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语言病理语言康复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单位: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曹克利)
关键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980601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举办的全国语言病理和语言康复学术会议于1998年5月6~8日在浙江舟山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93篇,参加交流的论文27篇。来自全国的7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喉癌术后的发音重建、喉病的嗓音治疗和评价、腭裂术后语言功能的评论和治疗及听力障碍的康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参加会议的代表除耳鼻咽喉科的同道外, 还有口腔颌面外科和聋儿康复工作的专家。会议期间特邀5位专家作了与语言病理和康复的有关专题讲座。会议交流的内容概括如下。
一、喉癌术后的发音重建
, 百拇医药
论文共19篇。喉癌切除后的发声重建是喉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发声重建在常规方法上又有新进展。以一侧或双侧杓区粘膜重建声门的喉次全切除术中,完整保留杓区粘膜及其支配它的喉返神经及后支,可保留杓区的活动功能,使除管率达95%。利用室带纵行剖开,下移形成声带,修复声带切除后的缺损,术腔创面小,术后发音良好,约50%的患者发音接近正常。在常规用带状肌修复声带的基础上,采用甲状软骨板“V”形打槽,肌膜瓣对折缝合再造声带的方法,使声带形态和发声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喉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即外科重建(气管食管造瘘、发音管等),人工装置(电子喉、气动式人工喉)和食管发声。 采用Amutsu法在行全喉切除时同期完成气管食管造瘘发音重建术,在气管食管造瘘口上方将气管断端粘膜缝合形成一气管帽,再将食管环肌瓣交叉缝合固定于气管帽前,通过吞咽时利用食管的上提及括约作用压迫气管帽,封闭“声门”,从而减少误吸,术后发声率达75%。在气管食管造瘘口上方将气管断端缝合,形成一“气室”,8例患者中7例发音宏亮,听距10 m以上,无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带胸骨舌骨肌蒂舌骨体重建会厌的环咽吻合术使患者术后拔管率高,恢复喉的功能。发音管技术是由美国Blom-Singer于1978年设计的放置于气管食管造瘘口间的一种发音装置,我国自1986年首次引进以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国产化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发音成功率普遍达到90%以上。手术前的食管吹气发音试验、环咽肌切断及气管造口的开大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安全、简便、有效,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发音重建方法。食管发声具有心理、生理和社交的方面的优势,至今仍被许多单位选用。其发声成功率在30%~90%之间,影响成功的关键是训练的方法和条件。对32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国产颈型电子喉进行的言语重建研究表明,电子喉言语的音调扰动值和频带宽度接近正常喉音。气动式人工喉简单易学,声音清晰,语调自然,也是较理想的辅助发音方法。
, 百拇医药
二、喉部良性疾病的治疗及发音功能评价
论文共7篇。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喉部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应用喉疾病诊断系统及频闪喉镜对喉部良性疾病经喉显微外科手术后的发音进行检测,其声图、声波曲线接近正常值水平,明显高于间接喉镜下手术组,表明采用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喉发音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手术中应识别和保护正常和病变轻微的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以便早日恢复粘膜波状运动。术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校正不良说话习惯和进行言语训练是预防复发的可取方法。对600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疗效分析的结果显示,嗓音恢复的程度与术前病程的长短及喉部病变情况有明显关系,平均病程与痊愈率呈负相关关系,伴有声带增厚者痊愈率明显低于不伴声带增厚者,因此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应该尽可能在产生声带增厚之前施行手术。
三、发音障碍疾病的治疗及语音学评价
论文共33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利用音声分析对喉部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利用DR Speechr软件对正常人、慢性喉炎、轻度声嘶患者进行分析,得到国人嗓音的基本参数,如声带振动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幅度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NNE)等。对30例室带肥厚者和健康对照进行的声音频谱分析表明,随室带增厚程度加重,微扰百分值的检出率增高,基频和低频下降,提示增厚的室带可能参与发音,使基频和低频降低。纤维喉镜检查对室带肥厚引起的发音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用声学分析的方法对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发现患者的低音及基频与女性一致,缺乏男性的低音区,真假声域明显变窄,与变音期男孩嗓音声学参数一致,认为本病是某种原因使喉发音停留在变音期水平,治疗方法包括发声训练矫治、按摩理疗及手术等。