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7期
编号:10269133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八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7期
     作者:张五昌 吴沪生 宋淑嫒 张宁

    单位: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0720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 telangiectasia, 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特点为多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内分泌疾患及免疫缺陷等。目前国内报告甚少,现将我院1983~1997年8例患儿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共8例,男3例,女5例,男与女之比为3∶5,就诊年龄6~14岁。4例自幼有明显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另4例学龄期始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有阳性家族史者3例,1例家庭成员有恶性病变史。

    临床表现:(1)生长发育落后及营养不良3例。(2)共济失调8例,发病年龄为10个月~7岁,其中6例系1岁半内起病。表现为平衡障碍,蹒跚步态,不能走直线,肌张力减低,Romberg征阳性,水平相眼震、指鼻、轮替、跟膝胫试验及意向性震颤均阳性。4例病情呈慢性进行性进展;另4例于3~6岁间相对平稳,其后渐加重。(3)毛细血管扩张8例,出现年龄为3~10岁。扩张部位为球结膜、面颊、耳廓、手鱼际及颊粘膜。其特点为扩张性毛细血管呈对称性逐渐增多。(4)反复感染史4例,自幼有反复感染,分别患有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及肺炎,1例合并液气胸。另4例仅有时患上呼吸道感染。(5)其他合并头小畸形、弓形足各2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1例。1例9岁时发生Ⅰ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病后3年出现双眼白内障。皮肤牛奶咖啡斑、色素脱失斑者各1例。
, 百拇医药
    结果:(1)免疫功能检查:免疫球蛋白检测8例,其中5例血清IgG与IgA低于正常,IgG分别为1.09、6.08、6.02、6.7、2.0 (g/L)(正常值7~16.5 g/L);IgA分别为58、56、55、49.9、270 (mg/L)(正常值290~2 700 mg/L),血清IgA降低明显;血清IgM3例轻度升高,分别为2 639、2 870、2 760(mg/L)(正常值500~2 600 mg/L);血清IgE2例低于正常,分别为0.08、0.028(mg/L)(正常值0.1~9 mg/L)。T细胞亚类检测6例,5例CD3、CD4、CD8示不同程度减低,分别为0.21、0.10、0.09;0.51、0.30、0.10;0.75、0.51、0.09;0.41、0.24、0.11;0.54、0.24、0.13(正常值0.60~0.80、0.25~0.55、0.15~0.45)。血清甲胎球蛋白检测6例,5例正常,1例升高,为126.45 μg/L(正常值30 μg/L)。(2)诱发电位检查:听觉诱发电位检测3例均正常,视觉诱发电位检测1例异常,未见重波P100。躯体感觉诱发电位1例示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检查2例均正常。(3)脑CT及核磁共振(MRI)检查:共7例,5例示小脑脑沟明显增宽,第四脑室扩张,示小脑萎缩改变。(4)X线检查:仅1例胸片显示双肺广泛间质网状影,右侧液气胸,右侧受压50%。其余未见肺内实质性病变。(5)其他:1例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空腹血糖22.71 mmol/L,尿糖、尿酮体均为(++++),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10 mmol/L(正常值18~27 mmol/L)。
, 百拇医药
    讨论:AT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多系统受累性疾病,其病程和病理与遗传变性病,特别是脊髓小脑变性有密切关联,但从纯临床观点AT应被视为一种神经皮肤综合征[1]。迄今为止,尚未因单一系统异常被报告者[2]

    AT的神经病学典型表现为共济失调和眼球异常运动。共济失调发生在所有病例中,幼儿期起病,开始走路时明显[1~3]。此点与本组报告相近。约有30%的患儿具有轻度智力低下,本组50%智力明显低下,比以往报告较高。

    AT的神经病学特征是进行性加重的,10~15岁时大部分患儿需靠轮椅活动,本组3例存活者有相似表现。

    毛细血管扩张可从3岁到青少年阶段发生。常见部位除眼结膜、耳廓、眼睑外,还有前臂和窝等处亦可见色素变化及牛奶咖啡斑等,学龄前发生为多。

    反复感染,有学者[1]认为AT患儿中1/3具有经常和严重的进行性肺部感染;1/3有感染而非进行性肺疾患;1/3仅有一般感染史。而本组患儿半数有严重或明显反复感染史,与上述报告较相近。有报告认为感染与免疫缺陷通过实验室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此点与本组的实验室结果相近。现已证明IgG、IgA和IgE通常是低的或缺乏的。IgM正常或升高[1,2]。循环中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是降低的[2,4]
, 百拇医药
    AT患儿细胞循环通路检查关卡发生障碍,导致对电离辐射极其敏感,有些病例可发生染色体畸变,特别是受累的染色体7和14可发生倒位和异位[1,2,5]。因此有人主张用细胞培养法,对离子辐射暴露后,染色体断裂迅速增加作为产前诊断AT的方法[1]

    AT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很多不能达到正常青春期标准[1]。本组3例身材矮小,1例18岁时身高仅为152 cm。脑CT及MRI检查经常有非特异性小脑萎缩改变[1],本研究报告与其相符。

    AT患儿早期死亡经常发生在成年前,肺疾患为最主要原因,恶性病为第二位常见原因。本组2例死于前者。在较大患儿易发生I型糖尿病[1],本组1例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反复发生致死,以往尚未见报道。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 Aicardi J. Ataxia-telangiectasia (AT). In: Aicardi J, Bax M, Gillberge, eds.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childhood. 1st ed. London:Mac keith, 1992. 218-222.

    2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Clin Exp Immunol, 1995, 99(Suppl):17.

    3 Leuzzi V, Elli R, Antonelli A, et al. Neurological and cytogenetic study in early-onset ataxia telangiectasia patients. Eur J Pediatr, 1993, 152:609-612.

    4 宫崎澄雄.思春期における慢性疾患の管理免疫不全症,小内科,1997,5:721.

    5 Fuhrmann E, Pfeiffer L, Zschenderlein R, et al. Clinico-genetic diagnosis of ataxia telangiectatica (Louis-Bar syndrom). Nervenarzt, 1993, 64:140-14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