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发展史
作者:梁淑云
单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3
关键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629 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12年,初创时名称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改称“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与北京大学等八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此后校名几经更迭。自30年代初期开始,在各个不同时期学校陆续创办了各种医学刊物,以报道和反映师生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先后创办有《北京大学医学院半月刊》、《唯生医学》、《医学年刊》、《国立北京大学医学杂志》和《医光》等,但持续时间均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改称“北京医学院”。
自1955年后,学校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此后科研成果日益增多,遂于1959年初创办了《北京医学院学报》,为季刊。后因文革开始,于1966年第2期起停刊。此期间,为使我校科研成果得以及时报道,70年代初期,学校曾出版了不定期综合性刊物《北医通讯》,进行内部交流,先后陆续报道了一些创新研究,如“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生素临床药理研究”、“成功抢救重度烧伤工人王世芬”及“干板照相诊断乳腺癌”等科研工作予以系列报道。
, 百拇医药
1973年底,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现教育部)决定9所重点高校(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北医等)首先复刊学报,我校学报经原学报编辑人员的积极筹办,于1974年第一季度率先复刊,仍为季刊。复刊后的最初数年中,由于受极左思潮的束缚和禁锢,学报办刊方向也要求提高与普及兼顾,使学报的学术质量曾受到一定影响,直至国家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后,才给学报带来了蓬勃生机。1979年始,学报在副校长冯传汉主编的主持下,坚持了以提高为主的办刊宗旨,强调内容的学术性,将创造性和严格严谨的学风融于办刊过程中,为保证学报质量对一些重点文章,他均亲自进行审改。不断丰富充实栏目类别,为增强时效性,增设了一些信息类栏目,如研究简报、新课题初报等。规范编排格式并与国际接轨,使学报逐步体现出它应有的办刊方针和宗旨。此阶段是学报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高校学报的大发展时期,其对学报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为学报工作此后的正确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报发行量曾达万余册。1980年开始经国际书店向国外发行,自1981年起增设了英文摘要。此后,为便于对外交流,并为出版“英文版”积累经验做准备,对有创新意义的论文直接以英文稿的形式刊载,另附中文摘要,每期编排1~2篇。
, 百拇医药
1985年9月,学报随学校更名,改称《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为使大量的医教研成果得以及时报道,1987年9月,学报改为双月刊,并每年出版1~2期综合性或专题性“增刊”,已出版有放射医学、心肺内分泌、大黄研究等增刊。
学报创刊后,科研处处长何美一教授兼任第一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她很重视学报的地位和作用,办刊伊始,她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贯穿在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她事必躬亲,对文稿全面审查,严格把关,以保证学报的学术水平。为充分利用版面,加大信息量,她主张将我校医教研人员在校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有创新内容的论文,再以摘要的形式在学报上予以刊载,以使学报能全面反映我校的科研成果。学报在她的主持下,很快步入正规期刊的行列,在医学高校中首先被主管部门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
由于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1987年,在医学院校中率先创办了“社科版学报”,由我校社文部负责编辑出版,主编为党委书记彭瑞骢教授。至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后停止出版。
, 百拇医药
历届编委会主编情况简介 届 次
主 编
职 务
任 期
第一届
彭瑞骢
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
1959~1962年
第二届
吴朝仁
副院长
1963~1966年
, 百拇医药 第三届
胡传揆
革委会副主任、名誉院长
1974~1979年
第四、五届
冯传汉
副校长
1979~1993年
第六届
林志彬
副校长
1994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是以提高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并具一定特色,版面利用充分,编排紧凑合理,栏目丰富活跃。栏目设置有:论著、学术论坛、新课题初报、综述、讲座、技术方法、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论著摘要、研究简报、医学科学家等10多种栏目。为充实版面,吸引更多的优秀文稿,近两年来,又增设了专论、博士后论文及获奖工作等栏目。其中“医学科学家传记”栏目是根据卫生部有关领导的建议和各届主编的创意,在改革开放后设立的,使学报不仅传播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报对这些老一辈医学家的介绍,不仅在于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卓越的贡献,同时还介绍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后来人学习的榜样,此栏目的设立,在德育方面有其深远意义。
, 百拇医药
学报编委会是学报的学术领导机构,编委会整体水平和作用直接影响学报的方向和质量,本刊的历届编委会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主编均为某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均同时兼任我国相关学科权威性期刊的主编,具有丰富的办刊经验和独特见解,由于他们多年的辛勤指导,使学报面貌日新月异。
学报创刊初期,在第一届主编党委书记彭瑞骢教授的主持下,他的辩证思维和独特思路对学报的发展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科技人员要做好编辑业务工作、办好刊物,参与办刊的人员除应具有广博的医药专业知识、全面的编辑业务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这是做为一个合格编辑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鉴于此,在此种氛围的长期熏陶下,使大家逐渐感悟到,医学发展到当代,我们要认识到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它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在总体上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正在与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渗透与综合,构成新的医学科学体系。同时,学报还应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生物—心理—社会—伦理统一的医学模式)而逐步扩大其职能,学报在具体运作中,如栏目设置、组稿等方面应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这是学报改革的实质。将人文精神融入办刊中,是决策者的一种理念的超前体现。总之,编辑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人文科学修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期刊的主体工作—对文稿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得以保证学报的总体水平。
