,并认为是由于克栓酶的去纤维蛋白原所致[1]。因又有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故对高粘滞血症疗效更好。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而其它凝血指标无影响,故可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但对本剂有过敏或出血史及正在使用抗纤溶剂及和抗凝剂者,以及全身脏器有严重损害和术后病人不宜用本剂。并且早期治疗是关键。

    3 参考文献

    [1] 周光耀,林尚泽.影响突发性耳聋恢复因素的分析.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366

    (收稿:1999-03-26,修回:1999-04-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