近年开展的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取得较好疗效,因治疗病例数尚少,仍需观察。用肌电图仪测定喉内肌电位,电视闪光放大喉镜录像观察声带运动状态,将声带麻痹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采用声带外侧注射石蜡油充填和硅橡胶假体充填方法治疗声带外展麻痹远期疗效在92%以上。利用甲状舌骨肌辅助的环甲软骨接近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音调。A型肉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喉痉挛性构音障碍不失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功能性失音的方法有颈部电刺激法、环甲膜注射法、硬起发声结合按摩法及氯铵酮静脉注射法等,都取得较满意疗效。其他原因引起的发音障碍如自身免疫病、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等也受到关注。
, 百拇医药
四、腭裂、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及腭化构音的研究
论文共8篇。一部分早期行手术修复的腭裂患者和某些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虽然腭咽闭合功能良好,但发音时舌腭接触部位不正确而导致腭化构音。采用腭电图检测方法可使舌腭的构音位置视觉化,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手段。语音训练是治疗腭化构音的重要方法,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语音训练后,语音清晰度从48%提高到97%,取得满意疗效。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语音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性鼻音,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咽成形术。采用口矫式可摘发音辅助器及发音训练法对44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有效者为40例,取得较好疗效。
腭裂术后异常语音可分为声门爆破音、咽喉摩擦音、咽喉爆破音、腭化构音、侧化构音和鼻腔构音,前三者语言清晰度低,常见于大龄接受手术者;后三者语言清晰度较高,腭咽闭合功能正常,常伴有反牙颌。
五、聋儿的听觉语音康复
论文共9篇。一个对3县13乡镇14岁以下64 387名的抽样调查,发现聋儿100人,占同龄人群的0.155%,其中药物致聋占30%。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和深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途径。近年引进国外多通道耳蜗植入装置已取得初步效果,但患者术后的听觉语音康复效果在术前尚无法预测。术前的鼓岬电刺激试验只能预估术后是否有音感,对术后的语言康复效果还不能作出评价。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对使用助听器和耳蜗植入的聋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收稿:1998-05-28), 百拇医药
单位:100730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曹克利)
关键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980601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举办的全国语言病理和语言康复学术会议于1998年5月6~8日在浙江舟山市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93篇,参加交流的论文27篇。来自全国的7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喉癌术后的发音重建、喉病的嗓音治疗和评价、腭裂术后语言功能的评论和治疗及听力障碍的康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参加会议的代表除耳鼻咽喉科的同道外, 还有口腔颌面外科和聋儿康复工作的专家。会议期间特邀5位专家作了与语言病理和康复的有关专题讲座。会议交流的内容概括如下。
一、喉癌术后的发音重建
, 百拇医药
论文共19篇。喉癌切除后的发声重建是喉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发声重建在常规方法上又有新进展。以一侧或双侧杓区粘膜重建声门的喉次全切除术中,完整保留杓区粘膜及其支配它的喉返神经及后支,可保留杓区的活动功能,使除管率达95%。利用室带纵行剖开,下移形成声带,修复声带切除后的缺损,术腔创面小,术后发音良好,约50%的患者发音接近正常。在常规用带状肌修复声带的基础上,采用甲状软骨板“V”形打槽,肌膜瓣对折缝合再造声带的方法,使声带形态和发声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喉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的方法主要有三类,即外科重建(气管食管造瘘、发音管等),人工装置(电子喉、气动式人工喉)和食管发声。 采用Amutsu法在行全喉切除时同期完成气管食管造瘘发音重建术,在气管食管造瘘口上方将气管断端粘膜缝合形成一气管帽,再将食管环肌瓣交叉缝合固定于气管帽前,通过吞咽时利用食管的上提及括约作用压迫气管帽,封闭“声门”,从而减少误吸,术后发声率达75%。在气管食管造瘘口上方将气管断端缝合,形成一“气室”,8例患者中7例发音宏亮,听距10 m以上,无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带胸骨舌骨肌蒂舌骨体重建会厌的环咽吻合术使患者术后拔管率高,恢复喉的功能。发音管技术是由美国Blom-Singer于1978年设计的放置于气管食管造瘘口间的一种发音装置,我国自1986年首次引进以来发展很快,目前已有国产化产品,并得到广泛应用。发音成功率普遍达到90%以上。手术前的食管吹气发音试验、环咽肌切断及气管造口的开大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安全、简便、有效,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发音重建方法。食管发声具有心理、生理和社交的方面的优势,至今仍被许多单位选用。其发声成功率在30%~90%之间,影响成功的关键是训练的方法和条件。对32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应用国产颈型电子喉进行的言语重建研究表明,电子喉言语的音调扰动值和频带宽度接近正常喉音。气动式人工喉简单易学,声音清晰,语调自然,也是较理想的辅助发音方法。