, 百拇医药
1994年,副校长林志彬教授主持学报工作后,以开拓务实的风格指导学报的运作。首先他提出每个学术期刊应有其固有的个性和特色,当前表现的千本一面的格式化局面应有所改观,学报要逐步予以突破,办出新意。对剂量单位的使用,他认为在不违背国标和科学性的前提下,依据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多年来国内外的表达习惯,从实际出发,弃繁就简,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作者及读者的反馈,再做确定。自1995年起,文章中图表内容均用英文表达。同时,他还认为学术期刊要做到不断提高学术质量,还应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学术指导作用。近些年来,学报加强了编委定稿工作,并实行了执行编委制度;在内容编排上也逐步改变大综合的编排格式,扩大约稿范围,以利充实内容。
多年来,编辑部逐步建立了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编排规则和标准,认真贯彻历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工作会议精神,学报基本上反映了我校的学术优势和专长特色,及时报道了一些有创新内容的科研工作及获奖成果。并把多而快地报道我校重点学科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对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创新科研成果优先报道,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学科群和学科点的建设,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为全面实施“211工程”,为使我校成为医学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战略性研究的核心,据此,每个阶段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编排计划。编辑部还重视发掘、培养和扶植中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及时报道和交流,对有些医教研人员,既往他们的科研工作并未受到所在单位的关注和重视,但编辑部从他们的来稿中感触到了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的独特思路和超前意识,为及时报道他们的科研工作,每年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版面,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多出成果的积极性,加之他们自身的努力,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有的很快便成为国际知名学者、该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 百拇医药
自1985年起,学报还承担了卫生部主持的几部权威性传记的编辑任务,如《中国人名词典》、《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和《当代中国》等书的部分编写工作,撰写认真严谨,出色完成任务。80年代,还曾参与了《自然科学总览》医学部分编写的组织工作和部分文稿的审编工作。
学报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与编辑人员的全面素质密切相关,学报是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学报也是学校的窗口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各级领导始终把对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指出编辑工作从广义上讲也属服务性工作的范畴,编辑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医教研一线工作服务的意识,刊物和作者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工作中要注意摆正自身与作者的关系。学报自创刊以来,编辑人员始终牢记和遵循校领导和主编们的谆谆教导,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编德修养,树立服务意识,甘为他人做嫁衣,并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校训贯彻到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由于学校重视对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年来蕴育出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学报岗位上的编辑人员,她们与广大医教研人员携手共同构筑了学报的业绩。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认为,要做好学报工作,除注意编辑业务知识的培训外,他们还很关心编辑人员医学专业知识的更新,使大家能跟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更有利于对文稿的审编工作。1963年,学校倡导编辑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时间参加所从事专业的医教研工作,此举当时曾极大地调动了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处理文稿的水平和在专业表达上的准确性。为了增加感性认识,还组织大家观摩一些有创新意义的手术、新的诊疗技术和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同时还鼓励和支持大家选听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研究生课程,如:逻辑学、医学辩证法、科学语言学、卫生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和英语等,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知识层次。
再者,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编辑部人员自身的特殊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特点,编辑部还创造条件,使大家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编辑及编务等方面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与兄弟院校广泛接触,加强交流,以扩大视野,广收博取,使编辑业务知识打破局限性,而得以扩展,并使实践经验系统化,上升到理论高度,有助进一步领会编辑学业务工作的深刻学术内涵,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提高学报质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出版工作也是办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部也非常重视对技术编辑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经费和学习时间方面均予以支持和保证。因我校重视对人员的培养,多年来,输出至校内外其他期刊的编辑人员,工作均很出色,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
