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8年第9期
编号:10269190
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厉华教授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8年第9期
     作者:洪文澜

    单位: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80937

    厉华教授,1912年生于杭州,1934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同年9月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儿科攻读研究生,1937年初回国,在母校任教。芦沟桥事变后,她以满腔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曾担任西北联合大学医学院儿科讲师,福建省立医学院儿科学副教授、教授,台湾省立师范学校博物系教授,浙江省立医学院儿科教授,省立杭州医院儿科主任。解放后任新成立的浙江省妇幼保健院院长。1954年后任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教授,教研室主任,内科主任,医院顾问。
, http://www.100md.com
    厉华教授是我国老一辈儿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浙江省儿科教学事业的奠基人。她工作兢兢业业,热爱儿童,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她治学严谨,重视教研室的建设及儿科人才的培养,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集体备课及试讲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她理论联系实际,形象生动,深受学生欢迎,早年她还亲自带学生实习,从基础到临床,由浅入深,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任院长期间,她不但重视医疗质量,更重视预防。解放初期她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培训旧产婆,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宣传新法育儿,开展儿童地段保健,定期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培养保育员,为建立科学的托幼机构做出贡献。50年代,在麻疹、肝炎、乙型脑炎猖獗时,她不但精心组织指导治疗及抢救工作,并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因地制宜,腾出宿舍、办公楼,按传染病管理要求,对病人进行集中管理、严格隔离。前后成立过麻疹、肝炎、乙脑病房,对防止医院的交叉感染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毒型菌痢的抢救中,她组织医护学习京、沪等地先进经验,要求全心全意分秒必争地抢救患儿,有效地降低了病死率。在十年动乱时期,她受到冲击,虽已年近花甲,但没有放弃儿科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坚持整日门诊,为解除患儿的病痛默默地工作,并主动下乡进行巡回医疗,为农村病人送医送药。
, 百拇医药
    厉教授还善于捕捉机遇,进行临床科学研究,勇于攻克医学难关。

    50年代初,她敏锐地发现杭州某幼儿园流行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她积极地对该园的防治进行指导,并首次在国内进行报道。60年代初,在整理尸体解剖的病理材料时,她发现婴幼儿巨细胞包涵体病,迅速总结发表,成为国内该病的最早报道之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她倾注不少的心血,进行防治,还开展了血清分型的研究。70年代初,她响应周总理关于“攻克肿瘤”的号召,于1972年成立小儿白血病研究组,设立专业病房及门诊,对不治、难治的白血病发起冲击,进行积极的治疗。她相信在当时的水平下,单纯以西医的化疗难以使病情逆转,她以花甲之年,学习中医,以祖国医学扶正祛邪的法则,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20余年来的不断探索,她领导的白血病研究组共收治急性白血病1 000余例,急淋初治完全缓解率达97%,急非淋达75%,生存期明显延长。29例已停药存活5年以上,其中10例存活10年以上,最长已达19年,达到临床痊愈。有的已结婚,生儿育女,身心健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研究的过程中,她领导的研究组对化疗药物及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观察、总结,特别是对我国创制的三尖杉酯类生物碱新药治疗白血病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肯定了该药的作用。该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集体科技成果二等奖。
, http://www.100md.com
    厉教授除开展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外,还在艰难的条件下筹建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在小儿白血病的细胞超微结构、末梢脱氧核苷转移酶测定、粒单系祖细胞的体外培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单克隆抗体细胞表面标记分析、微小残留病变的研究等,均取得较好的成果。先后培养研究生8名,指导、撰写有关研究论文20余篇,多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获得同行的好评。

    残疾儿童也是未来社会的成员,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脑性瘫痪的儿童,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她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红十字会会长的身份去慰问残疾儿童时,在她耄耋之年萌发出向儿科又一顽症冲击的决心。1989年在浙江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她又成立了另一攻关组——脑瘫防治研究组,开设了小儿脑瘫门诊。8年来共接待脑瘫患儿1 000余例,治疗2万余例次。按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穴位注射及功能锻炼等多种治疗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长期卧床的患儿能独坐、扶立了,不能行走的能独立行走了。1992年6月,浙江日报刊登了“一个母亲还愿的故事”,叙述一位5岁的女孩,语言不清,运动障碍,经过8个月的治疗后,能独立,独走,上下楼梯,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她的母亲百感交集,要为女儿去还愿。为这个女孩治好病的就是厉教授。此外厉教授还积极推行社区康复工作,在儿童福利院、弱智学校、残儿寄托班及在患儿家庭建立康复指导点,培训基层康复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以便使这种患儿坚持日常的康复锻炼。此项工作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高度评价,并列为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的合作项目进行资助。同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审评团参观了浙江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和医院设立的基层康复点,该会亚太区域办事处主任布鲁格斯先生在留言薄上题词称赞厉教授是“身居高位,平易近人,为残疾人做实事,不愧是真正的英雄。”
, 百拇医药
    厉教授不但是一位医生、医学教育家、学者,她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华儿科杂志编委;浙江省科协常务委员,浙江医学会副会长,浙江儿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顾问,中国红十字会浙江分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及浙江省主任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六、七届浙江省人大副主任等重要职务。她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国家的四化,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重大贡献,为浙江省儿童事业的发展尽责,为浙江省儿童在2000年前享受基本医疗保健而努力。她经常参加外事活动,为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1985年她以顾问的身份参加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团访问日本姐妹城市静冈县,1988年她以儿科专家的身份再次访日,先后访问了静冈县及其儿童医院、歧阜市医科大学、京都大学医学院、爱知县医科大学小儿白血病研究所并建立了协作关系,促进了中日友好和学术交流。

    厉教授孜孜不倦,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受到同行、同事的称赞和敬仰。她1980年获浙江省三八红旗手,1981年获浙江省优秀少儿工作者荣誉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授与的政府终身特殊津贴证书,这是对她工作的肯定和表彰。(收稿:1998-01-21), 百拇医药