, 百拇医药
二、喉部良性疾病的治疗及发音功能评价
论文共7篇。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喉部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应用喉疾病诊断系统及频闪喉镜对喉部良性疾病经喉显微外科手术后的发音进行检测,其声图、声波曲线接近正常值水平,明显高于间接喉镜下手术组,表明采用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喉发音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手术中应识别和保护正常和病变轻微的粘膜及粘膜下组织,以便早日恢复粘膜波状运动。术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校正不良说话习惯和进行言语训练是预防复发的可取方法。对600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疗效分析的结果显示,嗓音恢复的程度与术前病程的长短及喉部病变情况有明显关系,平均病程与痊愈率呈负相关关系,伴有声带增厚者痊愈率明显低于不伴声带增厚者,因此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应该尽可能在产生声带增厚之前施行手术。
三、发音障碍疾病的治疗及语音学评价
论文共33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利用音声分析对喉部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利用DR Speechr软件对正常人、慢性喉炎、轻度声嘶患者进行分析,得到国人嗓音的基本参数,如声带振动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幅度微扰(Shimmer)和声门噪声(NNE)等。对30例室带肥厚者和健康对照进行的声音频谱分析表明,随室带增厚程度加重,微扰百分值的检出率增高,基频和低频下降,提示增厚的室带可能参与发音,使基频和低频降低。纤维喉镜检查对室带肥厚引起的发音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用声学分析的方法对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发现患者的低音及基频与女性一致,缺乏男性的低音区,真假声域明显变窄,与变音期男孩嗓音声学参数一致,认为本病是某种原因使喉发音停留在变音期水平,治疗方法包括发声训练矫治、按摩理疗及手术等。近年开展的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男声女调取得较好疗效,因治疗病例数尚少,仍需观察。用肌电图仪测定喉内肌电位,电视闪光放大喉镜录像观察声带运动状态,将声带麻痹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采用声带外侧注射石蜡油充填和硅橡胶假体充填方法治疗声带外展麻痹远期疗效在92%以上。利用甲状舌骨肌辅助的环甲软骨接近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音调。A型肉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喉痉挛性构音障碍不失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功能性失音的方法有颈部电刺激法、环甲膜注射法、硬起发声结合按摩法及氯铵酮静脉注射法等,都取得较满意疗效。其他原因引起的发音障碍如自身免疫病、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等也受到关注。
, 百拇医药
四、腭裂、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及腭化构音的研究
论文共8篇。一部分早期行手术修复的腭裂患者和某些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虽然腭咽闭合功能良好,但发音时舌腭接触部位不正确而导致腭化构音。采用腭电图检测方法可使舌腭的构音位置视觉化,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手段。语音训练是治疗腭化构音的重要方法,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语音训练后,语音清晰度从48%提高到97%,取得满意疗效。腭咽闭合功能不全的语音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性鼻音,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咽成形术。采用口矫式可摘发音辅助器及发音训练法对44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有效者为40例,取得较好疗效。
腭裂术后异常语音可分为声门爆破音、咽喉摩擦音、咽喉爆破音、腭化构音、侧化构音和鼻腔构音,前三者语言清晰度低,常见于大龄接受手术者;后三者语言清晰度较高,腭咽闭合功能正常,常伴有反牙颌。
五、聋儿的听觉语音康复
论文共9篇。一个对3县13乡镇14岁以下64 387名的抽样调查,发现聋儿100人,占同龄人群的0.155%,其中药物致聋占30%。 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重度和深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主要途径。近年引进国外多通道耳蜗植入装置已取得初步效果,但患者术后的听觉语音康复效果在术前尚无法预测。术前的鼓岬电刺激试验只能预估术后是否有音感,对术后的语言康复效果还不能作出评价。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对使用助听器和耳蜗植入的聋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收稿:1998-05-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