, 百拇医药
学报于80年代首批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百名表”,199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对我国主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被引用率的统计,本刊居全国高校首位;发表论文数量在各高校学报一直居于前列。国内被CSTA、“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列为首选期刊,并被多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所录用,被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的《中药文摘》选用。70年代即进入了CA等。1994年成为WHO的ExtraMED的收录单位。1998年被《中国信息网(ChinaInfo)》选为首批收录上网的期刊,同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中国期刊网》收录,并且是1999年CA来源期刊中被引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之一。
近些年来,学报发表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创新科研论文,至1999年底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各种成果奖的有179篇。1994~1999年,学报刊登的论文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教育部、国家科委、卫生部和北京市的各种基金资助者有449篇,占论文总数的45%。
, 百拇医药
我校学报还与兄弟院校共同创建了学报学会,我校梁淑云编审被推选为“北京市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1985年)、“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编辑学会”第一届理事长(1986年),这是对北医大学报的信任,更与我校在全国的威望有关。学会是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也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十余年来,我们团结广大学报工作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学术活动、交流办刊经验、制订了编排标准和规范、开展编辑学研究,还出版了内部刊物《中国医学学报研究》(后改名为《中国医学期刊研究》)。十余年来,我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待人以诚、勤俭办事业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同道们的肯定和好评,同时,在与编辑界前辈和广大学报工作者的长期接触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获益匪浅。
高校学报与社会期刊两者有共性亦有其特性,它是反映和报道高校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通过多年办刊经验的积累及对学报的基本性质、特点、作用与功能认识的逐步深入,说明只有深化学报改革,注意不断健全和完善编辑部门的结构,优化编辑群体,提高人文素养,扩大信息量,加快时效性,才能使学报质量不断提高。所以研究学报的缘起,了解和分析它在各个时期的形成、特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才有利于正确进行改革;同时也为主管部门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期最终建立切实可行的办刊模式。同时,还要加快学报现代化步伐,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使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并行出版,有机结合进行运作,创造更大的传播空间,以推动学报事业蓬勃发展。
(本文统计工作承蒙学报编辑部刘慧娟同志协助完成,谨致谢忱。), 百拇医药
单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83
关键词: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629 北京医科大学创建于1912年,初创时名称为“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3年改称“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1927年,与北京大学等八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此后校名几经更迭。自30年代初期开始,在各个不同时期学校陆续创办了各种医学刊物,以报道和反映师生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先后创办有《北京大学医学院半月刊》、《唯生医学》、《医学年刊》、《国立北京大学医学杂志》和《医光》等,但持续时间均不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改称“北京医学院”。
自1955年后,学校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此后科研成果日益增多,遂于1959年初创办了《北京医学院学报》,为季刊。后因文革开始,于1966年第2期起停刊。此期间,为使我校科研成果得以及时报道,70年代初期,学校曾出版了不定期综合性刊物《北医通讯》,进行内部交流,先后陆续报道了一些创新研究,如“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生素临床药理研究”、“成功抢救重度烧伤工人王世芬”及“干板照相诊断乳腺癌”等科研工作予以系列报道。
, 百拇医药
1973年底,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现教育部)决定9所重点高校(北大、清华、复旦、北师大、北医等)首先复刊学报,我校学报经原学报编辑人员的积极筹办,于1974年第一季度率先复刊,仍为季刊。复刊后的最初数年中,由于受极左思潮的束缚和禁锢,学报办刊方向也要求提高与普及兼顾,使学报的学术质量曾受到一定影响,直至国家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后,才给学报带来了蓬勃生机。1979年始,学报在副校长冯传汉主编的主持下,坚持了以提高为主的办刊宗旨,强调内容的学术性,将创造性和严格严谨的学风融于办刊过程中,为保证学报质量对一些重点文章,他均亲自进行审改。不断丰富充实栏目类别,为增强时效性,增设了一些信息类栏目,如研究简报、新课题初报等。规范编排格式并与国际接轨,使学报逐步体现出它应有的办刊方针和宗旨。此阶段是学报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高校学报的大发展时期,其对学报的改革思路和措施,为学报工作此后的正确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报发行量曾达万余册。1980年开始经国际书店向国外发行,自1981年起增设了英文摘要。此后,为便于对外交流,并为出版“英文版”积累经验做准备,对有创新意义的论文直接以英文稿的形式刊载,另附中文摘要,每期编排1~2篇。
, 百拇医药
1985年9月,学报随学校更名,改称《北京医科大学学报》,为使大量的医教研成果得以及时报道,1987年9月,学报改为双月刊,并每年出版1~2期综合性或专题性“增刊”,已出版有放射医学、心肺内分泌、大黄研究等增刊。
