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998年第6期
编号:10267952
子宫峡部巨大憩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年第6期
     作者:吴效科 周珊英 顾秋善 刘伯宁

    单位: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妇产科(吴效科,周珊英,顾秋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刘伯宁)

    关键词:

    中华妇产科杂志980631 患者44岁,因盆腔包块伴经期明显延长2年,于1997年5月7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周期30天,经期3~5天。1981年6月因胎儿宫内窘迫在外院行子宫下部横切口剖宫产术,术中未发现异常,手术顺利。手术后觉经期稍延长,为7~10天,无痛经。1995年6月因排尿困难,在外院行妇科检验时发现左侧附件区包块,B超提示包块为囊性,5 cm×7 cm大小,未予处理,以后排尿困难自行缓解。近2年经期延长为10~15天,且后半期月经呈点滴状暗黑色。每半年B超复查一次,包块无明显增大。入院身体检查:体温36.8℃,血压17/10 kPa(1 kPa=7.5 mmHg),身高163 cm,体重55 kg,乳房发育良好,心肺检查正常,腹平软、未触及包块。妇科检查:外阴正常女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于左侧附件区近盆底处触及一囊性包块,约7 cm×8 cm,固定,按压包块即见陈旧性经血从宫颈口流出,包块随之缩小。术前诊断:剖宫产下段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切口窦道形成。于1997年5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双侧附件均正常,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左侧阔韧带底部腹膜外触及囊性包块6 cm×6 cm,远离膀胱。打开表面的腹膜,包块与周围无粘连,钝性分离并游离包块后,见包块与子宫峡部解剖学内口下方0.5 cm处颈管左前方连接,见附图。行子宫次全切术及盆腔包块切除术。病理检查:切除的包块囊壁为平滑肌,厚约0.5 cm,内有发育良好的内膜,囊腔与正常宫颈管呈钝角管状相连,管内径约0.3 cm,囊腔内有约50ml陈旧经血潴留;镜下示囊壁平滑肌丰富,符合副中肾管来源,囊腔内衬粘液性柱状上皮。手术顺利,患者痊愈出院。病理诊断:子宫发育畸形,峡部巨大憩室伴经血潴留。

    附图 子宫峡部憩室示意图

    (收稿:1997-07-04 修回:1998-03-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