学报创刊后,科研处处长何美一教授兼任第一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她很重视学报的地位和作用,办刊伊始,她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贯穿在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她事必躬亲,对文稿全面审查,严格把关,以保证学报的学术水平。为充分利用版面,加大信息量,她主张将我校医教研人员在校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有创新内容的论文,再以摘要的形式在学报上予以刊载,以使学报能全面反映我校的科研成果。学报在她的主持下,很快步入正规期刊的行列,在医学高校中首先被主管部门批准向全国公开发行。
由于学校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1987年,在医学院校中率先创办了“社科版学报”,由我校社文部负责编辑出版,主编为党委书记彭瑞骢教授。至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后停止出版。
, 百拇医药
历届编委会主编情况简介 届 次
主 编
职 务
任 期
第一届
彭瑞骢
党委副书记、院长助理
1959~1962年
第二届
吴朝仁
副院长
1963~1966年
, 百拇医药 第三届
胡传揆
革委会副主任、名誉院长
1974~1979年
第四、五届
冯传汉
副校长
1979~1993年
第六届
林志彬
副校长
1994年~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是以提高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并具一定特色,版面利用充分,编排紧凑合理,栏目丰富活跃。栏目设置有:论著、学术论坛、新课题初报、综述、讲座、技术方法、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论著摘要、研究简报、医学科学家等10多种栏目。为充实版面,吸引更多的优秀文稿,近两年来,又增设了专论、博士后论文及获奖工作等栏目。其中“医学科学家传记”栏目是根据卫生部有关领导的建议和各届主编的创意,在改革开放后设立的,使学报不仅传播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报对这些老一辈医学家的介绍,不仅在于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卓越的贡献,同时还介绍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后来人学习的榜样,此栏目的设立,在德育方面有其深远意义。
, 百拇医药
学报编委会是学报的学术领导机构,编委会整体水平和作用直接影响学报的方向和质量,本刊的历届编委会均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主编均为某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均同时兼任我国相关学科权威性期刊的主编,具有丰富的办刊经验和独特见解,由于他们多年的辛勤指导,使学报面貌日新月异。
学报创刊初期,在第一届主编党委书记彭瑞骢教授的主持下,他的辩证思维和独特思路对学报的发展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他认为科技人员要做好编辑业务工作、办好刊物,参与办刊的人员除应具有广博的医药专业知识、全面的编辑业务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这是做为一个合格编辑的重要特征和标志。鉴于此,在此种氛围的长期熏陶下,使大家逐渐感悟到,医学发展到当代,我们要认识到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它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在总体上也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正在与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等渗透与综合,构成新的医学科学体系。同时,学报还应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进程(生物—心理—社会—伦理统一的医学模式)而逐步扩大其职能,学报在具体运作中,如栏目设置、组稿等方面应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这是学报改革的实质。将人文精神融入办刊中,是决策者的一种理念的超前体现。总之,编辑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人文科学修养,才能更好地完成期刊的主体工作—对文稿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得以保证学报的总体水平。
, 百拇医药
1994年,副校长林志彬教授主持学报工作后,以开拓务实的风格指导学报的运作。首先他提出每个学术期刊应有其固有的个性和特色,当前表现的千本一面的格式化局面应有所改观,学报要逐步予以突破,办出新意。对剂量单位的使用,他认为在不违背国标和科学性的前提下,依据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多年来国内外的表达习惯,从实际出发,弃繁就简,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作者及读者的反馈,再做确定。自1995年起,文章中图表内容均用英文表达。同时,他还认为学术期刊要做到不断提高学术质量,还应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学术指导作用。近些年来,学报加强了编委定稿工作,并实行了执行编委制度;在内容编排上也逐步改变大综合的编排格式,扩大约稿范围,以利充实内容。
多年来,编辑部逐步建立了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编排规则和标准,认真贯彻历届全国医药卫生期刊工作会议精神,学报基本上反映了我校的学术优势和专长特色,及时报道了一些有创新内容的科研工作及获奖成果。并把多而快地报道我校重点学科成果摆在突出位置,对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创新科研成果优先报道,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学科群和学科点的建设,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为全面实施“211工程”,为使我校成为医学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战略性研究的核心,据此,每个阶段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编排计划。编辑部还重视发掘、培养和扶植中青年科技人才,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及时报道和交流,对有些医教研人员,既往他们的科研工作并未受到所在单位的关注和重视,但编辑部从他们的来稿中感触到了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的独特思路和超前意识,为及时报道他们的科研工作,每年有计划地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版面,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多出成果的积极性,加之他们自身的努力,在学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有的很快便成为国际知名学者、该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 百拇医药
自1985年起,学报还承担了卫生部主持的几部权威性传记的编辑任务,如《中国人名词典》、《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和《当代中国》等书的部分编写工作,撰写认真严谨,出色完成任务。80年代,还曾参与了《自然科学总览》医学部分编写的组织工作和部分文稿的审编工作。
学报的总体质量和水平与编辑人员的全面素质密切相关,学报是政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学报也是学校的窗口之一。长期以来,学校各级领导始终把对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指出编辑工作从广义上讲也属服务性工作的范畴,编辑人员要牢固树立为医教研一线工作服务的意识,刊物和作者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工作中要注意摆正自身与作者的关系。学报自创刊以来,编辑人员始终牢记和遵循校领导和主编们的谆谆教导,严格要求自己,注意编德修养,树立服务意识,甘为他人做嫁衣,并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校训贯彻到日常的编辑出版工作中,由于学校重视对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年来蕴育出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学报岗位上的编辑人员,她们与广大医教研人员携手共同构筑了学报的业绩。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认为,要做好学报工作,除注意编辑业务知识的培训外,他们还很关心编辑人员医学专业知识的更新,使大家能跟上医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更有利于对文稿的审编工作。1963年,学校倡导编辑人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时间参加所从事专业的医教研工作,此举当时曾极大地调动了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处理文稿的水平和在专业表达上的准确性。为了增加感性认识,还组织大家观摩一些有创新意义的手术、新的诊疗技术和现代化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同时还鼓励和支持大家选听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研究生课程,如:逻辑学、医学辩证法、科学语言学、卫生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和英语等,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知识层次。
再者,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编辑部人员自身的特殊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特点,编辑部还创造条件,使大家走出去,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编辑及编务等方面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与兄弟院校广泛接触,加强交流,以扩大视野,广收博取,使编辑业务知识打破局限性,而得以扩展,并使实践经验系统化,上升到理论高度,有助进一步领会编辑学业务工作的深刻学术内涵,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提高学报质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出版工作也是办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部也非常重视对技术编辑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经费和学习时间方面均予以支持和保证。因我校重视对人员的培养,多年来,输出至校内外其他期刊的编辑人员,工作均很出色,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
, 百拇医药
学报于80年代首批被列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百名表”,199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对我国主要科技期刊发表论文被引用率的统计,本刊居全国高校首位;发表论文数量在各高校学报一直居于前列。国内被CSTA、“中国生物医学期刊目次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列为首选期刊,并被多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所录用,被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的《中药文摘》选用。70年代即进入了CA等。1994年成为WHO的ExtraMED的收录单位。1998年被《中国信息网(ChinaInfo)》选为首批收录上网的期刊,同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中国期刊网》收录,并且是1999年CA来源期刊中被引频次最高的1000种期刊之一。
近些年来,学报发表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创新科研论文,至1999年底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各种成果奖的有179篇。1994~1999年,学报刊登的论文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教育部、国家科委、卫生部和北京市的各种基金资助者有449篇,占论文总数的45%。
, 百拇医药
我校学报还与兄弟院校共同创建了学报学会,我校梁淑云编审被推选为“北京市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1985年)、“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编辑学会”第一届理事长(1986年),这是对北医大学报的信任,更与我校在全国的威望有关。学会是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也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十余年来,我们团结广大学报工作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学术活动、交流办刊经验、制订了编排标准和规范、开展编辑学研究,还出版了内部刊物《中国医学学报研究》(后改名为《中国医学期刊研究》)。十余年来,我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待人以诚、勤俭办事业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同道们的肯定和好评,同时,在与编辑界前辈和广大学报工作者的长期接触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获益匪浅。
高校学报与社会期刊两者有共性亦有其特性,它是反映和报道高校科研成果的重要阵地,通过多年办刊经验的积累及对学报的基本性质、特点、作用与功能认识的逐步深入,说明只有深化学报改革,注意不断健全和完善编辑部门的结构,优化编辑群体,提高人文素养,扩大信息量,加快时效性,才能使学报质量不断提高。所以研究学报的缘起,了解和分析它在各个时期的形成、特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才有利于正确进行改革;同时也为主管部门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以期最终建立切实可行的办刊模式。同时,还要加快学报现代化步伐,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使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并行出版,有机结合进行运作,创造更大的传播空间,以推动学报事业蓬勃发展。
(本文统计工作承蒙学报编辑部刘慧娟同志协助完成,谨致谢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